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你也许还没有见过的“牧童”极限片!!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之沉泥 时间: 2008-3-9 16:36
标题: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你也许还没有见过的“牧童”极限片!!
<
>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骑牛背,吹竹笛,也是童年生活的一大快事。</P>
<
> 宋人雷震有《村晚》一首曰:“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將夕阳下一个返家牧童的身影写得清丽洒脱,那“信口吹”的“无腔短笛”,那“横”卧牛背的悠然神情,活灵活现的描绘出牧童的天真烂漫,生活的趣味盎然也仿佛如在眼前。</P>
<
> 曾在1979年的丹麦童话电影节上获得金质奖的中国水墨动画片《牧笛》,片尾牧童骑在水墨淋漓的老水牛背上,吹着竹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水稻田埂,水光中倒映着牛和牧童的身影,最终与周围的景致融而一体,一样暗藏着“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诗句意境。片中描绘的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P>
<
> 笔者收藏的一枚《牧童》极限片(见附图),同样表现了“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诗句意境。
</P>
<
> 该片片图出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2月第一次印刷的黑白明信片《刘旭沧静物摄影选辑》(尺寸11×16cm,规格48开,印数4000,全套12张。),此图片名“短笛”。邮票选用的是1958年8月25日发行的特24《气象》特种邮票中的第一枚“古气象仪”邮票。“古气象仪”邮票画面是由多题材的内容组成,主图是我国东汉时期发明家和天文学家张衡所创制的世界上最早用来观测风向的气象仪器——“相风铜乌”;“相风铜乌”左右两侧的帆船和牧童图案,象征气象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实施细则3.1款提出:“如果一枚邮票同时反映多种题材,极限片可采用任一题材。”按此款细则,此枚邮票制作极限片时,三个题材都可进行单独处理,以突出其所要表达的专题信息,可以而且应该分别制作极限片。以“古气象仪”邮票右下角的次要题材“牧童”为专题信息制作的《牧童》极限片,色彩素雅,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很好地弥补了邮票画面上“牧童”图案较小的缺憾。</P>
<
> 都说“艺术是相通的”,宋词《村晚》、动画片《牧笛》以及由《气象》邮票中的“牧童”和摄影明信片《短笛》制作的极限片《牧童》,虽然它们是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同一个主题,但是它们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共同的意境,那种隐藏于山林深处的人与自然达到极端和谐的的意境,无一不是展现的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愿将灵魂汇入的境界。它们的美,是属于中国的美,也是属于世界的美。在这里,孩子纯净的心灵可以与这种美完全契合,自由地交流,而成年人沉于俗务的心,也可以由这种美擦亮,被引入一个无羁的世界。</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9 17:07:54编辑过]
作者: 周俊荣 时间: 2008-3-9 17:27
有意思,极限制作乐趣无穷。
作者: 冬子 时间: 2008-3-10 08:23
印象中骑牛背,吹竹笛是画家和作家笔下看到的。好羡慕有这样个童年
作者: 周阳 时间: 2008-3-10 09:02
[em02][em02][em02]
作者: 皮忠勇 时间: 2008-3-10 09:09
不错不错!还真没注意到此枚邮票上有牧童的图案,学习了!!
作者: 上尉 时间: 2008-3-10 09:20
<
>好文章,好片片,学习了.</P>[em17][em17][em17]
作者: hxf 时间: 2008-3-10 09:21
有意思!
作者: 花龙 时间: 2008-3-10 10:07
<B>以下是引用<I>皮忠勇</I>在2008-3-10 9:09:03的发言:</B>
不错不错!还真没注意到此枚邮票上有牧童的图案,学习了!!
不经提醒,还真不知有此极限片。
作者: 清水之沉泥 时间: 2008-3-10 20:34
<B>以下是引用<I>皮忠勇</I>在2008-3-10 9:09:03的发言:</B>
不错不错!还真没注意到此枚邮票上有牧童的图案,学习了!!
<
> 估计大多数玩片的人都不会注意到此枚邮票上有牧童的图案,图案实在是不起眼。
<
> 再说邮票的题材是“气象”,大家就更不会注意它的次要题材了。</P>
作者: 三潭岛主 时间: 2008-3-10 22:59
<
>哈哈,好,</P><
>我的片在睡大觉,就不知去制片.</P>
作者: 姜臻 时间: 2008-3-11 21:09
<B>以下是引用<I>三潭岛主</I>在2008-3-10 22:59:11的发言:</B>
<
>哈哈,好,</P>
<
>我的片在睡大觉,就不知去制片.</P>
我也是。呵呵,学习了。
作者: 姜臻 时间: 2008-3-11 21:10
可为什么盖长沙的戳呢?是随便选的戳吗?
