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从《外国极限片考证案例》一文引出的话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容乐    时间: 2009-3-3 21:15
标题: 从《外国极限片考证案例》一文引出的话题
本帖最后由 容乐 于 2009-3-4 00:45 编辑

从《外国极限片考证案例》一文引出的话题








      今天下午,一位极限专家给我发来短信,要我看上海集邮的一篇极限邮文《外国极限片考证案例》并要我给与评价。或许是文章题目“考证案例”太吸引我,也或许是继台湾朱志平前辈的《意大利极限片邮商问题之探析》发表后,好久没见诸如此类话题文章的缘故,急忙安排司机前往周治华家借回当期出版的《上海集邮》拜读。

    阅后,评价是:好!非常好!确实是一篇值得一读的研究性文章。该文作者用五个例子对外国早期极限片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他对国外极限片研究有着很深的功底,佩服!更使我受益匪浅的是,文中对“阿尔及利亚海军军部建筑”极限片是何建筑的研究,我的邮集也使用了这片,我也可以更加完善邮集中关于这张极限片的注释。此时,又有邮友发短信要我阅读,并问我作者“风云”是谁?哈哈,我当然知道,从文中的研究深度和展示的那些早期片,我已经知道作者是哪位高手了,但我还是没有把答案回复给对方。

    话题就从这里开始了。这么好的文章,我认为作者完全没有必要用笔名阿,这些是您的研究成果,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是我写的。内容对,大家学习,不妥,大家探讨,不是很好吗?!当然用不用笔名,只是各自习惯而已。不过我觉得研究性的文章尽量使用实名比较好。除非你经常有文章出现在报刊上,大家熟悉了你的笔名,或者一期刊上有多篇你的文章,那使用一下也无妨。如曹风增先生,经常用“青山”为笔名出现在国内的集邮报刊杂志上,大家对这个笔名很熟了,甚至圈内人都知道他是曹风增,不过,据我观察,他的重要文章和个人学术研究很深的文章,都会署上了实名。

    最令人低看的是那些写指责和批评性文章的人,作者往往会临时起上个笔名,这个笔名有时就用一次,打击一下他人的观点和不足之处(当然有的是善意的,有的就别有用心)。我认为这根本没必要,完全可以用实名,没必要胆颤心寒的用笔名,怕啥,怕就别写,写了就别怕。这些人的做法国人就叫“背后捅一刀”。譬如08年12月23日《中国集邮报》刊登了署名“申然”的文章《谈谈建筑类极限邮集的命题》,全部文章1300字,几乎没有对建筑类的命题这个很深奥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而是一半文字指责和批判我的《石质建筑》,也没有拿出他的好建议出来。暂且不说他的批评意见对错(文中内容有的自相矛盾),这位作者应该做个正直的人,签上你的大名,把题目改得恰当点《质疑….》更恰当,理直气壮地给《石质建筑》提出意见,并且拿出你认为比较好的观点以便我改进,那多好,这才叫有水平的人(我不认为是“申然”一个人的杰作,这个戏有导演、有演员、有营销策划,CPI只是首发式)。不巧的是,13天后《中国集邮报》,又以最快的速度刊登了《“石质建筑”,并无不妥》一文,用很专业的论据指责了“申然”的观点是错误的,连最基本的小学生都懂的语文词组结构都没学好,该文的作者就用了实名:邓树墉(苏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他的学术文章都用实名,邓君的观点是:身正不怕影子歪,学术讨论用实名,错和对本人负责。

    值得一提是集邮家李宏,在济南时对我的邮集当面提出不足,并指导如何改进;极限指导小组组长李坚,对我的早期一框《石构件》提出意见,发来了2000字的邮件,一半是非常批评,一半是提出他的建议,这个邮件我至今还保存。也正是这些善意的批评和专业的指导,鼓励我组出了一部五框极限邮集,并频频出现在国内各类邮展。

     最可笑和无聊的事还有,《中国集邮报》刊登了那个“申然”的文章后,还有些印刷品上为了凑版面,居然再登上去,登完后,还特意给我解释,并且高诉我这个文章是谁发来的,真的有意思,太无聊了。惟恐天下不乱,这就是极限人做的事情。不过类似无聊的事估计还会发生,无聊的刊物凑凑版面,这类文章还可以再登,我把它贴出来,所有的刊物如果文章不够,愿意用过时的文章,大家一起登,把字放大一号更好。我建议把邓树墉的文章也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美其名约“学术争鸣”,邓树墉的文章我也贴出来,用吧,邓会长不会有意见的。

