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红绸舞》 [打印本页]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4 20:44
标题: 《红绸舞》
<>~</P>
<>    请教:下面这枚明信片可以制作极限片吗?</P>
<></P>
<>   明信片详见:《北京工艺美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工艺美术展览会)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dispbbs.asp?boardID=8&amp;ID=20010&amp;page=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27:47编辑过]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7-11-4 21:15
可以啊!
作者: 悝若    时间: 2007-11-4 21:26
有必要计算一下白区的面积。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4 21:54
<>那倒是应该计算一下。如果可以,销什么戳合适?</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7-11-4 21:55
不用计算,这片很不错!现在的规则对图幅的要求不是很严了!
作者: 康强胜    时间: 2007-11-5 11:57
<>这片是哪里的?表现的又是何处的工艺品?实在查不到就销北京的戳</P>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7-11-5 14:35
好片!是绢人艺术?
作者: rocky    时间: 2007-11-5 16:05
<>现在好像没有75%的限制了吧~~~</P><>新规则应该实行了吧~~~~</P>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7-11-5 19:00
<>北京工艺美术?</P>[em07][em07]
作者: xiaolin    时间: 2007-11-6 12:07
好片![em01]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6 14:32
<B>以下是引用<I>李继烈</I>在2007-11-5 19:00:12的发言:</B>

<>北京工艺美术?</P>[em07][em07]

<>     明信片套名:《北京工艺美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工艺美术展览会),无格式,无发行单位,全套10枚,发行时间大约为1978年前后。</P>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6 14:33
<B>以下是引用<I>悝若</I>在2007-11-4 21:26:32的发言:</B>
有必要计算一下白区的面积。


     刚才量过了,图画面仅占72.3%。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6 14:34
<B>以下是引用<I>时永良</I>在2007-11-5 14:35:45的发言:</B>
好片!是绢人艺术?

<>     是的。</P>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6 14:36
<B>以下是引用<I>康强胜</I>在2007-11-5 11:57:56的发言:</B>

<>这片是哪里的?表现的又是何处的工艺品?实在查不到就销北京的戳</P>

<>    最近我会把片图帖到“明信片收藏馆”,届时把链接发给您。</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7-11-6 14:42
《极限集邮者》第5期刊登的李宏先生翻译的新规则里,已经不对明信片图画面的图案所占面积做要求了!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7-11-6 14:43
干吗还去量尺寸?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6 14:44
<B>以下是引用<I>jiukou</I>在2007-11-6 14:42:23的发言:</B>
《极限集邮者》第5期刊登的李宏先生翻译的新规则里,已经不对明信片图画面的图案所占面积做要求了!


       谢谢会长!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6 14:47
<B>以下是引用<I>jiukou</I>在2007-11-6 14:43:48的发言:</B>
干吗还去量尺寸?


    呵呵,有人关心片的尺寸,所以就量了一下。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7-11-6 21:11
<B>以下是引用<I>延安集邮</I>在2007-11-4 21:54:14的发言:</B>

<>那倒是应该计算一下。如果可以,销什么戳合适?</P>

<>我有一张成片,销的是洛阳戳。</P>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6 21:32
<B>以下是引用<I>古月</I>在2007-11-6 21:11:43的发言:</B>

<>我有一张成片,销的是洛阳戳。</P>

<>    为什么选择销这个戳?</P>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7-11-7 12:18
<B>以下是引用<I>延安集邮</I>在2007-11-6 21:32:43的发言:</B>
&gt;
<>    为什么选择销这个戳?</P>

<>《红绸舞》是根据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我想销"洛阳"只是许可地。</P>

<>
</P>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7-11-7 12:21
<B>以下是引用<I>古月</I>在2007-11-7 12:18:52的发言:</B>
&gt;
<>《红绸舞》是根据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我想销"洛阳"只是许可地。</P>
<>
</P>

<>但是此片片图是是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北京绢人。是主要流传在我国北方地区民间十分源远流长的手工技能,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可考的历史。现正申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此我认为无论从手工艺品角度还是舞蹈角度,销北京戳是最恰当的。</P>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7-11-7 12:40
北京绢人


        绢人,是美术人形的一种.民间布制玩具“针扎”、““彩扎”等手工艺品,都和它有着密切关系。
        在古代,我国民间流行用竹、纸为原料,制作各种工艺品。早在唐代(公元618-907年)福建南部农村就盛行彩扎,开始时是用纸扎成各式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后来又表现一些广为流传的戏文和神话故事,制成花灯,到处陈列,供人观赏。以后,这种扎制花灯的工艺逐步发展.形成了彩扎工艺品,据《东京梦华录》记述,北宋时民间艺人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了。至明代,民间还有制作绢人的。
        清代时,以绢绫绸纱剪扎成老寿星和麻姑,同寿桃寿面一起,做为祝贺寿诞的礼品,可惜的是,制作绢人的技艺一度失传了。
        如今的北京绢人的诞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我国应邀参加在印度举行的同际玩偶展览会,文化部通过全国妇联把制作展品的任务交给了葛敬安、李佩芬、杜崇朴等同志。于是他们从各方面收集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试制成功了五件表现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作品,及时送展,获得好评。后来,成立了北京美术人形研究组,陆续试制出许多新作品,这种绢人具有新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从质料上看,国外的人形头部,采用石膏粉,胶泥和木头做成,而北京绢人,从头到脚都采用了中国丝绸、绢纱,人物的脸型、服饰和动作表情,充分体现出中国风貌。也因为做成人形的主要原料是彩绢,所以被人们称做“北京绢人”。
        绢人的制作.要经过雕划、彩绘、缝纫、道具服装、头饰整理等十几道工序,不论哪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妙而高超的技巧。每一件作品.都要求赋绢纱以生命.施丝绸以精灵。经艺人的精巧安排和制作,件件制品都意趣盎然,特别由于抓住了人物””亮相”时一瞬间的神态.所以,不仅表现出人物的气质、性格.还给人以静中有动的感觉制作绢人的原料是丝、绸、绢、纱,以及铁丝、棉花等,即使是绢人的头部,也是罩蝉奖纱后,再描画点睛而成的。
        最近几年,北京绢人艺人创作出结合实用的装饰品,以及作为历史人物资料收藏的陈列品,随着艺术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制作绢人的技艺越来越精巧,题材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