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百年国图》首发式现场(临戳)的制作见证 !(非诚勿扰) [打印本页]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9 18:47
标题: 《百年国图》首发式现场(临戳)的制作见证 !(非诚勿扰)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1 13:28 编辑

09、9、9上午9时《国家图书馆》邮票首发式在北京图书馆新馆南门口举行,现场启用了“国家图书馆”临时邮戳,本人于首发前日得到消息并通过慎重考虑在首发现场临时邮局不失时机制作了极限片。具体理由及制作成品相信广大有邮识的邮人是能领会的,在此也希望多加评价。
   1、我想大多数邮友都参加过邮票首发仪式,现场有亭子或广场上摆放一排桌子,为邮人加盖邮戳等服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久前的成都《黄龙》首发式有临戳(有报道);06年大同车站广场《云冈石窟》首发式我在现场有临戳;07年保定直隶府门前《清西陵》首发式我在现场有临戳。实际这些临时邮戳存放使用地点与具体有的相差几十里甚至几百里地,难道我们在邮票首发式现场用临时邮戳制作的极限片,就不是大师们说的“极限片”?令人啼笑皆非的无知逻辑!
  2、这里值得重点提示:首发式现场的临时邮局,临时邮戳使用,是不应同于常规固定邮局定论!
  3、从极限集邮规则要点,我就不想多讲了,难免“王婆卖瓜之嫌”,邮友可以参考08、12、26《中国集邮报》郑炜先生文章《解析fip极限集邮讲座  理解沃尔夫授课要点》
中英文对照(蒋海滨先生翻译)
文章通俗易懂,邮友不妨读一读,会有启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2408&extra=page%3D1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9 19:01


作者: 娱片汤    时间: 2009-9-9 19:16
漂亮!
作者: 胡锡林    时间: 2009-9-9 19:18
非常漂亮!
作者: lzxdjwy    时间: 2009-9-9 19:31
都是好片哪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9 19:36
都是好片哪
lzxdjwy 发表于 2009-9-9 19:31


作者: 幸福    时间: 2009-9-9 19:41
非常漂亮,非常难得的老片!!
作者: 谭为民    时间: 2009-9-9 19:53
片好,戳好,制得也好。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9-9-9 20:06
好片!
作者: 石库门    时间: 2009-9-9 20:08
殷友:图书馆除民国片外可有其他票前片存世?
作者: 李忠    时间: 2009-9-9 20:21
老片当家啊!
作者: 海珠石    时间: 2009-9-9 20:22
好片!
古月 发表于 2009-9-9 20:06

作者: 陈水金    时间: 2009-9-9 20:28
邮戳上有四条“9”,真好!
作者: xiezh    时间: 2009-9-9 20:32
好片,戳也很清楚。
6楼的片应该是满洲国珍宝套片中的一枚吧,不知道片中的这套和票中的这套是不是一套,四库全书可能有6套。为什么要销魏公村的戳?
作者: 星城之光    时间: 2009-9-9 20:41
不错,好片
作者: 康强胜    时间: 2009-9-9 21:11
够快,做的真不错!
作者: liangjd    时间: 2009-9-9 21:33
片好,戳好,制得也好。
谭为民 发表于 2009-9-9 19:53
         不错。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9-9 21:44
够快,做的真不错!
康强胜 发表于 2009-9-9 21:11

作者: kmzfasun    时间: 2009-9-9 22:10

酷呆了。
作者: 姜臻    时间: 2009-9-9 22:13
非常漂亮!
作者: 巴山    时间: 2009-9-9 22:40
做的真不错!
作者: lzxdjwy    时间: 2009-9-9 23:17
本帖最后由 lzxdjwy 于 2009-9-9 23:19 编辑
好片,戳也很清楚。
6楼的片应该是满洲国珍宝套片中的一枚吧,不知道片中的这套和票中的这套是不是一套,四库全书可能有6套。为什么要销魏公村的戳?
xiezh 发表于 2009-9-9 20:32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近些年对这部书是否要归还沈阳,甘肃、辽宁两省一直未能达成一致。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由此可见只有避暑山庄文津阁才到过当时的满州,也才有上伪满州明信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票上版本即是片上版本,不知对否?
此书现存于国图新馆,邮政区属魏公村,对吗
作者: 冯军    时间: 2009-9-10 08:53
真好。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0 09:13
殷友:图书馆除民国片外可有其他票前片存世?
石库门 发表于 2009-9-9 20:08

呵呵老沈~~本人孤陋寡闻~~除了民国片还有专印片吧~~
作者: haiyong    时间: 2009-9-10 09:48
制作漂亮!!!
作者: 郑炜    时间: 2009-9-10 11:52
不错!
作者: 一叶小舟    时间: 2009-9-10 11:58
漂亮,和谐。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9-9-10 11:58
欣赏!
临时邮戳不错
作者: 周佩中    时间: 2009-9-10 15:28
北京国家图书馆临戳局名与真实使用地相符,这没得说。但是有的临戳使用地并非局名地,邮政日戳异地使用,难道不值以质疑吗?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9-9-10 18:30