    讲到这里,我想涉及一个本网的话题。有幸,网站“重用”我担任四个板块的超级版主,特别是“交流板块”由我和几个同好负责,有几人特别喜欢把转让的物品不标价格,写上“短信联系”,我想上网交流没有必要偷偷摸摸报价格,卖得贵点便宜点,一个爱打一个爱挨,公开市价又何妨。好的片当然贵,1005欧元一张的极限片,甚至更高的都在透明成交,这有啥的,所以希望在本网销售的极限片公开报价,阳光交易。

    为事光明磊落可以说服人,为人谦逊正直可以感动人。


                                                                 郑  炜







作者: 金陵邮坛    时间: 2009-3-3 21:23
我的还没到,到了一定仔细看看,虽然不一定能全看懂
作者: 金陵邮坛    时间: 2009-3-3 21:25
老板:你家上海集邮也没订,哈
作者: 吴宪    时间: 2009-3-3 21:30
评价极限问题,应该实事求是!!!!!
作者: 娱片汤    时间: 2009-3-3 21:41
郑友:图一是什么灯塔?扫描图看不清。图二我查过译文,应该是:西迪、阿布德拉赫曼清真寺
作者: 容乐    时间: 2009-3-3 21:45
郑友:图一是什么灯塔?扫描图看不清。图二我查过译文,应该是:西迪、阿布德拉赫曼清真寺
娱片汤 发表于 2009-3-3 21:41



Admiralty basin-Khiereddine pier & the Penon lighthouse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3 21:46
为事光明磊落可以说服人,为人谦逊正直可以感动人。


深有同感,呵呵~
作者: 娱片汤    时间: 2009-3-3 21:48
Admiralty basin-Khiereddine pier & the Penon lighthouse
容乐 发表于 2009-3-3 21:45

要中文的,谢谢!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9-3-3 21:59
光明磊落做人,谦逊正直做事!同意郑会长的观点!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说事情。
极限集邮人要多一点独立思考,少一点人云亦云。
作者: huangcong    时间: 2009-3-3 22:03
这文绝对要顶,外片译名经常出现偏差,深有感触!
作者: mis205    时间: 2009-3-3 22:18
"申然"不是上海人,呵呵!
作者: unfans    时间: 2009-3-3 22:55
呵呵~~~淡定淡定

集邮研究是不断发展的,对极限的认识,对集邮规则的理解,对邮集制作选取哪种形式甚至于一些技巧都是不断探索与认识而得来的.
其实集邮知识的讨论是很好的,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能扩宽我们的视野,加深我们的集邮研究,同时还能提醒我们以前忽视的一些东西~

对于极限,我们对早期片的认识\对外片的认识\对国片的认识,经过这么多年\经过多次的探讨与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但是我们走过弯路,有过失误.这很正常,只要是从探索求真的角度出发,我们就能获取真正的知识!对于极限片,我一贯支持查目录,看发行目的,查地点,了解当时的邮政历史.对于具体事或物的看法,讨论的确能够提高我们的知识.     
通过人家的指正,我也看到自己学识不够的地方(刚才本来想去搜索出当初那帖子,可惜,没找到):记得那是陈进权先生的一篇文章,指出我01年邮集里的一个问题.虽然已经过去好多年了,我看见后,马上翻自己邮集的中文版和英文版的说明,查资料,发现自己的中文说明确有疏漏,而后来的英文版本有了弥补.对陈先生的敬佩油然而生!由于与陈先生不认识,通过其他邮友要到陈先生电话,给他去电话表示感谢,也写了一段文字谈了自己的认识,请陈先生指教. 我感觉,这样的探讨很难得,自己对这样的学习是终身难忘的!

哎,LZ你就比我郁闷了,连想感谢谁都不知道~~~

呵呵~~~好长时间没在网上码这么多的字了,写了这么多,还是2个字:淡定~
LZ今天经历的,好像昨天我也经历过,有过"鲜花\掌声",也有过"鸡蛋\版砖"~~~不过,过程归过程,人家怎么评价是人家的事,好的,我们学习,不足的,我们改进,干好自己的才是真的~~~累了,出门看看风景,深吸一口初春的气息,感受生活的乐趣,那才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作者: unfans    时间: 2009-3-3 22:58
发张图片清澈见底而又深邃的木格错

DSCN5144a.jpg (82.63 KB, 下载次数: 49)

DSCN5144a.jpg

作者: 四眼天鸡    时间: 2009-3-3 23:35
反复品味此美文,怎么总感觉有自吹自擂的成份且根深蒂固,就外片的个别论断也过于牵强了!

