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漫步澳门历史城区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4:36
标题: 漫步澳门历史城区


漫步澳门历史城区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的西南端,守护著内港的入口;港务局大楼位于妈阁庙左侧的妈阁斜巷,往前经妈阁街就到了郑家大屋所在的亚婆井前地;再往前经高楼街至风顺堂街,圣老楞佐教堂耸立在街的尽头。圣老楞佐教堂背后的风顺堂上街连著三巴仔横街,圣若瑟修院圣堂的大门就设在这里,而圣若瑟修院则与圣堂紧邻。三巴仔横街往右折上夜呣斜巷是岗顶前地,这里有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岗顶前地经东方斜巷向下走到新马路,旁边就是民政总署大楼;民政总署大楼对面的议事亭前地,左有三街会馆(关帝庙),右有仁慈堂大楼;由仁慈堂大楼经罗结地巷转左,澳门主教座堂(大堂)就在眼前;经过大堂,进入大堂巷,卢家大屋巍然地静立巷中;出了大堂巷就是板樟堂前地,左边是优雅的玫瑰堂,往前走,经卖草地街再转大三巴街,尽头处,正是著名的大三巴牌坊高高地耸立。大三巴牌坊右边是大炮台雄伟的身影,左边则是旧城墙遗址哪吒庙。大三巴往左拐出花王堂街,映入眼帘的,是圣安多尼教堂,不远处就是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双双紧贴地候在前地的右侧。而东望洋炮台、灯塔和圣母雪地殿圣堂屹立在澳门半岛的最高峰东望洋山的山巅上,悄悄地观看数百年来澳门的变迁。

(资料来源:http://www3.icm.gov.mo/gate/gb/w ... e.net/wh/indexC.asp

Macau-Heritage-Map.jpg (121.28 KB, 下载次数: 89)

Macau-Heritage-Map.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7:29
标题: 建筑物篇
媽閣廟(葡萄牙文:Templo de A-Má),原稱媽祖閣,是位於澳門半島西南方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現為澳門3大古剎中最古老者。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媽閣廟始建於1488年,時值明朝。當時媽閣廟門前已為澳門之海岸線,是當地及附近居住之漁民作業之上岸補給、歇息和祈福之處。廟宇背山面海,沿崖建築,古木參天,風光優美。整座廟宇包括大殿(又稱神山第一殿)、石殿(又稱正覺禪林)、弘仁殿、觀音閣等4座主要建築。石獅鎮門、飛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築。

經過廟門及花崗石牌坊,便是庭院,循著山麓的石階小徑,拾級而上,即可抵達建於巉岩巨石間、就石窟鑿成的弘仁殿。殿內四壁,雕刻著海魔神將,色彩斑斕,中央供奉天后。自弘仁殿至觀音閣,沿著山崖有不少石刻,或為名流政要詠題,或為騷人墨客遣興,楷草篆隸,諸體俱備。觀音閣位於廟之最高處,供奉觀音菩薩。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A%BD%E9%96%A3%E5%BB%9F

邮戳:2005-08-08 澳门(邮政日戳)

Macau_A-Ma-Temple.jpg (57.48 KB, 下载次数: 74)

Macau_A-Ma-Temple.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7:37
标题: 建筑物篇
港務局大樓(Quartel dos Mouros,舊稱嚤囉兵營或摩爾兵營;俗稱水師廠)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內媽閣山邊,現為政府部門之辦公大樓。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 0%E5%A4%A7%E6%A8%93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Macau_Moorish-Barracks.jpg (66.35 KB, 下载次数: 89)

Macau_Moorish-Barracks.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7:42
标题: 建筑物篇
鄭家大屋 (Casa da Cheang)(澳葡時期稱文華大屋(Casa do Mandarim)),為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與盧家大屋同屬嶺南風格民宅。鄭家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面對阿婆井前地。由於其建築融合中西特色,故現巳被列入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 6%E5%A4%A7%E5%B1%8B

片图待补充。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7:48
标题: 建筑物篇
聖老楞佐教堂(Igreja de São Lourenço),通稱風順堂,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位於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實際建築年份已不可測,但據史料記載,推算出教堂是1569年間左右由耶穌會會士創建的一座木製小教堂。而據教堂內一石刻上的碑文,第一次重修應在1618年,至於現時教堂的規模則是在1844年改建後而成的。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2&variant=zh-tw

邮戳:1984-05-18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s-Church.jpg (100.41 KB, 下载次数: 57)

s-Church.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9:09
标题: 建筑物篇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Seminário e Igreja de São José) ,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敎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2&variant=zh-tw