喜欢这枚片片!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9-9-10 18:37
我想同殷老师讨论一下:
我也没有到过北京,但上网查了一下,得知两馆相距很远,也就是说,这两个馆,如果没有临时邮戳的启用,我相信殷老师肯定会跑两个邮局盖戳制片。
再回到正题上来,从临时邮戳的戳面文字上来看,与邮票主题和谐,我个人觉的,是可以用临时邮戳来制老馆片的。
不当之处,还请前殷老师及邮友们指正。

另外,再提一句,《黄龙》邮票发行,有把二道海的临时邮戳,
黄龙本来就设有邮局,所以,没有含“临”字的邮戳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0 21:20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0 21:22 编辑
北京国家图书馆临戳局名与真实使用地相符,这没得说。
但是有的临戳使用地并非局名地,邮政日戳异地使用,难道不值以质疑吗?
周佩中 发表于 2009-9-10 15:28

感谢周先生关注“临时邮戳”!
1、“北京国家图书馆临戳局名与真实使用地相符,这没得说。”
敢于讲这样真话的,我佩服您!
2、“但是有的临戳使用地并非局名地,邮政日戳异地使用,难道不值以质疑吗?”
完全可以质疑,但这方面我知之甚少,欢迎交流指导~~
3、极限集邮与原地集邮应该有原则的区别~~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0 21:28
我想同殷老师讨论一下:
我也没有到过北京,但上网查了一下,得知两馆相距很远,也就是说,这两个馆,如果没有临时邮戳的启用,我相信殷老师肯定会跑两个邮局盖戳制片。
再回到正题上来,从临时邮戳的戳面文字上来 ...
张福魁 发表于 2009-9-10 18:37

很高兴见到邮友的热情跟帖,这些有益于极限集邮!
同时感谢张友您百忙中为《极限集邮博览》投稿!
这是在编排中的打样稿: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0 21:40
我想同殷老师讨论一下:
我也没有到过北京,但上网查了一下,得知两馆相距很远,也就是说,这两个馆,如果没有临时邮戳的启用,我相信殷老师肯定会跑两个邮局盖戳制片。

张福魁 发表于 2009-9-10 18:37

国家图书馆启用临时戳,得到消息确实很突然,为了全面负责任考虑,也征求了同好的意见及每位托盖戳邮友意见,当天我也按邮友要求为邮友部分盖了西四邮局文字戳。
但我认为老馆片盖临时邮戳名正言顺、直观和谐,可遇不可求。
理由见我1楼见解~~(仅是我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0 21:54
31# 张福魁


“另外,再提一句,《黄龙》邮票发行,有把二道海的临时邮戳,
黄龙本来就设有邮局,所以,没有含“临”字的邮戳”

成都《黄龙》邮票首发式,情况只见到你的报道,我知之甚少,但这个临戳是邮政认可的,制极限片没有问题(因为极限片是不需要实寄的,没有挂号、邮资、邮路的要求),如果实寄原地封片那是其他话题了~~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0 22:06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 ...
lzxdjwy 发表于 2009-9-9 23:17

谢谢诠释~~~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0 22:35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0 22:43 编辑


这枚众人皆知的人民大会堂邮政日戳,首日就放在中南海邮局供邮人使用!
怎么没有人质疑?
国家图书馆临时邮戳启用,这么好的机遇,无奈何就在眼前,你~~~
作者: 周阳    时间: 2009-9-11 18:18
很精彩。。。。。
作者: duyongkai    时间: 2009-9-12 18:03
临时戳是最好的选择(难度大),风景戳也是不错的选择(直观和谐,三统一),西四的日戳只能说明图书馆的所属支局。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作出不同的选择,不必强求大一统。
就张片来看,我个人以为临戳应为首选(不管是在哪里启用,因为上面的“国家图书馆”让人一目了然),其次是风景戳或纪念戳(但本次的纪念戳设计得不好,一个图字说明不了什么,如果设计成图书馆的建筑就好了,我认为此次不宜选用),然后是西四的日戳(因为不少人还得去费时费力去查找西四管辖的范围,特别是一些收集中国片的外国人更是如此,但如果是制作原地封的话,这个戳则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 guosjiang    时间: 2009-9-13 12:15
好片,好戳,制作讲究。
作者: 周佩中    时间: 2009-9-13 14:30
感谢周先生关注“临时邮戳”!
1、“北京国家图书馆临戳局名与真实使用地相符,这没得说。”
敢于讲这样真话的,我佩服您!
2、“但是有的临戳使用地并非局名地,邮政日戳异地使用,难道不值以质疑吗?”
完全 ...
殷吉丰 发表于 2009-9-10 21:20

     就邮政日戳异地使用问题,请参阅(1987)邮政字96号《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你自然会悟出其然。
作者: 胡永文    时间: 2009-9-13 17:04
我喜欢。我欣赏!
作者: 郑炜    时间: 2009-9-15 09:33
我认为这把戳是可以使用的。
对于销此戳是否最好,那就见仁见智了,但是,销此戳一定是合适的,而且我认为比较好,一目了然。
就如我旁边的这枚法国著名的加德桥极限片,虽然销“尼姆”、“阿尔勒”都是比较好的原地,不过销“加德GARD”邮戳更加直观,更能让人接受。
作者: 余智东    时间: 2009-9-15 14:27
本帖最后由 余智东 于 2009-9-15 14:29 编辑
196545
殷吉丰 发表于 2009-9-9 19:36



  呵呵!  我想如果这个临戳放在  第3地(如总公司或北京公司)  使用,
那可能就没人争议他能做盖古籍馆的极限片了!  
就会是2者皆可!
可它偏偏放在新馆!问题就来了!

