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颐和园(6-2)--长廊极限片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8-5-25 11:19
标题: 颐和园(6-2)--长廊极限片
长廊在颐和园循万寿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构筑。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大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
颐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冲檐的亭子。长廊东西两边南向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短廊,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山色湖光共一楼。长廊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
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50年代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风景 4》颐和园长廊

1961.11.二版一印 文物出版社 《颐和园 二》 长廊

1958.4 外文出版社 《颐和园》 颐和园长廊 吴宝基 摄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8-5-25 11:23
都是好片,但没有一片是对位的。我也错制了几片,后来一看,不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5 11:27:41编辑过]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8-5-25 11:28
<
>.</P>
<
> 补充一枚:</P>
<
>
</P>
<
>
</P>
<
> 要是能够把邮戳安排在邮票的下方,半个戳压在票上,那就更好了。
</P>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8-5-25 11:36
<B>以下是引用<I>延安集邮</I>在2008-5-25 11:28:34的发言:</B>
<
>.</P>
<
> 补充一枚:</P>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5/20085251126106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5/200852511261130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
> 要是能够把邮戳安排在邮票的下方,半个戳压在票上,那就更好了。
</P>
<
>
<
>戳虽然不是我盖的,但要知道盖戳有多紧张,人多,时间紧。</P>您看,下面有棵树,颐和园字样正好是黑地,所以我没有贴票在这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5 11:38:18编辑过]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08-5-25 11:40
<B>以下是引用<I>王海</I>在2008-5-25 11:36:30的发言:</B>
<
>
<
>要知道盖戳有多紧张,人多,时间紧。</P>
<
> 是啊,代办很辛苦,这样已经很好了。我说那句话,完全是对事不对人,都是追求完美惹的祸,呵呵~</P>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8-5-25 13:53
<B>以下是引用<I>xieenshun</I>在2008-5-25 13:52:30的发言:</B>
王先生经手的片很多,帖几枚欣赏欣赏
<
>
<
>暂时没空,正在整理信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5 14:03:22编辑过]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