谦虚做人,切勿吹捧人生.
作者: 陈明宇    时间: 2009-3-4 09:12
光明磊落做人,谦逊正直做事!同意郑会长的观点!
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说事情。
极限集邮人要多一点独立思考,少一点人云亦云。
徐正炎 发表于 2009-3-3 21:59



严重支持!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9-3-4 09:15
本帖最后由 徐正炎 于 2009-3-4 09:17 编辑

既然你、我有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网络提供了大家交流的“平台”。偶意还是相互坦诚交流,阐明自己(实名)的观点、说出自己(实名)的想法,用不着“跟”着后面遮遮淹淹、人云亦云。完全可以“自信”地一起相互学习、坦诚地说出自己(实名)的理由与想法,只有不断地发现、改进不足,才能继续进步。制作极限片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俗话说“文如其人”,呵~~)。
作者: spaceship    时间: 2009-3-4 10:34
呵呵~~~淡定淡定

集邮研究是不断发展的,对极限的认识,对集邮规则的理解,对邮集制作选取哪种形式甚至于一些技巧都是不断探索与认识而得来的.
其实集邮知识的讨论是很好的,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能扩宽我们 ...
unfans 发表于 2009-3-3 22:55

我个人认为,极限集邮也要象邮政史和传统集邮那样,要十分注重对票、片、戳的考评和研究,这样才会有深度和力度,不能浮燥!没有深入的对票、片尤其是邮戳的研究,是无法深入了解“极限”之深奥之神秘之诱惑之魅力的!
作者: 余承豫    时间: 2009-3-5 16:55
支持实名。支持极限片标价销售。
作者: 热爱极限    时间: 2009-3-5 17:32
好贴子呀,支持郑兄实名制的观点,集邮探讨需要正常有平常心的争鸣
作者: 四眼天鸡    时间: 2009-3-7 08:39
“‘风云’是谁?”?   

本不想知是谁,仅关注能从文中领悟与学习到什么,或者说能否让我对某项集邮有深层次的认识,更有甚者会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犹如如来点化之感。当然凡文也并不求善美,文章本难免角度不同表述各异,但只要以求是心态所言必也能让人有所获。而文章空泛所言,言词仿佛,言未达意,眼明者就知自我吹捧之词,不觉可悲吗?还提倡所谓的实名,那不是对着镜子说话吗? 难不成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文如其人,终笔之余还不忘自我美言之” 光明磊落”与” 谦逊正直”。大战之前如此浮燥,不免让人只觉牛是吹出来的。

其实大家细品此文就心知肚明,也都不敢真言,还热烈捧场,成圈搞派,难道这就是极限集邮所谓的和谐?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9-3-7 15:17
叹~~还是“虚”言一片啊~~
和谐的氛围是通过大家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才能产生,而非仅有口号,没有行动。
作者: 容乐    时间: 2009-3-7 22:00
本帖最后由 容乐 于 2009-3-7 22:07 编辑

“四眼天鸡”是谁?

      也不想知道是谁?只不过又是一个不敢留实名的人。

    “文如其人,终笔之余还不忘自我美言之‘光明磊落’与‘谦逊正直’。” 这只是一个句警句,文章结尾用一句,大家共勉,有啥问题?“四眼天鸡”非要把“自我美言”扣在我身上,扣吧,没事,乐于接受。可悲的是躲在后面,指手划脚,指责那些与我发帖内容产生共鸣、支持实名评论的邮友。 当然网站上有些这种人也好,免得一种声音会被误为不好的“和谐”,就像学术讨论,有点争鸣也好。

   “大战之前如此浮燥,不免让人只觉牛是吹出来的。”
   “还热烈捧场,成圈搞派,难道这就是极限集邮所谓的和谐?”
     我不知道“大战”指的是啥?如果您把洛阳世界邮展、韩国国际邮展视同“大战”的话,您真是个“战斗性”人物。邮展是大家交流的地方,观展者在那里学习、会友,参展者在组集参展过程中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可谓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集邮是一种消遣,这里也是大家进来放松放松的地方,不希望战斗性人物在这里发挥您的“才智”,把邮展看作“大战”也只是您的认为。

