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李可染《松下观瀑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8-1-13 23:43
标题: 李可染《松下观瀑图》
<>    欣赏此幅作品的最大乐趣,在于细读画上的长篇题跋。此跋由画家自己题写,不仅书法出神入化,而且语言精练,哲理性强,既让人了解此画的历史,又给人以书、文、理三种美的享受:  </P>
<>   “余研习国画之初,曾作二语自励:一曰用最大功力打进去,二曰用最大勇气打出来。此图为我三十余岁时在蜀中所作,忽忽将四十年矣,当时潜心传统,虽用笔恣肆,但处处未落前人窠臼,所谓企图用最大功力打进去者。五四年起,吾遍历祖国名山大川,历尽艰苦,画风大变,与此作迥异,古人所谓入网之鳞,透脱为难,吾拟用最大勇气打出来,三十年未知能作透网鳞否。一九七九年于废纸中捡得斯图,不胜今夕之感,因志数语。可染。”</P>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8-1-13 23:51
<>艺术修养不足,</P><>欣赏不来</P>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8-1-14 09:50
偶制作此片是怕邮戳盖不好,票就贴在了题跋上了,看来贴票位的选择还要加强学习.
作者: hxf    时间: 2008-1-14 10:48
<>  制作绘画题材极限片都要遇到的难题就是“把邮票贴在那里”。</P>
<>  名画本身的构图都是非常完美的,所以邮票贴在那里都不合适、都是多余的!</P>
<>  “丢卒保车”吧!可关键是“那里才是卒哪”????</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4 10:49:01编辑过]

作者: 我爱枕头猪    时间: 2008-1-14 12:21
<>“丢卒保车”吧!可关键是“那里才是卒哪”????</P><>就看各自的修为了!</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1-14 12:47
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取舍啦!
作者: 明信片收藏者    时间: 2008-1-14 12:48
很好,贴票位置上佳。
作者: 李忠    时间: 2008-1-14 13:34
<B>以下是引用<I>jiukou</I>在2008-1-14 12:47:10的发言:</B>
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取舍啦!


同感!
作者: xiaolin    时间: 2008-1-14 16:28
<B>以下是引用<I>jiukou</I>在2008-1-14 12:47:10的发言:</B>
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取舍啦!


制作名画片的确是要考考制作者的理解能力啊!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8-1-14 16:47
<>    好片,好资料,贴票位置也非常好,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明信片和邮票一致的地方。</P>
作者: xwliu1234    时间: 2008-1-14 17:23
<B>以下是引用<I>延安集邮</I>在2008-1-14 16:47:55的发言:</B>

<>    好片,好资料,贴票位置也非常好,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明信片和邮票一致的地方。</P>

<>同感</P>
作者: 浦燕    时间: 2008-1-14 18:19
好。            [em17][em17]
作者: 王飙    时间: 2008-1-14 19:22
好贴,学习了。
作者: hwf    时间: 2008-1-14 21:21
其实这片票贴在左上角是最佳的,毕竟画是主体,邮票把下面精彩部分遮住了总觉得画面不完整。文字在邮票上也是可读出来的。如要表现李先生的书法应用此画书法部分特写片,像现在这样画面被破坏了,书法又不突出,实在是得不偿失。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8-1-15 10:08
  <B>以下是引用<I>hwf</I>在2008-1-14 21:21:34的发言:</B>
其实这片票贴在左上角是最佳的,毕竟画是主体,邮票把下面精彩部分遮住了总觉得画面不完整。文字在邮票上也是可读出来的。如要表现李先生的书法应用此画书法部分特写片,像现在这样画面被破坏了,书法又不突出,实在是得不偿失。

<>     这片是神州会的专印片,感谢各位邮友跟帖欣赏此片。我也觉得此片贴票位置的选择较好。
<>     胡友的意见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但实际上行不通。无论自然片、专印片,是不可能将此画的文字部分作特写处理后单独印制,至少目前没有先例。          </P>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8-1-16 10:08
一枚片源中,这种事难以两全,根据自己的制片体验,凡喜爱的题材且收集难度又不是很大,就多收集几枚,贴票位置就有不同选择,便可根据需要用片了.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8-1-16 17:43
<B>以下是引用<I>李继烈</I>在2008-1-16 10:08:57的发言:</B>
一枚片源中,这种事难以两全,根据自己的制片体验,凡喜爱的题材且收集难度又不是很大,就多收集几枚,贴票位置就有不同选择,便可根据需要用片了.