聖若瑟聖堂
遠東傳教士的另一搖籃—具巴羅克式風格的聖若瑟修院創辦日期不詳。有歷史記載的,是耶穌會士于一七二八年二月廿三日取得現址,當時人稱之為聖若瑟樓,與聖保祿學院一樣是培訓進入中國傳教修士的耶穌會修院。該修院自創辦以來,培訓了數百名天主教的神職人員,為在澳門以至中國內地繼續開展傳教事務作出了貢獻。
經過三十年耐心經營,院舍陸續落成,教堂於一七四六年建造動工,1758年落成,美侖美奐,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大三巴聖堂,因此中國人稱它為「三巴仔」。

Macau_St-Joseph-Church.jpg (68.07 KB, 下载次数: 52)

邮戳:1983-05-12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邮戳:1983-05-12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9:51
标题: 建筑物篇
伯多祿五世劇院(Teatro de Pedro V)(通稱為崗頂劇院;另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是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古老劇院,被認定為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2&variant=zh-tw

片图待补充。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9:52
标题: 建筑物篇
何東圖書館(Biblioteca Sir Robert Ho Tung),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崗頂前地的公共圖書館。何東圖書館為集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園林式圖書館,建築物於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歐陸風韻的建築樓高三層,前部有拱廊,是典型的花園式豪華住宅。該館藏其中有:劉承幹嘉業堂的明朝嘉靖年間的中國文史典籍藏書16種、天主教文獻、廣方言館書稿和《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等珍貴古籍。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8&variant=zh-tw

片图待补充。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9:55
标题: 建筑物篇
聖奧斯定堂(Igreja de São Agostinho;俗稱龍嵩廟、龍鬚廟、崗頂聖堂),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敎堂。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2&variant=zh-tw

片图待补充。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19:56
标题: 建筑物篇
民政總署大樓(Edifício do Leal Senado)位於澳門亞美打利比盧大馬路(新馬路)中段,曾為澳門議事公局(又稱議事公局、議事會)的辦公場所,現稱為民政總署大樓。2005年,大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歷史建築群之一。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3&variant=zh-tw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Macau_Leal-Senado-Building_01.jpg (89.38 KB, 下载次数: 65)

Macau_Leal-Senado-Building_01.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03
标题: 建筑物篇
三街會館(Pagode Sam Cai Vu Cun)(又名關帝廟),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議事亭前地旁邊的廟宇,為早期澳門華人商家的議事場所。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會館在明代末年已經出現,至清代粵海開關以後始定名為「三街會館」。「三街」指澳門最早的三條街道:營地大街、關前街和草堆街;「會館」則由三條街道的商行組成。三街會館初設時為商人議事的場所,澳門的商賈們在此聯絡感情、溝通商情,也是清政府發佈公告的重要場所。日子一久,三街會館成為澳門華人的議事場所;而後來的澳葡政府也以會館作為聯繫華人的唯一機關。

三街會館的建築巳無從考證,經數次大修而成為現今的面貌。會館開設之初,即設關帝像供奉。由於起初時議事場與廟宇合一,而後來三街會館功能消失,廟宇成為了會館的主要功能,故被人直呼其為「關帝廟」。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8&variant=zh-tw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macau_Sam-Kai-Vui-Kun-Temple.jpg (100.76 KB, 下载次数: 68)

macau_Sam-Kai-Vui-Kun-Temple.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10
标题: 建筑物篇
仁慈堂大樓(Santa Casa da Misericórdia) 是位於澳門特別行政區議事亭前地旁邊的磚石建築物,為澳門慈善機構仁慈堂的物業。2002年獲澳門政府授予仁愛功績勳章;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仁慈堂大樓的地下是澳門政府部門公證署的辦公室,二樓則為仁慈堂博物館。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3&variant=zh-tw

邮戳:1984-05-18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Macau_Holy-House-of-Mercy.jpg (85.92 KB, 下载次数: 62)

Macau_Holy-House-of-Mercy.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13
标题: 建筑物篇
聖母聖誕堂(Catedral Igreja da Sé),又名主教座堂;俗稱大堂,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主教座堂;主要供奉天主之母、聖若瑟、慈悲耶穌等。其建築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2&variant=zh-tw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Macau_Cathedral.jpg (84.21 KB, 下载次数: 68)