作者: 陈拥军 时间: 2008-3-11 23:31
<B>以下是引用<I>上尉</I>在2008-3-10 9:20:44的发言:</B>
<
>好文章,好片片,学习了.</P>[em17][em17][em17]
<
>学习了.</P>
作者: 王镇彬 时间: 2008-3-12 00:18
<
>好题材,好想法!</P>
作者: 苏乾初 时间: 2008-3-12 02:52
<B>以下是引用<I>清水之沉泥</I>在2008-3-10 20:34:34的发言:</B>
!
<
> 估计大多数玩片的人都不会注意到此枚邮票上有牧童的图案,图案实在是不起眼。
<
> 再说邮票的题材是“气象”,大家就更不会注意它的次要题材了。</P>
<
>讲的有理,图案实在是不起眼啊!</P>
<
>[em17][em17][em17]</P>
<
>--------------------------------------------
苏乾初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泰小区52幢1单元201室 310016
电 话:0571-86512924 手机:13906519234(全天开通)
QQ号:332560203 影 视(注明集邮字样方才通过)
电子邮箱:suyi16888@sina.com
su1683344@sina.com
suyi19500327@yahoo.com.cn
邮政卡号:6221 8831 0009 9376 90 (绿卡)
商行卡号:6033 6710 0119 9837 20 (营业部)</P>
<
>长期征购:清代.民国不同版本的杭州《西湖》明信片
主 编:《极限大观》(不定期.图文并茂)邮刊,免费赠</P>
作者: mengxiangwei 时间: 2008-3-12 14:47
高手啊!羡慕[em02]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8-3-12 16:24
<B>以下是引用<I>上尉</I>在2008-3-10 9:20:44的发言:</B>
<
>好文章,好片片,学习了.</P>[em17][em17][em17]
[em17][em17][em17]
作者: 清水之沉泥 时间: 2008-3-12 21:43
<B>以下是引用<I>姜臻</I>在2008-3-11 21:10:48的发言:</B>
可为什么盖长沙的戳呢?是随便选的戳吗?
<
> 销戳时间不是票、片的发行日期。明信片摄影者刘旭沧是浙江南浔古镇人。邮票设计师孙传哲是浙江宁波人。</P>
<
> 由此看来,制作者应该是随便选的地点(也许是明信片片图的摄影地点,这就很难得去考证了),而且用的还是平信的编码戳。</P>
<
> 耕牛、牧童在南方的农村,就是现在也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所以说这应该是一枚很自然的自制佳片。</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2 21:54:48编辑过]
作者: 谭云东 时间: 2008-3-23 20:15
<
>好片!</P>
<
>------------------------------------------------------------------------------</P>
<
>谭云东
电话13682662856
深圳市平湖凤凰大道健峰合金玩具(深圳)有限公司
邮编518111
电子邮箱:
tanyundong2008@126.com
</P>
[此贴子已经被jiukou于2008-3-23 20:23:10编辑过]
作者: 清水之沉泥 时间: 2014-12-9 01:16
本帖最后由 清水之沉泥 于 2014-12-9 01:18 编辑
越南牧童
-
越南1997牛.jpg
(103.85 KB, 下载次数: 234)
作者: 尧玉邮屋 时间: 2014-12-10 10:38
高手啊!羡慕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4-12-10 10:54
不错,意境非常吻合。
中国经典水墨动画片《牧笛》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MdK4g5CifQ/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4-12-10 11:15
也贴一张《归牧》。夕阳西下,微风轻拂 ;芦草摇曳,牧童暮归。
所不同的是水牛变成了黄牛,男孩换成了女童。这是生活本真的景象,这里虽然听不到牧童的笛声,定能勾起许多在农村长大的朋友儿时的回忆。
作者: 南剑 时间: 2014-12-10 12:26
一个比一个历害啊!
作者: hwf 时间: 2014-12-10 16: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清水之沉泥 时间: 2014-12-11 00:08
这样的场景,即使是现在,在江南的农村一样有机会看得到。只要乡村有水牛的地方都应该可以盖戳的。
作者: 山海奇观 时间: 2014-12-11 10:41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盖杏花村也可以。中间有鸟,盖动物园,动物园也有牛。左边是轮船,盖梦想起航。综合一下,还是盖通州运河吧,运河两岸是稻田,有鸟飞来飞去,牧童骑牛吹笛在运河畔穿梭在田间,运河里有船
作者: huaxi1950 时间: 2014-12-12 12:05
很喜欢!这无腔是指没有腔调的乱吹。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