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极限片的经济价值如何判定? [打印本页]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0 16:24
标题: 极限片的经济价值如何判定?
先提出两个问题:
1、极限片的珍罕度是否和其经济价值成绝对正比关系?
2、极限片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直观体现还是隐含价值?
   注:直观体现是指邮票和明信片的市场价值。

有人总是说中国的极限片上不了世界邮展,是因为珍罕度不够。那老外是如何判定珍罕度的?
比如,梅兰芳型张的极限片的珍罕度应该是什麽样?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09-5-20 17:47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09-5-20 19:41 编辑

据闻,由浙江张国良送展的一框类极限展品《梅兰芳舞台艺术》(2006年太原全国邮展一等奖)在本月14日开幕的“香港2009第23届亚洲邮展"上获得银奖证书(77)。
据说此邮集中有多张梅兰芳小型张极限片。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0 17:57
《梅兰芳舞台艺术》,从邮集的题目看,这部邮集其经济价值应该不低。但是由于素材有限,编排处理不会很好。获银奖应该是依靠邮票的直观经济价值。
本人所见有限,如果这部邮集只是用《梅兰芳》那套票和型张制作,这也算是给国片打气了。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5-21 07:58
我觉得珍罕度和价值应该成正比.
这里的珍罕度指的是票片戳三者综合的珍罕度,而非单一的某个因素的珍罕度.
作者: 徐跃中    时间: 2009-5-21 08:36
这是一个说不清的话题。
作者: 易水寒    时间: 2009-5-21 11:07
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地看
经济价值谁说了也不算,只有市场说了算,成交价就体现了经济价值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1 14:29
我想说的不单是纯粹的值多少钱。而是中国的极限片能否因为邮票或是明信片的国际公认价值而在国际领域有一个合理的地位。
作者: 郑炜    时间: 2009-5-21 15:44
中国极限片是世界极限大家庭中的一员。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09-5-22 09:23
珍罕度与经济价值不一定成正比.
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2 12:07
评审员对珍罕度的评判标准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
作者: 张鉴    时间: 2009-5-22 13:14
极限片的珍罕性,是看明信片,邮戳,还有邮票3者结合的珍罕来决定的。例如:“天坛”片是清朝的,邮票是97年,邮戳是97年首日。这珍罕吗?不是,只能说明信片是珍罕的,如果片,票,戳都是清朝时期的,那是绝对的珍罕,市场价值也很高。

极限片的市场价值,要看极限片的和谐程度,还有其珍罕度。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东西就不稀奇了。由于极限片本身就是人为制作出来的,所以它的制作也会越来越严格。现代极限片应注重其最大的和谐,邮票上的信息应有主次之分,但不宜过多,否则就有点钻牛角夹了?(例如“改革开放30年”)
作者: 张鉴    时间: 2009-5-22 13:20
评审员对珍罕度的评判标准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
lwj 发表于 2009-5-22 12:07



首先是极限片最基本的,票,片,戳,3者必须是同一个时期。其次制作邮集时,应注明你的极限片的存世情况(针对早期片而言)例如“存世一枚”等让评审一目了然,也提高自己的邮识水平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3 15:09
张鉴友说的是泛指。
我们说的是中国的极限片,而确实是真实自做出来的。
例如梅兰芳销纪念馆的戳。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5-23 19:52
首先是极限片最基本的,票,片,戳,3者必须是同一个时期。其次制作邮集时,应注明你的极限片的存世情况(针对早期片而言)例如“存世一枚”等让评审一目了然,也提高自己的邮识水平
张鉴 发表于 2009-5-22 13:20

个人觉得,注明类似"存世一枚"等这样的语言在邮展中可能适得其反.
会让评审员觉得你是觉得他的知识面不够,从而引起评审员的反感.
在专题集邮中,以前提倡将珍贵的素材用不同的边框(如红色)标出,也引起过争议.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5-23 19:55
张鉴友说的是泛指。
我们说的是中国的极限片,而确实是真实自做出来的。
例如梅兰芳销纪念馆的戳。
lwj 发表于 2009-5-23 15:09

