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直以来,大家在制“元青花凤首扁壶”MC时,不约而同地选择北京"9支"、“故宫”、“地安门”邮戳。有些销戳参考资料也是这样推荐的。大家都认为“元青花凤首扁壶”是故宫的藏品。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P>
> 记得以前在北京卫视有关首都博物馆的报道中,曾看见此壶陈列在该馆中。当时我以为此壶有2件同样款式的,一件在故宫,一件在首博;或者是从故宫调来展出的,也没在意。前几天看CCTV-国宝档案中介绍“元青花凤首扁壶”的节目,才知此壶只有一件,还是残器(出土时为大大小小一堆碎片,后修复),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元大都遗址,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P>
> 如此看来,“元青花凤首扁壶”MC应该销出土地北京元大都遗址所在地邮局和馆藏地北京首都博物馆所在地邮局的邮戳才对。</P>
>
>出土地属"地安门"(9支).</P><
> 盖 "地安门"没错, 盖"故宫"错啦. </P>
>《文化大革命中的出土文物》记载</P><
>这个壶文革时候出土于北京鼓楼的附近民居</P><
>应该只有一个 作为北京地方文物收藏在首都博物馆</P><
>我制的盖销的是鼓楼风戳</P>
>李忠说得对!</P>
>
</P><
>去年王海友帮我做的“首博”三里河邮局</P><B>以下是引用<I>康强胜</I>在2007-11-13 15:55:10的发言:</B>
我的就是销的'故宫"戳
>
>这个戳就不对了。不是在故宫藏,也不是这里出土的。是地安门附近。</P>
>我制的盖销的是鼓楼风戳</P><
>也不对,鼓楼只代表鼓楼本身,它出土于鼓楼附近地区,而不是鼓楼。</P><B>以下是引用<I>明信片收藏者</I>在2007-11-13 13:37:36的发言:</B>
<>
</P>
<>去年王海友帮我做的“首博”三里河邮局</P>
>
>去年去盖戳还比较容易,今年又去盖一个戳,废话连篇,差点投诉那里,好在给盖戳了。可见现在北京地区对集邮品的认识比起台湾差得多。</P>
>这把壶拿来拿去的,不就有多个原地了嘛。</P><
>如果选馆藏地,至于该馆何时将文物搬家,不得而知,2005年12月16日(确切日期)之前,盖北新桥邮局戳是对的,在此之后要选后者邮局盖戳。</P><B>以下是引用<I>王海</I>在2007-11-13 17:12:34的发言:</B>
<>我制的盖销的是鼓楼风戳</P>
<>也不对,鼓楼只代表鼓楼本身,它出土于鼓楼附近地区,而不是鼓楼。</P>
>
>表现艺术品的极限明信片,通常情况下,博物馆所有馆藏或艺术收藏品,可以在其发现地或创作地盖销。与艺术品所联系其它的地点盖销是允许的。</P>
>盖销收藏地的邮戳没有错,选择离出土地最近的邮局,制出来的片更胜一筹。</P>
>还是“景德镇”和“9支”会好点。</P><
>生成地和出土地较具有唯一性,而馆藏地和展览地总是会有地点的变化,而且还会有数量的增加。</P>|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