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陕西十大文化符号”日前出炉 [打印本页]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1
标题: “陕西十大文化符号”日前出炉
由陕西《华商报》组织,多位专家参与的“陕西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经过群众推荐、多轮投票,于日前出炉。本次评选的候选名单完全由群众推荐产生,在推荐名单中,除了众多的古代文物和建筑,还有以秦岭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项目和以“佟掌柜”为代表的影视形象。

<>    最终,兵马俑、大雁塔、黄帝陵、西安城墙、革命圣地延安、秦腔、碑林、秦岭、半坡遗址、羊肉泡馍被评选为“陕西十大文化符号”。知名作家高建群认为,通过海选选出的文化符号,这背后涌动着一种民意,是陕西人对这块土地的热爱,这次评选也让陕西的“名片”更加清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5:21:16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1
<>1.兵马俑</P>
<>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码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何已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P>
<></P>
<></P>
<>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6:05:23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2
<>2.大雁塔  </P>
<>   大雁塔是我国仿木构楼阁式砖塔的佼佼者,更以“唐僧取经”故事驰名中外。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塔基现高4.2米,南北约48.7米 ,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底边长为25.5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我国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每层四面均有劵门,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太宗御撰的《圣教碑》和高宗李治所撰《述圣记》两通珍贵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古城全貌(65长安美术/SF)

大雁塔(74陕人美/SF)

大雁塔(76陕人美/SF)

(86陕旅/SF)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5:33:33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2
<>3.黄帝陵</P>
<>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 “汉武仙台” 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P>
<></P>
<>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们与学生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史书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制度。黄帝陵园最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又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立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7 9:53:01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3
<>4.西安城墙</P>
<>        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明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源主持对城墙和城楼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P>
<></P>
<></P>
<></P>
<></P>
<></P>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5:44:02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3
<>5.革命圣地延安</P>
<>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的陕北黄土高原,素有“塞北咽喉、秦地要区”之称。
  延安历史悠久,古迹名胜荟萃,是国务院首次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有闻名天下的黄河壶口瀑布。还有延安的象征宝塔山、被誉为“第二敦煌”的钟山石窟、以宋代石窟万佛洞驰名的清凉山、珍稀名贵牡丹遍布的万花山、留有历代名人题词的摩崖石刻等,名山胜景,美不胜收。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延安又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延安境内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革命旧址350多个。延安以革命圣地。中华民族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驰名中外。人们来到这里,从延安的土窑洞、枣园的灯光、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展室中,寻找当年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
</P>
<></P>
<></P>
<>图片由昆明飞翼提供</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5:47:05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5
<>6.秦腔(暂无邮品)</P>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5:48:37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5
<>7.秦岭</P>
<>
<B>秦岭</B>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

陕西境内的秦岭呈蜂腰状分布,东、西两翼各分出数支山脉。西翼的三支为大散岭(海拔2819米)、凤岭(海拔2000米)和紫柏山(海拔2538米)。东翼分支自北向南依次为华山(海拔1997米)、蟒岭山、流岭和新开岭。</P>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11/200711910195075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3/2007311027578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2/200722521475242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10/20071018920424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B>   秦岭</B>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属黄河流域的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地带。因长期的农业开发,现多为次生林。秦岭山区植物区系成分和动物种属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多样性。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P>
<></P>
<>



秦岭南北的人文景观亦各具特色。北面的关中平原史称"八百里秦川",自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人类农耕、定居,是中国有名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秦岭间南北向的深切河谷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孔道,其中著名的有今宝(鸡)成(都)铁路经过的陈仓道、西安至宁陕的子午道、傍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以及傥骆道、周洋道。在秦岭北坡及关中平原南缘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及流传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有秦始皇陵及许多帝王陵墓群、周代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楼观台、张良墓、蔡伦墓等古迹。位于西安市南40余公里的终南山自古风景秀丽。《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唐代官绅在此建有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有“终南阳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的诗句。附近还有翠华山、南五台、骊山等秀丽山峰,山中分布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太乙宫、老君庵等大小庙宇40余处,是关中游览避暑的良好场所。

在秦岭山脉西段有麦积山石窟,山体悬崖壁立,状若积麦。自后秦时期开始凿刻,至今保留有雕刻194窟,佛像7000余尊,壁画1300余平方米,是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7 9:41:42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6
<>8.碑林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碑林保存了中国最完整的一套石刻书籍,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经书,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万二百五十二字。这些经书,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刻成于唐开成年间,又称为《开成石经》。

           碑林驰名的《汉曹全碑》记载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以及在陕西合阳一带的活动。还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及“和德面缚归死”等事实,均可弥补和订正史书的缺憾。

          碑林对人们的最大吸引力,还在于它集中了许多杰出出发家的传世名作。如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笔画圆润而精气内涵,体匀整秀而飘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为突出。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险劲精绝,格局峻峭,间架结构端整劲秀,笔力刚劲,自成一家。褚遂良书写的《同州圣教序碑》,被誉为笔势如铁划银钩。他的书法流畅多姿,气势刚健,颜妙超纵,弥觉珍贵。欧阳询之第四子欧阳通,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世石刻,除河南开封博物馆收藏得《泉男生墓志》外,就数碑林所藏的《道因法师碑》了,他的书法刚劲,结构严谨,与其父各臻其妙,而又一脉相承。