极限片是票片戳三者的结合,按理说应该平均三者的价值来进行整体衡量.但是由于邮戳是制作过程中最后的一个环节,所以往往价值更多的情况下是看邮戳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又更多的偏重于时间上.
所以,我觉得刘友所说的这种情况,盖中期邮戳肯定比盖近期的邮戳价值高,也更容易得到广泛的认可.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3 22:39
如我在1楼所说,邮票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基本可以说,世界各国的每种邮票在国际上都有一个大致的“珍罕度”标准。不同年代明信片的本身价值,在国际上基本也有一个定位。这两项基本可以说是直观的。邮戳是附加的价值。
比如有一枚70年代制作价值20欧元的欧洲片和一枚邮票值10欧元,明信片值10欧元近期制作的中国片,这样两枚片相比,在评审员眼里是否会珍罕度是否会相当?如果不想当,又会差多少?
作者: 张鉴    时间: 2009-5-25 21:05
个人觉得,注明类似"存世一枚"等这样的语言在邮展中可能适得其反.
会让评审员觉得你是觉得他的知识面不够,从而引起评审员的反感.
在专题集邮中,以前提倡将珍贵的素材用不同的边框(如红色)标出,也引起过争议.
rocky 发表于 2009-5-23 19:52

石磊友,这次世界邮展中,有一部外国极限邮集《极限集邮的历史》拿了大金奖,他在邮集注释中注明了“存世一枚”字样,这说明作者对早期极限片研究到了一定的境界,我想每个评审员会以一个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部邮集的,而不会对“存世一枚”这样的字眼有任何反感,反而提高邮集的档次。
     时代是在进步,任何新的事物诞生,都会有一定的争议,只要是合理,就会被接受的。
作者: 张鉴    时间: 2009-5-25 21:22
张鉴友说的是泛指。
我们说的是中国的极限片,而确实是真实自做出来的。
例如梅兰芳销纪念馆的戳。
lwj 发表于 2009-5-23 15:09

如果我有盖北京首日纪念戳的梅兰芳小型张极限片,请问是盖梅兰芳纪念馆的戳珍罕,还是北京首日纪念戳的珍罕;我想大家答案都知道了。极限片的经济价值最重要的还是邮戳,时间越接近首日越珍罕(只针对早期极限片而言),现在的极限片,很多出于销售盈利为目的而制作极限片,清朝民国片盖现在的戳,说是珍罕,只能说他的片比现在的片珍罕而已。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6 23:52
张友,我所请教的对比,是指  外片的直观价值加隐含价值  与  国片仅直观价值  与之相同情况下的比较。而不是比较谁的戳早。
如果,我们的极限发展早30年,我还提这些问题干嘛。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7 00:05
看看这些年大大小小的邮展,大展围着外片转,小展围着近30年的票制作的片转。
其实,中国的早期票中有很多优秀的素材,可以发掘编集。只可惜中国的极限发展太晚,很多东西需要补制。
可是,补制的片还没有票有价值,不但赔钱,还要被一些人批评。可悲!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7 00:14
想起,近期,曹风增老师关于  极限片  定义   和   规则  的论述。
            李宏老师关于  看世界邮展,不是去从不重要的地方挑刺,而是去学习编组邮集技巧。
   两段诲导。
幡然醒悟,补制片也是和谐极限片佳作。
          编出好邮集才是极限集邮者最大的成功。
作者: nan    时间: 2009-5-28 08:13
编出好邮集才是极限集邮者最大的成功。