     您所说的“大战”“和谐”,我可以给您和大家知道一些事情。这次世界邮展和韩国邮展,中国极限邮集参展作者背后的情况,让您知道“和谐”是啥样。有的类别作者相互竞争,互相对各自邮品、邮集和知识采取保密甚至于诋毁对方的方法,而极限集邮却是例外。几位作者一起讨论,一起研究,共同提高,真正是个和谐的大家庭。有问题请教李宏,李宏半夜回家还在帮助查找资料;孙丰俊把自己邮集里的珍贵素材发来供学习,甚至同意把片支持首发参展的作者;夏育磊每天都在帮我们查资料、补漏洞……;何守江更是,我和他的邮集放在一起探讨如何调整邮集结构,一张片一张片的研究是否可用,甚至把多张几千元/枚的极限片赠与我,加入我的邮集,替换邮集中不合适的极限片。下面这张照片是前几天在上海守江家里他爱人拍的,那天我们研究到半夜12点,过几天他还会来苏州,继续我们交流探讨。您说这是否是和谐?出乎您的意料吧,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极限集邮的和谐,您的匿名发言和伎俩影响不了和谐的中国极限集邮的健康进步!!

     网站的风气需要大家一起维护,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希望您多发些极限集邮研究性的帖子,大家会很欢迎您,少说些不合适的话语,特别是诬蔑人的话语,希望到此为止。网站有专门管理员,他不希望再看见不太合适的发言。
  
    (鉴于您2次发帖,给您点面子,回复您这一次,希望结束您的发言“计划”,我不喜欢与您“交手”,因为您在中国极限界“声音”太小。 OK?!  )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郑  炜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09-3-7 22:25
和谐是靠大家来维护的,而不是发一些含沙射影的贴子讥讽出来的。希望大家多发些极限集邮研究性的帖子,少些不合适的话语,不要动辙就“不敢真言,成圈搞派”,希望到此为止。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09-3-8 10:45

楼主,不好意思喔,将22楼的照片“调”了一下。
让大家认识二位极限“大家”,正在为极限集邮努力着~~
作者: 浦燕    时间: 2009-3-8 17:30
确实应该用实名,要不然使人恍惚,象下坡放空挡。
作者: 研邮堂主    时间: 2009-3-8 20:51
深入研究可佩,坦诚相待可敬,"背后捅刀"可耻!
作者: djm    时间: 2009-3-8 21:49
支持实名。支持极限片标价销售。
余承豫 发表于 2009-3-5 16:55

支持支持支持
作者: 黄山松    时间: 2009-3-8 21:52
极限只是个"玩",是我(们)业余生活的点缀,不是赖于生存的事业! 既然是"玩",就会有各式各样的"玩"法,没有绝对地"对"与"错".开心就好!
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一句话:和为贵!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3-9 15:01
本来写文章有个笔名什么的是作者自己的自由,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十分鄙视那些临时找个马甲,写些阴阳怪气的文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自以为他人不知道的家伙.
记得2005年才回重庆时,会刊上就有人写这样的文章,虽然没有写明针对是谁,但是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当时我还写了一封信给山西的编辑部.
后来几年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以为应该"和谐"了,没有想到现在又有鬼出来闹了.............

作者: nan    时间: 2009-3-9 21:21
声明一下,该篇文章中名古屋天守阁的极限片(图5那张)现在在我手里,文章却不是我写的,我不写文章好多年。

就这张名古屋天守阁的片,虽然票片图相符,戳却是不相符的,按今日的观点是不符合极限片要求的,兵库和名古屋是2个地方,除了算是早期实寄过以外,恐怕在高水平的邮展中是万万不能使用的。
作者: 余承豫    时间: 2009-3-9 21:34
本帖最后由 余承豫 于 2009-3-9 21:53 编辑

听说这次洛阳世界邮展台湾有三部极限集邮参展。而在中国洛阳自已家门口举办的这么大的邮展中国大陆也只有三部极限集邮参展。多么可怜多么悲哀啊。为什么我们玩极限的不去多宣传极限发展极限。为争取多有几部极限集邮参展而呼吁啊。而在指责他人。真让人伤心。有什么玩头。
作者: 容乐    时间: 2009-3-9 23:20


各位邮友:

       此帖短短几天点击量过千,话题也越说越远,就此为止吧。让我们共同努力使中国极限集邮继续健康的发展!我也更希望大家多多在网站和其它媒体多多发表极限研究性文章,提高极限集邮在中国集邮界的地位,使中国极限集邮早日以大国、强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极限集邮之林。               

      同时建议网站管理员停止此帖的跟贴,谢谢!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