Macau_Cathedral.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23
标题: 建筑物篇
盧家大屋(Casa de Lou Kau)又稱金玉堂,位於大堂巷七號,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落成,是澳門二十世紀初商人盧華紹(盧九)住宅(其私家花園盧廉若公園為澳門名勝之一),現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現由文化局管理修復,部份已對外開放。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B&variant=zh-tw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Macau_Lou-Kau-Mansion.jpg (61.28 KB, 下载次数: 61)

Macau_Lou-Kau-Mansion.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28
标题: 建筑物篇
玫瑰堂(Igreja de São Domingos),正名為玫瑰聖母堂及聖多明我教堂,位於澳門的市中心,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variant=zh-tw

片图待补充。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31
标题: 建筑物篇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羅大教堂遺址(葡萄牙文: 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1],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2],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3]。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4]。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A&variant=zh-tw

Macau_St-Paul.jpg (71.86 KB, 下载次数: 89)

邮戳:1983-05-12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邮戳:1983-05-12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Macau_St-Paul_02.jpg (84.7 KB, 下载次数: 89)

邮戳:1999-12-20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邮戳:1999-12-20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39
标题: 建筑物篇
大三巴哪吒廟(葡萄牙文:Templo de Na Tcha, junto às Ruínas de S. Paulo)住於澳門大三巴牌坊右側,聖方濟各斜巷與茨林圍交界,為澳門現存兩座哪吒廟之一。大三巴哪吒廟常被視為澳門中西文化和恰相處之象徵,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其門前是另一文物舊城牆遺址。

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清光緒廿七年(1901年),政府也於1995年及2000年曾經維修此廟,即是清洗及修補廟頂、粉飾牆壁及裝飾物,更換部分朽壞木構件。建廟前,澳門瘟疫流行,死人無數,該區坊眾以本區並無神廟壓邪,乃與柿山坊眾商議,擬請柿山之哪吒神來大三巴,建廟奉祀,但遭反對,屢洽不果,於是自行建廟。

大三巴哪吒廟建築,長8.4米,寬4.51米,兩進式建築,中間無天井,是罕見於傳統中式廟宇。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F&variant=zh-tw

片图待补充。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41
标题: 建筑物篇
舊城牆遺址(Troço das Antigas Muralhas de Defesa)(簡稱舊城牆),是指大三巴和哪吒廟後的一道黃土牆,是澳門舊城城牆倖存的一部份。昔日舊城牆,為澳門軍事防衛的重要部分。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Macau_Old-City-Walls.jpg (68.65 KB, 下载次数: 63)

邮戳:2008-07-31 澳门 邮亭(首日最近邮局日戳)

邮戳:2008-07-31 澳门 邮亭(首日最近邮局日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45
标题: 建筑物篇
澳門的大炮台(Fortaleza do Monte)(又名聖保祿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為澳門之旅遊景點。

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原為軍事用途。現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而大炮台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台花園。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兩個景區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為澳門獨特的澳門八景之一部分。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Macau_Mount-Fortress.jpg (71.26 KB, 下载次数: 73)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49
标题: 建筑物篇
聖安多尼教堂(Igreja de São Antonio)位於白鴿巢前地南面,為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亦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2&variant=zh-tw

s-Church.jpg (56.5 KB, 下载次数: 48)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52
标题: 建筑物篇
東方基金會會址(Casa Garden),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

建於1770年代,是澳門富商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別墅。後來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作為該公司駐華商務監督、大班及英國駐中國高級官員的住所。1885年該房屋成為澳葡政府的財產。二十世紀60年代後曾改作賈梅士博物院。現為東方基金會澳門辦事處所在地。原有兩層,頂層為颱風所毀。

由於最早的屋主好養鴿子,故周圍稱「白鴿巢」,如白鴿巢公園、白鴿巢前地等。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片图待补充。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0:53
标题: 建筑物篇
舊基督教墳場(Cemitério Protestante )位於澳門西北部,聖安多尼教堂北面,東方基金會會址之右。安葬了如著名畫家錢納利、傳教士馬禮遜等人。墳場內有一羅馬風格小教堂,二戰後墳場轉交聖公會管理,教堂則以馬禮遜命名,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4&variant=zh-tw

片图缺。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1:20
标题: 建筑物篇
東望洋炮台(包括聖母雪地殿及燈塔)

