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讨论:风景名胜、建筑等极限片如果当地无邮局,如何选戳? [打印本页]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7-1 21:03
标题: 讨论:风景名胜、建筑等极限片如果当地无邮局,如何选戳?
<>    《极限集邮者》总第60期刊登李宏先生翻译的《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其中有“对于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来说,只有一个地方的邮戳符合和谐一致的要求,那是上述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的所在地的邮局。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者距离最近的邮局(盖销)。”(括号内是我加的)</P>
<>     如何理解上述文字?举例说:无锡梅园上了邮票,制作极限片时选择“梅园”邮局的日戳盖销,符合地点一致的原则;使用“梅园”图的风景日戳盖销也行。这个没有争议。</P>
<>    即将发行的“故宫角楼”邮票制作极限片时就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争议。按说,角楼是故宫的建筑,原来也有“故宫”邮局,使用“故宫”日戳,用这样的日戳制作极限片是最好的,用“角楼”图案的风景日戳也是很好的选择。问题是,现在“故宫”邮局停业了,“故宫”日戳盖不到了。如果选“地安门”邮局日戳盖销,自然也不会有大的争议。如果选某角楼的最近邮局呢?可行吗?接受吗?指导要点说“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者距离最近的邮局。”这里,地安门邮局是为故宫服务的邮局。</P>
<>     如果有故宫东南角的角楼明信片,选择其最近邮局“王府井”邮局日戳盖销,你接受吗?我查了一下邮政编码地图,王府井邮局距离故宫东南角角楼比地安门邮局要近一半以上呢!</P>
<>     邮友们,谈谈大家的看法,这个不影响角楼的制作。只是谈谈意见。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说上海一大会址极限片,大家都选上海龙门路邮局盖销,而对其仅一街之隔的“新天地”邮局不感冒;。。。。。。</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7-1 21:06
仅供讨论,不做定论~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8-7-1 22:30
<>    我理解曹会提出这个题目,是要讨论如何理解、运用规则中关于“就近”的表述 。如果机械地理解“就近”原则,故宫的四个角楼可以有多个原地,东南角的离王府井近,就盖王府井戳,西南角的离西长安街近就盖西长安街,北边两个再盖地安门戳,嘿嘿,这多热闹,还可增加戳式。</P><>           </P>
作者: 三潭岛主    时间: 2008-7-1 22:37
<>会长,你是又套回老圈子了,</P><>制片应该是盖所属邮局,还是最近邮局?</P><>我选所属邮局.</P>
作者: hwf    时间: 2008-7-1 22:50
所在地的邮局,应该理解为为该处服务的邮局,这样规则的条文就比较容易处理了.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7-1 23:01
那为什么要这么说:“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者距离最近的邮局。”而不是:“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干吗要加“或者距离最近的邮局”?
作者: milosevic    时间: 2008-7-2 01:06
<>- For monuments, landscapes and sites there is only one place that gives the required
concordance. It is the one where the monument, the landscape or the site is located. If the
place has no post office, the one serving that site should be selected or the one of the nearest
place.</P>
<>分解开来读吧,纪念建筑、风景、场所所在的“地方”,这是唯一的一个“地方”(的邮局)。</P>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邮局,选为这个地方服务的邮局或者最近局。</P>
<>说说我的理解,比如这个纪念建筑内有邮局,或者它坐落的地点是个广场什么的,广场上刚好有这么一个邮局,或者风景区内有邮局,或者这个场所内有邮局。选之唯一。这个“所在地”既不能理解为服务局,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最近局”,否则没必要单独提后两个。</P>
<>故宫所已经不在了。一大会址并无邮局。按它的文字表述,既然唯一性不在了,当然“服务局”、“最近局”都符合要求。如果要说哪个更好,这仅仅是个人偏好和认知的问题啦。</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 1:08:06编辑过]

作者: hxf    时间: 2008-7-2 12:40
<>        如果角楼上住有住户(当然实际上没有),给他寄信的地址肯定要先写故宫的地址,而后再写上“某角楼”,落地戳当然是“地安门”了,所以我认为没有盖“王府井”邮戳的道理。</P><>设想一下看,如果把角楼那一家的信投到王府井邮局,他们一看是寄到故宫角楼的,他们会如何处理那?</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7-2 12:59
<B>以下是引用<I>hxf</I>在2008-7-2 12:40:45的发言:</B>

<>        如果角楼上住有住户(当然实际上没有),给他寄信的地址肯定要先写故宫的地址,而后再写上“某角楼”,落地戳当然是“地安门”了,所以我认为没有盖“王府井”邮戳的道理。</P>
<>设想一下看,如果把角楼那一家的信投到王府井邮局,他们一看是寄到故宫角楼的,他们会如何处理那?</P>

