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原图放大片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正元    时间: 2008-10-29 21:14
标题: 原图放大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9 21:31:19编辑过]

作者: jxjy123    时间: 2008-10-29 21:28
正儿巴经的原图放大.[em05]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8-10-30 20:40
正宗的~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8-10-30 22:05
大概是05年,重庆第二届综合邮展上,一部极限邮集中就出现了六枚这样的片片.
作者: 一叶小舟    时间: 2008-10-31 19:59
<>呵呵,绝对正宗的原图放大。</P>
作者: 周阳    时间: 2008-10-31 23:15
<B>以下是引用<i>一叶小舟</i>在2008-10-31 19:59:09的发言:</B>
<>呵呵,绝对正宗的原图放大。</P>
<p>
作者: djm    时间: 2008-11-1 19:31
原图放大的标准教材!
作者: 康强胜    时间: 2008-11-2 12:47
<B>以下是引用<I>jxjy123</I>在2008-10-29 21:28:07的发言:</B>
正儿巴经的原图放大.[em05]

作者: hxf    时间: 2008-11-3 13:41
<>啊!标准器!!!</P>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2-19 20:39
这是不能参加竞赛级展览的片片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9-2-19 22:37
这是不能参加竞赛级展览的片片
jiukou 发表于 2009-2-19 20:39

这按理不能参加竞赛级展览的片片确成双成对的参加了,且获得了次高奖,当年就有区级邮刊记录了此事。理论和实际很多时候是不能划等号的!
作者: 苏乾初    时间: 2009-2-20 11:27
这按理不能参加竞赛级展览的片片确成双成对的参加了,且获得了次高奖,当年就有区级邮刊记录了此事。理论和实际很多时候是不能划等号的!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2-19 22:37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2-20 11:56
这按理不能参加竞赛级展览的片片确成双成对的参加了,且获得了次高奖,当年就有区级邮刊记录了此事。理论和实际很多时候是不能划等号的!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2-19 22:37

老李,这个当年我也曾经质疑过的,但是评审员的解释我个人接受了。关键还是在于本地区整体水平不高,同时又以国内片为主,当时的目的是鼓励大家以不同国家的片片参展。你看后来这个集子去全国展览的时候不都把那6张下了麦~~~~~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9-2-20 13:09
老李,这个当年我也曾经质疑过的,但是评审员的解释我个人接受了。关键还是在于本地区整体水平不高,同时又以国内片为主,当时的目的是鼓励大家以不同国家的片片参展。你看后来这个集子去全国展览的时候不都把那6张 ...
rocky 发表于 2009-2-20 11:56

这个我知道,只是觉得再怎么鼓动多国部队入集,也不应该拿那个奖级的。当然,该邮集作者是有些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属于培养培养就能出成绩的那种,作为一个培养对象,在本市参展或参加更高级别的角逐,个人感觉还是应当相同对待正确引导,不然,培养成功一个却“迷倒”一大遍。因为多数人是听不到评审员解释的,即便听到,也不会再意,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更让人增加记忆。
作者: xxwjx    时间: 2009-2-20 19:30
这个不值钱的啦,是格恩西岛的,英国就喜欢搞这套,每次出票都有放大卡的。我在英国的时候和E醚做极限入门的时候也买过这个。后来认识到错误。这种我好多呢。。。一张片0。6英镑+票出来的成品,在英国邮市里才0。5镑不到。可见在英国也都知道这个不值钱。。。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2-24 10:55
我打酱油路过。。。。看新人。。。。
作者: enigmax    时间: 2009-3-11 00:56
这个不值钱的啦,是格恩西岛的,英国就喜欢搞这套,每次出票都有放大卡的。我在英国的时候和E醚做极限入门的时候也买过这个。后来认识到错误。这种我好多呢。。。一张片0。6英镑+票出来的成品,在英国邮市里才0。5镑 ...
xxwjx 发表于 2009-2-20 19:30


nod nod,入门要交的学费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