東望洋炮台(Fortaleza da Guia)(又稱松山炮台、東望洋山炮台),是位於澳門半島最高的東望洋山上之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東望洋炮台是東望洋山上三大名勝古蹟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東望洋炮台除數座炮台堡壘外,還有由四組隧道組成的防空洞。東望洋炮台範圍包括兩個著名的旅遊景點:東望洋燈塔和聖母雪地殿教堂。在此可俯瞰澳門全景和珠江口的壯麗景色。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聖母雪地殿教堂 (葡文: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a Guia),是位於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小教堂。聖母雪地殿教堂位於東望洋炮台的東望洋燈塔旁邊,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在1992年,更被澳門的社團評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2&variant=zh-tw

東望洋燈塔(Farol da Guia,舊稱松山燈塔),是位於中國澳門東望洋山山頂上的燈塔。東望洋燈塔是東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東望洋山有三大名勝古蹟之一。在1992年,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4&variant=zh-tw

片图待补。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1:25
标题: 前地篇
媽閣廟前地(Largo do Pagode da Barra)是澳門半島南部風順堂區媽閣廟門前的廣場。因位置於媽閣廟前而得名,是各等地遊客訪澳門必到的旅遊景點之一。前地向海之方向有澳門海事博物館,附近有新發展出現的手信街。北端為媽閣斜巷,南端連接媽閣上街。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1:26
标题: 前地篇
亞婆井前地(葡萄牙文:Largo do Lilau),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由於亞婆井前地及周圍古舊建築,故被列爲澳門建築、歷史和文化文物區。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Macau_Lilau-Square.jpg (74.93 KB, 下载次数: 103)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邮戳:2008-07-3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1:31
标题: 前地篇
崗頂前地(葡萄牙文:Largo de Santo Agostinho),是澳門崗頂(古稱磨盤山)的一個廣場,座落於澳門半島南部風順堂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前地面積雖不大,但卻擁有豐富的人文與宗教景觀。其內的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何東圖書館、聖奧斯定教堂均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建築。另外,社會服務慈善團體澳門明愛以此地為會址。近年,崗頂前地舖上波浪形圖案的葡萄牙風格碎石和小食亭,更增添了廣場的歐陸氣色。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1:32
标题: 前地篇
議事亭前地(Largo do Senado)俗稱「噴水池」,是澳門的一個廣場,位居澳門半島中區,面積3,700平方米,是澳門四大廣場之一。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議事亭前地北連板樟堂前地,南臨新馬路,南闊北窄,呈狹長的三角形,為熱鬧的商業及文化活動區。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議事亭前地之  澳門郵政總局大樓

Macau_General-Post.jpg (61.19 KB, 下载次数: 72)

邮戳:1994-08-08 澳门 (邮政日戳)

邮戳:1994-08-08 澳门 (邮政日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1:48
标题: 前地篇
板樟堂前地,(Largo do São Domingos),位於澳門半島市中心的一個廣場,位置在玫瑰聖母堂(又稱板樟堂)前面。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1:49
标题: 前地篇
大堂前地(葡文Largo da Sé;俗稱大廟頂),是聖母聖誕堂(俗稱大堂)前的廣場,位於澳門南灣一小山崗上。可由大堂街通新馬路並與龍嵩街相連,大堂斜巷通南灣大馬路,主敎巷和大堂巷通板樟堂街,板樟堂巷通議事亭前地。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2:18
标题: 前地篇
耶穌會紀念廣場(Largo da Companhia de Jesus)位於澳門大三巴牌坊前之廣場,連接大三巴街、大三巴巷、大三巴斜巷、大三巴右街。正如其名,此廣場為紀念到澳門建立了聖保祿學院的耶穌會會士。現在,廣場成了旅客參觀、澳門旅遊盛事、慶典,及外影拍攝場地之一。 耶穌會紀念廣場是由一組寬大的梯級,及鄰近四通八達的斜坡街道構成,其主題中心點是大三巴牌坊,北面設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其東面是柿山,山上設有澳門大炮台及澳門博物館。[1] 廣場的西北面是大三巴哪吒廟。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4&variant=zh-tw

从广场望大三巴牌坊

Macau_St-Paul_03.jpg (73.38 KB, 下载次数: 79)

邮戳:2004-10-0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邮戳:2004-10-01 澳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1 22:25
标题: 前地篇
白鴿巢前地(葡萄牙文:Praça de Luís de Camões)是澳門聖安多尼堂區的廣場,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舊城區的北端。2005年開始,隨澳門歷史城區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為入選的8個古老廣場之一。

此處的葡文名字意為賈梅士前地,源自於白鴿巢公園內的賈梅士洞,以表揚葡萄牙詩人賈梅士的愛國之情及其成就。

(资料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0&variant=zh-tw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