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某邮社"精品"极限片 [打印本页]

作者: leijianjun    时间: 2009-10-29 13:28
标题: 某邮社"精品"极限片
某邮社"精品"极限片
[localimg=18 0,119]1[/localimg]

AB0364.jpg (87.83 KB, 下载次数: 103)

AB0364.jpg

作者: 六道轮回    时间: 2009-10-29 13:32
戳也太那个了吧!?戳是"眼睛",看来是眼睛"瞎"了!
作者: 一叶小舟    时间: 2009-10-29 14:05
很好的反面教材。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0-29 14:12
“精赤赤”的要钱!
作者: mikeatsias    时间: 2009-10-29 14:37
可惜了这些片和票!
作者: nan    时间: 2009-10-29 14:41
我怀疑这些明信片也都是假的
作者: dong    时间: 2009-10-29 15:26
假的也太明显了,鄙视!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0-29 16:43
想赚钱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
作者: 昆明飞翼    时间: 2009-10-29 23:02
除了纪念堂里面那枚满江红,其它片都有问题,戳么,呵呵,此人很有名的哦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9-10-30 12:06
只要我们玩极限的别闭关自守,向邮政史、专题集邮研究者们学习,多多收集实封、片、戳、简及相关邮政单据之实物,适当了解邮政戳具的沿革与变更,管他是天上的神仙抑或地上的圣人,不予理会就成。
还是那句话,偶没搞懂偶不碰。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09-10-30 21:17
李先生说得在理。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9-11-3 21:55
看看!
有意思,
作者: jonnygkp    时间: 2009-11-4 13:24
那个年代能盖出这么“完美”的邮戳!
那是相当的不简单!
作者: 水一方    时间: 2009-11-4 20:45
抵制!
作者: 好片子888    时间: 2009-11-8 14:15
遭踏好东西。用心人人皆知。
作者: adamce    时间: 2010-3-28 16:44
绝对的是“精品”
作者: 董国衡    时间: 2010-3-28 19:29
看后很受益,希望每个玩极限片的都能擦亮眼睛识别真伪!
作者: 张鉴    时间: 2010-3-28 20:48
应当成立打假联盟,专门抵制早期的这些假货,曝光这些贩假的人的名字和店铺
作者: daidai    时间: 2010-3-29 08:15
赞同李继烈和张鉴两位邮友的建议!
作者: 黑眼睛    时间: 2010-3-29 10:47
不会是那广州某人的杰作吧?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29 10:51
看那字钉型制,看那戳记状态,没啥玄乎,其材质不外乎聚酯、胶片片原子印之类,很现代的东东。
作者: tssh    时间: 2010-4-1 22:48
中国之大,总有光顾的
作者: leijianjun    时间: 2010-4-2 15:07
可惜、没点出任何证据、仅是嫉恨的表现。
抓住造假证据,方不愁立案打假。
纵横交错 发表于 2010-4-2 08:53

你请勿乱用"嫉恨"的词组!我只不过是偶尔看到了这些片有问题.就发此处提醒大家注意罢了,和此人互不相识.更无交往,谈何"嫉恨"?
作者: rocky    时间: 2010-4-2 21:37
你仅仅是发图、并无发话、怎么会认定说您呢?看错了。
总之下定论的、并无些许证据和论证、更无论述过程、也许蒙对了,也许就葫芦案了。
最好先举证、再分析、后结论的好。
纵横交错 发表于 2010-4-2 20:18

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般,已经是珍稀物种了,得保护,我们大家都得保护。
作者: 黄欣    时间: 2010-4-3 17:26
本帖最后由 黄欣 于 2010-4-3 17:29 编辑

除了纪念堂是明信片
其他都是画报画页或者上海人民版软纸画页裁切后贴格式做成的臆造片
片是手工创造片 没有啥可惜的
2001年在烟标展的地摊上见过外地人带来很多种这类可制片
这类片,四周裁切处和背面格式是经不住推敲的


最多票是收来的散票,值点钱
作者: 老掉牙    时间: 2010-4-3 22:02
花了不少银子吧!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就在941集邮那边。
作者: zkytv    时间: 2010-5-20 09:29
对我等刚入门者来说,不啻为极好的教材!
作者: ZXC224100    时间: 2010-6-17 20:52
还是要好好学习.掌握知识.识别真假!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10-7-12 23:16
可惜了这些片和票!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7-15 11:04
此贴对于刚入门者不啻是一个好教材,对入门已久者同样是一个警示。
对于戳记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戳记的范畴,我们还应该了解不同时期邮政内部对工作人员盖戳销票范围的要求以及邮政职工的盖戳习惯,不然,对于同类的东东,我们的评价会自相矛盾。在这里进行否定,在哪里则会进行肯定。
作者: 雷杰    时间: 2010-7-15 12:14
本帖最后由 雷杰 于 2010-7-16 08:26 编辑

两枚军队片是安徽革命委员会(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宣传画片第一辑中的两片,无格式片。规格小为13x9.5.广东人民出版社供稿.为70年代.20枚套.很精彩的片片。只是有的邮戳和字钉有问题?!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7-16 16:19
用这种“邮戳”制作的复合东东,载体的属性已改,其光辉已被抹煞,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统统丧失精彩。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7-17 09:33
作信销票收藏,也差一点精彩。
作者: 徐晓丰    时间: 2010-7-19 19:38
看大家说了半天,也不晓得说的哪家?说出来撒,怕他恁个的呀?免得我们上当受骗!!
作者: 山乡爱晚    时间: 2010-8-12 20:21
李先生的话在理,
作者: 王镇彬    时间: 2010-8-13 00:20
牢记牢记,谢谢提醒
作者: 孤独的狼    时间: 2010-9-8 17:42
多谢楼主共勉,多谢各位大师的指点,菜鸟学习了
作者: xcshhz    时间: 2010-9-25 14:03
为什么戳不行呢?片也不行,问题在哪里呢?请指教
作者: 梦山    时间: 2011-2-15 22:34
如果有同期实寄戳对比就更好了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