极限集邮网

标题: 《紫砂竹节壶》原物?复制?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6-29 18:42
标题: 《紫砂竹节壶》原物?复制?

同票同戳两片片,用品?玩品?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3-6-29 18:56
两片确非同一壶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6-29 19:07
[quote]两片确非同一壶
古月 发表于 2013-6-29 18:56 [/qu
总有一壶是原物,哪壶不开踢哪壶,不然就没得玩了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3-6-29 19:13
两片确非同一壶
古月 发表于 2013-6-29 18:56 [/qu
总有一壶是原物,哪壶不开踢哪壶,不然就没得玩了
李继烈 发表于 2013-6-29 19:07

凭感觉,上面那壶该踢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6-29 19:23
本帖最后由 李继烈 于 2013-6-29 19:33 编辑
凭感觉,上面那壶该踢
古月 发表于 2013-6-29 19:13

OK~~ 这似乎折射出某些状况。
不过,叫俺踢的话,上面难踢中要害,就踢下面吧
徐版,麻烦你将该帖移至研究探讨栏吧。
作者: hwf    时间: 2013-6-29 1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邱易函    时间: 2013-6-29 19:44
上面的壶是正确的,我的片盖南京戳,刚查看了
作者: 邱易函    时间: 2013-6-29 19:52
看下把柄就分明了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13-6-29 19:56
看下把柄就分明了
邱易函 发表于 2013-6-29 19:52


还有壶嘴的细节很明显,据说正规仿品有要求,不可100%滴仿。
作者: 程锋    时间: 2013-6-29 20:02
神州版片的图案据说是邮票发行局提供的,供参考。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6-29 20:12
我记得这好像有过议论,上面那枚是真品,下面这枚是复制品,但邮票图是根据复制品设计的,到底是否这样,我只凭记忆。
hwf 发表于 2013-6-29 19:43

仅凭记忆是说不清楚的,有时候“色彩”的相近会让人迷失,拿出邮票一对比就明白了。

猜想:上格江苏南京,下月牙14,下格210016   是吧?
作者: 邱易函    时间: 2013-6-29 20:18
不是首日的,是南京博物院风景戳,是后补制的,老李哥猜错了
作者: 杨志杰    时间: 2013-6-29 20:20
同一个人设计的片

宜兴公司版,八卦束竹壶.JPG (127.6 KB, 下载次数: 105)

宜兴公司版,八卦束竹壶.JPG

宜兴公司版.JPG (53.21 KB, 下载次数: 76)

宜兴公司版.JPG

总公司版,八卦束竹壶.JPG (104.2 KB, 下载次数: 85)

总公司版,八卦束竹壶.JPG

总公司版.JPG (35.3 KB, 下载次数: 69)

总公司版.JPG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6-29 20:34
公司懵懵懂懂亦有利益驱使,此物非彼物强拉硬凑,一脚踢飞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13-6-29 20:37
呵呵  脚上/下功夫还是有点喔
作者: hwf    时间: 2013-6-29 20: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6-29 23:13

没考虑到非首日制作,更不会想到不同戳种,好在很多首日制片不少使用所说的戳。


寒由脚起,“规范”需入人心喔~~


万事有因果,这“因”——难为理由,这“果”——贻害无穷。
殃及人心不辨、不察、不斥,可悲、可叹。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作者: 娱片汤    时间: 2013-6-30 00:22
记得以前的资料曾经提过:邮票是依照仿品设计的。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6-30 22:47
还有壶嘴的细节很明显,据说正规仿品有要求,不可100%滴仿。695758
徐正炎 发表于 2013-6-29 19:56

如果说邮票是按仿品设计,那么几个问题难以解释。
第一,如下片(王虎鸣供图)是仿品,邮票图除与展示面竹节相同外,为何邮票图与该壶壶嘴后背、壶盖八卦图、壶把龙头有明显区别?
第二,如上片是仿品,可该片却早于邮票6年!上片为1987年5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文物》中“紫砂竹节壶 清”一片。该片拍摄角度、展示面各细部均与邮票完全一致,仅是色彩与邮票不同而已。
偶看谁是仿品都无关紧要!
作者: hwf    时间: 2013-7-1 0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7-1 10:50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3-7-1 14:18 编辑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7-1 11:09
邮票与第一片同,而总公司片、宜兴公司片与第二片同图,都是邮票设计者弄出来的图,因此就出现了到底谁是真品的疑问。
hwf 发表于 2013-7-1 00:13

发帖虽有“原物”,“复制”等疑问,但毕竟我们是玩片者~~~
极限片的制作应遵循的原则才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7-1 12:58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3-7-1 13:05 编辑
发帖虽有“原物”,“复制”等疑问,但毕竟我们是玩片者~~~
极限片的制作应遵循的原则才是至关重要的。
李继烈 发表于 2013-7-1 11:09


确实如此!
极限片制作早用标准,但邮政长期没有起到规范制作、模范宣传的带头作用,以致影响到一些的集邮人选择。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7-1 14:53
确实如此!
极限片制作早用标准,但邮政长期没有起到规范制作、模范宣传的带头作用,以致影响到一些的集邮人选择。
吴洪熙 发表于 2013-7-1 12:58

愚以为多元化的选择也没什么,关键是需明白个中滋味。
玩的摆两旁,用的摆中间。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7-1 15:14
愚以为多元化的选择也没什么,关键是需明白个中滋味。
玩的摆两旁,用的摆中间。
李继烈 发表于 2013-7-1 14:53

两旁N多,中间C少。当下多是“玩的高兴”,似乎用的没玩的“高兴”了。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7-1 17:55
两旁N多,中间C少。当下多是“玩的高兴”,似乎用的没玩的“高兴”了。
吴洪熙 发表于 2013-7-1 15:14

二十年前多少无关紧要,有就好。二十年后虚的多实的少,玩的多用的少,很不好
其实,用的还是多,只是溜溜的少。
当然,玩的就更多,溜溜的更不少,玩的是高兴了。
用的未必就高兴了,降低分辨率,太贪玩,可惜外婆一兜兜蛋了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