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昨天《新民晚报》再发集邮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13-11-14 21:43
标题: 昨天《新民晚报》再发集邮评论
本帖最后由 时永良 于 2013-11-14 21:44 编辑

2013.11.13 新民晚报第4版,再次发表署名评论文章《集邮界沉积十多年的一个问题》。著名集邮家林霏开对“集邮为邮政发展服务”提出严肃批评。

File1805.jpg (19.15 KB, 下载次数: 25)

File1805.jpg

File1804.jpg (149.01 KB, 下载次数: 29)

File1804.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13-11-14 21:48
文章放大图

File1804.jpg (64.06 KB, 下载次数: 32)

File1804.jpg

File1804.jpg (58.89 KB, 下载次数: 24)

File1804.jpg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3-11-14 21:52
本帖最后由 liyufu 于 2013-11-14 21:58 编辑

写得好!
还没说透说够!根本的就是把本来具备通信功能的邮票故意地分离出一种“集邮邮票”作为邮政商品和礼物,剥离了邮票通信的本质属性,把集邮邮票变成了为邮政发展服务的赚钱工具!
作者: 巴山    时间: 2013-11-14 22:22
本帖最后由 巴山 于 2013-11-14 22:23 编辑

邮政把一枚1,20元的邮票,15枚加一个硬纸壳,就把卖18元的邮票,变成卖45元,真壳比票高出一倍多!没有用的壳!
作者: 何志滔    时间: 2013-11-14 23:35
利令智昏啊!
作者: nan    时间: 2013-11-14 23:38
邮政营销理念早已扭曲,不打几只老虎,不拍一群苍蝇是不会改变的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11-14 23:56
推荐一篇文章
作者 林霏开
《东吴邮学杂志》2013年第一期,发表了吕维邦先生的文章《关于“集邮为邮政发展服务”还是“邮政应为集邮活动服务”问题的探讨》,是一篇实事求是的好文章。作者曾从事邮政业务管理工作近30年,又担任市邮协专职干部10多年,熟悉党和政府的理论、方针、政策,善于研究,认真思考,落笔十分谨慎,而他所提出的问题,是是非非,已经有十多年的现实状况可供检验,也将影响今后中国集邮事业的发展。大家讨论,有益无害。
吕文指出,关于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华全国集邮联很早就明确“……为丰富和活跃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为增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集邮组织人士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服务。”这里的“三服务”提得多么好啊,30多年来,集邮联正是这么做的,群众受益,国家收益,邮政部门也深受其益。
吕文说,2007年集邮联举行“六大”,提出了“集邮为邮政发展服务”,“上海参会的‘六大’代表讨论时提出过异议”。这些说法不准确。包含“集邮为邮政发展服务”的新“三服务”方针,是在2000年的集邮联“五大”提出的(“五大”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后集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提出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促进邮政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广大会员服务”)。在分组讨论时,上海代表刘广实首先提出不同意见,他说,“五大”工作报告说集邮要“为邮政服务”,过去似乎不大听到这种提法。八旬高龄的上海邮协原会长胡辛人,痛心疾首地谈到集邮队伍迅速萎缩的现实,他说,应当强调为人民服务,怎么倒过来提“为邮政服务”呢?我在发言中也同意他们两人的看法,建议删除“为邮政服务”的字句。以后,我在《东方集邮报》上发表追记《集邮联会议上的不同声音》(参见2003年版《开心集邮》A册第233页),披露了上述讨论的内容,得到厦门大学集邮协会朋友们的热烈响应。2007年集邮联“六大”继续肯定“五大”的“三服务”方针。吕维邦说,这个问题“没有引发广泛的讨论”,其实,上海一些邮刊和网络上,多次发表过评论,只是“主流媒体”一声不吭,人微言轻,“胳膊拧不过大腿”而已。
一个明显“头足倒立”的理论性并不强的“理论”问题,为什么很多年得不到匡正呢?恐怕,还是有许多人迷信所谓“一句顶一万句”。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了:一句就是一句,哪里有什么“顶一万句”。但是,中国的封建传统习惯,某部门的某主要领导如果定下一个什么调,在那领域里的下级就奉为圣旨,只会附和,不会思考。难得有吕维邦那样小心求证,大胆说话的。
吕文还很幽默。论及邮政企业化后要求集邮为它服务,文章举自来水、民用供电、公共交通为例,打趣地问:如果广大居民都不能“为自来水公司服务”,自来水公司就会“经营困难,便不能为广大居民供应水喝了”?如果广大居民不能“为电力系统做好服务”,电力系统“就没能力保证给千家万户送电,老百姓只能回到点煤油灯照明的时代了”?如果男女老幼都不能“为公交公司服务”,公交公司就“经营困难,不仅不会增加运营车辆,还要砍掉一些运营战略了”?等等。这些含笑的讽刺,似乎是集邮者平日议论新“三服务”方针的比喻。
“集邮为邮政发展服务”的恶果显而易见,例如:一、颠倒了主仆关系,“公仆”以垄断的邮票资源,任意操纵市场,集邮者与管理者离心离德,多少爱好者退出了集邮队伍;二、利益驱动靠前,普遍服务退后,削弱了邮票的文化内涵与质量;三、形式主义,铺张浪费,腐败成风,对于社会上种种骗人的把戏,空口反对,很少制裁。
吕维邦先生说,他写文章是“放一把火”,其实,他是“旧事重提”,能不能引起讨论,关键在于大家是否听毛主席的话,从“一句顶一万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013年3月,在胡辛人同志逝世3周年之际,我写过一篇纪念短文,其中提到他在集邮联“五大”会议上对“集邮为邮政发展服务”的质疑。这篇短文成了一张小小的测试纸,国内吃邮政饭的报纸都拒绝发表,《上海集邮》杂志也不敢刊登,最后,由邵林在新浪网上的博客与《虹口集邮》发表了。《东吴邮学杂志》上吕维邦先生的大作,似乎命运较好,首都某报以“近期邮文学术观点集纳”的头条位置,给以介绍。本文敲敲边鼓,又来一次测试吧,看看谁能发表?
作者: epiyd99    时间: 2013-11-15 09:29
4# 巴山


所以,邮折之类的派生品坚决不玩。
作者: 廖畅文    时间: 2013-11-15 13:16
据台湾邮友介绍,他在台湾制作原图卡,因邮局人员的失误,戳没有销到票,结果邮局赔了几套官方发行的原图卡。我本人到台湾旅游,面对我的盖戳要求,国史馆邮局的工作人员盖戳以后发现戳盖得不够完美,免费赠送一枚邮票,还帮我贴好后重新认真盖。
以上两事令人感动,我不止一次地想,咱们大陆的邮局,能有这样的事发生吗?
作者: 伊犁港湾    时间: 2013-11-15 14:02
到底谁是匪?
作者: 王飙    时间: 2013-11-15 16:44
这个都是“管理就是收费、服务就是收费”的恶果。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3-11-16 19:25
中央下文件禁止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印制和购买贺年卡、明信片,就是对邮政垄断集邮最有力的冲击!
作者: 巴山    时间: 2013-11-16 20:22
加壳邮折,豪华册等都是为腐败开绿灯!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