        碑林还保存了唐代杰出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五通丰碑。其中有他四十四岁时写的《多宝塔碑》;五十六岁时写的《郭家庙碑》;六十二岁前后写的《藏怀恪碑》;七十一岁时写的《颜勤礼碑》;以及他七十二岁时写的《颜家庙碑》。这使我们有幸欣赏一个伟大书法家,三十年间各时期的杰作。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唐代晚期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杰作,书体严谨浑厚,笔势挺拔遒劲,势如削竹,历来有“颜筋柳骨”的赞誉</P>
<></P>
<>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唐盛世,造型艺术因反映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汉代石刻的雄劲、简炼,唐代石刻的精美、圆润,都表现了中华民族进取、向上的气派和精神,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陕北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内容除少数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唐昭陵六骏浮雕以唐太宗李世民征战疆场所乘过的六匹有功战马为蓝本雕刻而成,作品比例合度,线条明快,高度写实,是唐代石刻艺术中的杰作。</P>
<>


</P>
<>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6:10:02编辑过]

作者: hxf    时间: 2007-11-16 14:46
<>  兵马俑、大雁塔、黄帝陵、西安城墙、革命圣地延安、秦腔、碑林、秦岭、半坡遗址、羊肉泡馍被评选为“陕西十大文化符号”。</P>

<>  想游、想览、想看、想听、想品尝!
<>  陕西的邮友,赶快用极限的方式展示一下吧!</P>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4:47
<>9.半坡遗址</P>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      
<></P>
<>
</P>   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6/20076112335428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6:13:57编辑过]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6 16:14
<>10.羊肉泡馍</P>
<>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牛羊肉泡馍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又有暖胃之功能。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  西安的羊肉泡馍馆很多,其中老字号有“老孙家”、“同盛祥”等较有名气。</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6:18:19编辑过]

作者: 康强胜    时间: 2007-11-16 16:41
<>好贴,好资料,颇具地方特色,赞~~~</P>[em23][em23][em23]
作者: 周阳    时间: 2007-11-16 16:49
好看。。。。。。。。。。。。
作者: xiaolin    时间: 2007-11-16 17:00
<B>以下是引用<I>康强胜</I>在2007-11-16 16:41:53的发言:</B>

<>好贴,好资料,颇具地方特色,赞~~~</P>[em23][em23][em23]

作者: 龚震    时间: 2007-11-16 17:01
好资料!好片!好事!好看!------[em01][em01]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7-11-16 17:21
炎黄子孙之根,华夏文化之源。
作者: 张耀    时间: 2007-11-16 19:49
<>“陕西十大怪”:
房子一坡盖,帕子(手绢)头上戴
烙馍像锅盖,面条像裤带
醋瓶子随身带,油泼辣子高级菜
饭碗盆子分不开
凳子不坐蹲起来
养下姑娘不嫁外
秦腔大戏吼起来</P>
<>大雁塔广场西侧“民俗园”里的陕西特色泥塑(铜质):
老夫妻</P>
<>串亲戚</P>
<>谝闲传</P>
<>狼吃娃(下棋)</P>
<>吼秦腔</P>
<>读书郎</P>
<>烙锅盔</P>
<>圪蹴下</P>
<>赶大集</P>
<P>回娘家</P>
<P>蒜蘸面</P>
<P>羊肉泡</P>
<P>剃头匠</P>
<P>吃捞面</P>
<P>母与子</P>
<P>晒太阳</P>
<P>皮影戏</P>
<P>玄奘铜像</P>
<P>太白醉酒</P>
<P>夜幕下的大雁塔广场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19:51:03编辑过]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7-11-16 20:16
<>特幽默!顶!!!</P>
<>各地都有“十大怪”,呵呵。</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6 20:19:20编辑过]

作者: 王飙    时间: 2007-11-16 21:22
<>好贴子,李健友的好资料 ,张耀友的诙谐幽默的照片,真有意思。李健友如有兴趣的话,可以将资料整理一下,用在《极限集邮者》上,让更多的不上网的邮友饱饱眼福。</P>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7-11-16 23:19
相信"秦岭"纳入方寸为时不远了!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7-11-16 23:21
相信“秦岭”纳入方寸为时不远!
作者: 王镇彬    时间: 2007-11-17 14:01
<>好帖子,邮品与文化结合,顶!</P>
作者: 悝若    时间: 2007-11-17 19:36
<B>以下是引用<I>王镇彬</I>在2007-11-17 14:01:47的发言:</B>

<>好帖子,邮品与文化结合,顶!</P>

<>极限相片两相怡。</P>
作者: 浦燕    时间: 2007-11-18 01:11
这“符号”怎么解释?意思?没搞懂。哪位指点一下。
作者: jianjian    时间: 2007-11-18 09:45
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例如“=”在数学中是等价的符号,“紫禁城”政治上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符号,“布尔什维克”是共产主义者的符号。总的来说,符号的意思就是一种“特征纪念”,就象给人起的绰号。你记张三李四可能麻烦,但你记“大胡子”、“小眼镜儿”就方便多了,所以符号也可以说是由人的认识习惯造成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8 9:47:01编辑过]

作者: 康强胜    时间: 2007-11-18 15:45
<B>以下是引用<I>jianjian</I>在2007-11-18 9:45:06的发言:</B>


      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例如“=”在数学中是等价的符号,“紫禁城”政治上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符号,“布尔什维克”是共产主义者的符号。总的来说,符号的意思就是一种“特征纪念”,就象给人起的绰号。你记张三李四可能麻烦,但你记“大胡子”、“小眼镜儿”就方便多了,所以符号也可以说是由人的认识习惯造成的。

<>深入浅出</P>
作者: 王飙    时间: 2007-11-18 17:30
<B>以下是引用<I>jianjian</I>在2007-11-18 9:45:06的发言:</B>


      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例如“=”在数学中是等价的符号,“紫禁城”政治上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符号,“布尔什维克”是共产主义者的符号。总的来说,符号的意思就是一种“特征纪念”,就象给人起的绰号。你记张三李四可能麻烦,但你记“大胡子”、“小眼镜儿”就方便多了,所以符号也可以说是由人的认识习惯造成的。


很有哲理.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