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作者是河南洛阳的贾宝源先生!</P>
>很好,已经拜读。</P>
> 先生曾在全国和民间集邮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洛阳题材的邮票的研究。他还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到原地考察并收集各种资料进行考证研究,还向各地邮友打听有关邮票方面的讯息,力争让邮集上的每段文字都充实完善,翔实无误。先生是位真正做学问的大家,其谦虚认真态度让我们年轻人都自叹不如。踏实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多年来丰富的经验积累,使他对邮票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都能及时的发现。他对古文字很有研究,因此他对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古代书法——篆书》邮票特别关心。邮票和图稿公布后,他很快便在《中国集邮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古代书法邮票的疑问》的文章,对邮票的图名和主图提出了改进意见。他认为图稿用拓片比用电脑制作的墨迹更接近原作的建议,最终被邮票设计者采纳修改。实地考察也是他研究邮票的一个重要方法。《少林寺建寺一千五百年》邮票发行后,其中第四枚《十三僧救秦王》的故事发生地在洛阳。但具体方位有待考证,他通过亲自走访,实地考察,最终确认故事发生地就是洛阳市东花坛机车工厂邮电所。文章在集邮报发表后,当地邮政局惊诧的发现,全国许多集邮者纷纷到此来盖戳。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事后才弄明白原来是贾先生的文字之功。《小浪底水利枢纽》小型张邮票发行后,他对票图进行了解读。因当时小浪底正在建设中,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少,他就深入原地,实地考证。对邮票上的每个地方都进行实际的认证和标注,一定要在现实中找到所在的方位和山脉。他撰写的《走进小浪底》在《极限集邮》发表后,有人曾这样评价:“贾先生的文字很有分量,是该刊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这无疑是对他努力的一种肯定和褒奖。文章的发表也为极限集邮者选片或制片大大提供了方便。《洛神赋图》邮票发行时,全国各地共有六个地方竞争邮票的首发原地,尤其以巩义、洛阳最为激烈。很多人根据《洛神赋》的原文中的出现的“芝田”一词进行推断,认为原地应在巩义芝田。但贾先生并不认同,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实地考证,从景山一直考证到偃师市的顾县镇曲家寨。并翻阅资料,多方请教,最后经多方论证,从三个方面否定了原地为芝田的错误,并最终认定邮票原地是在洛阳偃师市故县镇曲家寨,此后邮票首发仪式也在这里举行。曾有专家评论:在如此之多的文章中,你是最后一篇,但一锤定音。贾先生对全国邮展和世界邮展也很关心。2006年《中国集邮报》“中国投资咨询网杯——我与全国邮展征文”活动,他应征写了一篇《美国邮展框架值得借鉴》的文字,对他在美国探亲访问参观美国邮展情况作了介绍,后被《中国集邮报》评为佳作奖。谈到明年在洛阳举行的世界邮展,先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他觉得应从实际入手,多开办一些集邮学术研究活动,并请集邮名家来讲学,提高洛阳集邮文化和集邮氛围。</P>
> 【人物简介:贾宝源,男,1939年3月生,河南孟津人,副研究馆员。原为洛阳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体育馆美工。1984以来,先后设计封、片、戳等集邮品一百余种,其中有四种生肖封和纪念邮戳三十余种见诸于海内外报刊。他设计的邮品,注重从传统艺术中吸收营养,有丰富的内涵,讲究艺术美,受到集邮界好评。】</P>|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