另:这枚四库全书  是放在新馆吗?
按理"四库全书"是古籍,应放在古籍馆吧!
虽然这票的主图是新馆,但如果"四库全书"放在古籍馆,还是应该盖"西四"!
(四库全书存放哪个馆没调查过,姑妄言之!@@@)

但愿四库全书放在新馆,不然一枚好片就废了!

090909193633720fc4dfad850f.jpg (46.42 KB, 下载次数: 108)

090909193633720fc4dfad850f.jpg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5 20:28
我认为这把戳是可以使用的。
对于销此戳是否最好,那就见仁见智了,但是,销此戳一定是合适的,而且我认为比较好,一目了然。
就如我旁边的这枚法国著名的加德桥极限片,虽然销“尼姆”、“阿尔勒”都是比较好的原 ...
郑炜 发表于 2009-9-15 09:33

郑炜先生的观点恰当切入极限集邮的核心问题,值得学习!
邮识强、极限强,中国极限集邮最有希望!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5 20:39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5 20:55 编辑

44# 余智东


呵呵~~百忙中很愿意回复余友:
1、放在集邮公司的应该是纪念邮戳
2、临时邮戳启用在首发式上,没有所谓“异地之说”
3、极限片没有投递之说,张嘴投地局、闭嘴原地局,那是“原地集邮”
4、《四库全书》当天就在新馆展览,我看到了~~~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5 20:51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5 20:52
经过3年多建设,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馆接待读者。同时,国图镇馆之宝——《四库全书》首次集体亮相,读者可透过阅览室的玻璃墙一睹其真容。  

    据国图馆长詹福瑞介绍,国图二期工程共投入资金12.23亿元,主楼地下3层、地上5层,实际面积80538平方米,新增读者座位29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提高8000人次。新馆开馆后,国图馆舍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二期新馆开馆后,国家图书馆形成二期以服务普通公众为主,一期以服务研究型读者为主,将古籍业务与服务整合于古籍馆的服务格局。

    《四库全书》是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09-9-15 21:43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09-9-15 22:15 编辑

黄龙本来就设有邮局,所以,没有含“临”字的邮戳

黄龙邮戳应该加上“临”。
因为所谓的“黄龙邮政所”只有风景日戳可以盖;只有豪华的集邮册可以买,没有挂号信收寄,没有汇款业务,没有快递收取,没有包裹邮寄。。。。。。,更没有普通日戳盖销!所以这个“邮政所”不是真正意义上为邮政用户服务的邮政所。而且这把“黄龙日戳”还没到达这个邮政所呢。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09-9-15 21:58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09-9-15 22:04 编辑
黄龙本来就设有邮局,所以,没有含“临”字的邮戳

黄龙邮戳应该加上“临”。
因为所谓的“黄龙邮政所”只有风景日戳可以盖;只有豪华的集邮册可以买,没有挂号信收寄,没有汇款业务,没有快递收取,没有包裹邮寄 ...
吴洪熙 发表于 2009-9-15 21:43

(黄龙邮戳应该加上“临”。)
说得好!
加上(临)意义就不一样了,名正言顺~~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09-9-15 22:30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09-9-16 00:12 编辑

极限片的邮戳有要求与邮票、明信片题材(或图案)直接和密切联系的要求。所谓“密切”应该是与邮票、明信片题材(或图案内容)在邮政地点上的最相关(地点和谐),即我们常说的邮政辖区内的越近越好;所谓“直接”应该是指邮戳的图案或文字的一致。密切是隐含的,直接是显露的。

国图临时邮戳经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批准在邮票首发仪式上使用,从极限集邮的角度看,它应该包涵国家图书馆在北京的所有机构,也就是说这个临时邮戳不受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属下某邮政局邮区管辖的限制。

而去年的“中央电视台”普通邮戳却与此不同。中央电视台邮政局(所)是一个常设的邮政服务机构,是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的派出邮局,它的业务范围仅限于中央电视台,即目前还在使用的中央电视台,而与尚未投入启用的“大裤衩”无关。从极限集邮对极限片邮戳的要求看,用目前的“中央电视台”普通日戳制作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即“大裤衩”)极限片仅仅满足了邮戳文字的“直接”关联,而与“密切”相去甚远。
地名(邮戳名称)和谐必须建立在地点和谐的基础上。
作者: 孔令金    时间: 2009-9-16 21:44
讲的有道理,制作的更有道理!
作者: huaxi1950    时间: 2009-9-21 23:42
我也学习了,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