<>此“话”值得借鉴~~</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1-16 20:40
呵,办法很好。可是,有时却买不到那么些白片,而成品片则贴票位置、销戳位置及清晰度不理想~~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8-1-16 20:51
<>    众口难调啊~</P>
作者: djm    时间: 2008-1-16 23:53
光从视觉上看,票贴左上角构图和谐些,但这是最重要的。更深层次的要求,就只能" 各有所好 "、" 各取所需 "了。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8-1-17 14:37
<>    国画与其他画种有点区别,它是由“诗、书、画、印”四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所以欣赏国画除了看画,还要看其题诗、题款、印章的内容、章法布局等等,古人不说看画,而是说“读画”,有网师园“看松读画轩”为证。国画家不仅是画者,更是写者,不少国画家本身就是著名的书法家,即使不是书法家,也必练就一手好字。</P><>   据此,国画极限片的制作,除了满足制片的一般要求外,是不能忽略国画作品的这一特点的。</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1-17 16:01
<B>以下是引用<I>时永良</I>在2008-1-17 14:37:14的发言:</B>

<>    国画与其他画种有点区别,它是由“诗、书、画、印”四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所以欣赏国画除了看画,还要看其题诗、题款、印章的内容、章法布局等等,古人不说看画,而是说“读画”,有网师园“看松读画轩”为证。国画家不仅是画者,更是写者,不少国画家本身就是著名的书法家,即使不是书法家,也必练就一手好字。</P>
<>   据此,国画极限片的制作,除了满足制片的一般要求外,是不能忽略国画作品的这一特点的。</P>


[em17][em17][em17]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8-1-18 22:01
<B>以下是引用<I>时永良</I>在2008-1-17 14:37:14的发言:</B>

<>    国画与其他画种有点区别,它是由“诗、书、画、印”四个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所以欣赏国画除了看画,还要看其题诗、题款、印章的内容、章法布局等等,古人不说看画,而是说“读画”,有网师园“看松读画轩”为证。国画家不仅是画者,更是写者,不少国画家本身就是著名的书法家,即使不是书法家,也必练就一手好字。</P>
<>   据此,国画极限片的制作,除了满足制片的一般要求外,是不能忽略国画作品的这一特点的。</P>

<>欣赏国画的确是如此, 然而,制作极限片也需如同国画那样的谋篇布局,作为观赏极限片来说, 票贴左上角画面更为平衡,但与画作的欣赏又发生了冲突,因此,一种作品(国画)"衍生"出另一作品(极限片)未必都恰当,所以我说自己喜爱且收集难度又不大的就多整他几枚,既可以选择不同的贴票位置又惧戳戳盖不好的风险,总之,作为国画作品制片,的确是一个难点,如果能确保戳盖得如楼主所贴一般,我还是十分乐意接受的,  呵~~</P>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8-1-18 22:15
<B>以下是引用<I>李继烈</I>在2008-1-18 22:01:47的发言:</B>
&gt;
<>欣赏国画的确是如此, 然而,制作极限片也需如同国画那样的谋篇布局,作为观赏极限片来说, 票贴左上角画面更为平衡,但与画作的欣赏又发生了冲突,因此,一种作品(国画)"衍生"出另一作品(极限片)未必都恰当,所以我说自己喜爱且收集难度又不大的就多整他几枚,既可以选择不同的贴票位置又惧戳戳盖不好的风险,总之,作为国画作品制片,的确是一个难点,如果能确保戳盖得如楼主所贴一般,我还是十分乐意接受的,  呵~~</P>

<>
<>      同感。国画极限片的制作,无论怎么贴票、销戳,它都有不足的地方,关键是要看咱们在组集时需要用的是极限片上的什么信息。要是遇到没有人代盖戳、只能直接邮寄到邮局去制片的话,我会选择把票贴在左上角,因为如果把票贴在这里,盖出的戳即使再不好,它都有个样。如果是委托熟悉的邮友制片,当然乐意时永良先生的这种选择。</P>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