我的看法是:能自制极限片就是成功了,不论制出片的好坏;能编组出邮集就已经成功了,不论邮集水平的高低。
作者: rocky    时间: 2009-5-28 10:22
石磊友,这次世界邮展中,有一部外国极限邮集《极限集邮的历史》拿了大金奖,他在邮集注释中注明了“存世一枚”字样,这说明作者对早期极限片研究到了一定的境界,我想每个评审员会以一个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部邮集 ...
张鉴 发表于 2009-5-25 21:05

张友,就这个问题,我曾经请教过不少的评审员,我们2种看法的都有.而且这种做法也算不上是新事务,很早就有这样的做法,只是引起过争议而已.
呵呵,我们这个讨论跑题了,有空单开一个帖子.
我觉得2种做法都可以,其实关键是看评审员............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5-28 18:27
老的极限片的经济价值由市场决定!
近期的极限片的经济价值由极限片的制作成本构成!

极限片的珍罕度与经济价值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换句话说,珍罕度高的极限片未必经济价值就高!
作者: lwj    时间: 2009-5-28 19:18
老的极限片的经济价值由市场决定!
近期的极限片的经济价值由极限片的制作成本构成!

极限片的珍罕度与经济价值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换句话说,珍罕度高的极限片未必经济价值就高!
jiukou 发表于 2009-5-28 18:27




那麽高经济价值的的片,在评审员眼里会获得好评(影响)吗?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5-28 19:31
那麽高经济价值的的片,在评审员眼里会获得好评(影响)吗?
lwj 发表于 2009-5-28 19:18


当然,经济价值高的极限片作为素材使用,评审员是心里有数的!
作者: 姜臻    时间: 2009-5-28 21:47
“存世量仅一枚”-------是说用该邮票制作的极限片仅一枚?还是用该明信片作为载体制作的该邮票的极限片仅一枚?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9-5-28 23:13
价值和价格是两个概念。
极限片的制作成本(包括制片所需的一切经济费用,甚至时间成本)构成极限片本身的价值,市场需求则决定价格的高低。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大多数情况都是价格高于价值。但也有价格背离价值的情况。
作者: 张鉴    时间: 2009-5-29 19:24
张友,我所请教的对比,是指  外片的直观价值加隐含价值  与  国片仅直观价值  与之相同情况下的比较。而不是比较谁的戳早。
如果,我们的极限发展早30年,我还提这些问题干嘛。
lwj 发表于 2009-5-26 23:52

那很简单了,需要就是价值。一枚好的极限片,显示出它的美丽了,让我们这些极限爱好者陶醉其中,就显示出它的经济价值了
作者: 张鉴    时间: 2009-5-29 19:26
“存世量仅一枚”-------是说用该邮票制作的极限片仅一枚?还是用该明信片作为载体制作的该邮票的极限片仅一枚?
姜臻 发表于 2009-5-28 21:47

用该邮票制作的极限片仅一枚(指早期片)
作者: lwj    时间: 2009-5-30 19:12
存世量仅一枚。确切的说,应该是不可再生。这个和该片的社会及国家的历史有关。
要么就说成在***年制作的仅一枚。
比如,王泰来先生早期制作的金鱼。我也有同一样的票片组合。只是戳不一样。所以不能简单的说“仅一枚”。
作者: czyqf001    时间: 2009-5-30 20:40
“存世仅一枚”,此话到底如何理解?是指票?片?戳?还是三者的组合?
若是三者的组合,那么有二枚极限片,票、片相同,而戳不同,是不是就可以认为是二枚不同的极限片?
若认为是不同的极限片,那存世仅一枚的就不要太多了。
个人认为极限片讲究的是票、片、戳三者的结合,而且绝大多数是人为制作的,故此,“仅此一枚”之说还是慎重一些为好。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5-30 21:14
“存世仅一枚”,显然是指用该票制作的极限片“仅此一枚”,没有第二枚!
作者: lwj    时间: 2009-6-3 17:06
“存世仅一枚”,显然是指用该票制作的极限片“仅此一枚”,没有第二枚!
jiukou 发表于 2009-5-30 21:14


对。应该是针对邮票而言。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