<>有意思的问题!
<>可是,即便投递问题,也有局、所分离的问题。我所在的邮局是无锡河埒邮局,收寄邮件自然没有问题。可投递就不一样了,投递不归河埒邮局管,而归梁溪邮局管(这个邮局营业时是邮电所,可投递却是中心局;河埒邮局的邮政编码是214062,梁溪局的邮政编码则是214061)。
<>黄山极限片也有这样的问题。黄山脚下有“汤口”邮局,是黄山南坡上山的邮局,也是黄山片的最近所在地邮局。可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极限友却非常喜欢“安徽/黄山”的地名日戳。而且这个“安徽/黄山”有两处,一处是未设黄山(地级市)时的黄山区邮局,一处是现在的黄山市邮局(原来的屯溪市),此处离黄山的精华部分还远着呢!
<>呵~~~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要大家继续参与讨论~~~~</P>
作者: 浦燕    时间: 2008-7-2 13:07
楼上李老师说得漂亮。如我市“金沙遗址”经我后来了解,相近邮政所有:黄忠所,锦城园所,府南新区所,它们当时都属沙湾分局。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7-2 13:25
现在大部分的极限片盖的都是“府南新区所”日戳或者风景日戳吧?
作者: 娱片汤    时间: 2008-7-2 13:25
<>如按此逻辑:故宫午门可以盖地安门、故宫也可以盖附近的西长安街、王府井了?想必没人这么做吧?</P><>再说颐和园比故宫大多了,那6枚票也能找出附近的邮局了?也没人这么做吧。</P>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8-7-2 14:07
<>    记得本人在93年写过一篇《宝带桥原地局释疑》,后来又有“再释疑”,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宝带桥50、60年代行政区划归郭巷,归属郭巷支局,因此有人盖了郭巷戳。70年代划到长桥乡,吴县蠡墅邮政所(代)是长桥乡政府所在地,有人就盖了蠡墅戳;而当时蠡墅所业务又归苏州7支局管,只管收寄,全乡投递由7支实施,而八十年代以前宝带桥无论从距离和交通上,都离7支很近,有人就盖了7支戳。孰优孰劣,互不相让。</P><>    我的解释是:按照区划或“服务”的原则,什么时候归哪个局,就应该盖哪个戳。在7支代管蠡墅期间,盖7支、蠡墅都应允许。如果机械地理解“就近”原则,始终只盖苏州7支戳,显然不妥。</P><>    角楼不象宝带桥和曹会所在地“河埒”这么复杂,它十分确定,就是故宫的一部分,故宫属什么局服务,就盖什么戳,不能东南西北各行其事,把故宫肢解成若干块,谁受得了啊?!</P><>    再说“就近”,如果某事物处在两个或三个省(或市、县、乡)交界地,事物属此地,而最近的邮局属彼地,还能去盖外乡外县外市甚至外省的戳吗?</P><>    </P><>   </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8-7-2 14:22
<>所以,我提出来讨论,这些特殊情况有时很难用某条规则来说清!</P>
作者: lwj    时间: 2008-7-2 21:13
会长所说的这些特殊情况是不是说中国很大,城市内的建筑占地面积也很大,大的老外想不到。[em07]
作者: jxjy123    时间: 2008-7-3 20:41
有邮局的选所属邮局(所)没有邮局的选最近邮局.[em05]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8-7-5 10:36
北京故宫是独立的建筑,它有四周都有宫墙和护城河环绕为界,是一个封闭、完整的统一体。所以我觉得在制角楼片选戳时不适用就近邮局这一说。文字戳只能选为故宫服务的地安门邮局。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8-7-7 10:45
比如说上海一大会址极限片,大家都选上海龙门路邮局盖销,而对其仅一街之隔的“新天地”邮局不感冒;。。。。。。

<>上海龙门路邮政支局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投递邮局(服务邮局、所属邮局),新天地邮政所是龙门路邮政支局属下的其中一个邮政所,也是离一大会址纪念馆最近的邮政服务网点。因此,制作“一大”极限片选择邮政日戳既可以盖“龙门路”,也可以盖“新天地”邮戳。</P>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8-7-7 10:58
<>《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其中有“对于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来说,只有一个地方的邮戳符合和谐一致的要求,那是上述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的所在地的邮局。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者距离最近的邮局。”</P><>中国邮政有普遍服务的传统,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编码图集》,在我国几乎没有那一个地区邮政不负责邮件投寄的。
</P>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8-7-7 11:19
《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其中有“对于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来说,只有一个地方的邮戳符合和谐一致的要求,那是上述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的所在地的邮局。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者距离最近的邮局。”

<>  </P>
<>    即将发行的“故宫角楼”邮票制作极限片时就可能会产生这样的争议。按说,角楼是故宫的建筑,原来也有“故宫”邮局,使用“故宫”日戳,用这样的日戳制作极限片是最好的,用“角楼”图案的风景日戳也是很好的选择。问题是,现在“故宫”邮局停业了,“故宫”日戳盖不到了。如果选“地安门”邮局日戳盖销,自然也不会有大的争议。如果选某角楼的最近邮局呢?可行吗?接受吗?指导要点说“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者距离最近的邮局。”这里,地安门邮局是为故宫服务的邮局。</P>
<>       </P>
制作“地点没有邮局”的“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极限片,应选择为这些“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邮件投递的邮局(服务邮局)或者这些投递邮局属下的距离最近的邮政服务营业点邮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7 11:23:09编辑过]

作者: 苏乾初    时间: 2008-7-7 15:28
<B>以下是引用<I>古月</I>在2008-7-5 10:36:20的发言:</B>
北京故宫是独立的建筑,它有四周都有宫墙和护城河环绕为界,是一个封闭、完整的统一体。所以我觉得在制角楼片选戳时不适用就近邮局这一说。文字戳只能选为故宫服务的地安门邮局。

<>越讨论越复杂了,各有道理,但我个人观点与胡志雄先生一致!</P>
<>--------------------------------------------
苏乾初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泰小区52幢1单元201室  310016
电    话:0571-86512924  手机:13906519234(全天开通)
QQ号:332560203 影  视(注明集邮字样方才通过)
电子邮箱:suyi16888@sina.com
          su1683344@sina.com
          suyi19500327@yahoo.cn
工商卡号∶6222 0212 0200 6980 289(牡丹灵通卡)
邮政卡号. 6221 8831 0009 9376 90 (绿卡)</P>
<>长期征购:清代.民国不同版本的杭州《西湖》明信片
主    编:《极限大观》(不定期.图文并茂)邮刊,免费赠
</P>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