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大家如何理解“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 [打印本页]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1-25 13:34
标题: 大家如何理解“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
2006年马尼拉版“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中,有这样一款条文:

“地点的和谐一致要求邮戳上标明的地点或场所的名称与邮票和明信片的题材之间相互关联。“首日邮戳”只有符合上述和谐情况时才允许使用。
对于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来说,只有一个地方的邮戳符合和谐一致的要求,那是上述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的所在地的邮局。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距离最近的邮局。”

如何理解“如果上述地点没有邮局,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距离最近的邮局。”?在极限集邮者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赞成是“投递局”,有人说是“距离最近的邮局”,这本正常。看来还是有必要认真探讨一番,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千万不要互相攻击和指责。希望大家摆出事实,讲出道理!

呵呵·~~~期待大家的发言!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1-25 13:40
有必要,不懂,还怎么做极限片?
作者: hxf    时间: 2009-11-25 14:48
我的观点:
1.投递局(也就是所在邮局);
2.(无投递局时)最近邮局。

我理解“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应该是长期(或长时间的)的服务,而不是只服务了一两次或偶尔服务。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1-25 19:37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

我所在的单位位于无锡河埒口地区。最近邮局自然是河埒口邮政支局,原来的投递局也是河埒口邮政支局。但近几年城市改造逐步展开后,河埒口邮局搬迁了,也没有投递班了(投递班集中到另外一个更远的邮局——梁溪中心支局)。所以,在我这里用投递局解释为服务局显然是说不通的。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1-25 19:41
大家知道,邮局的日戳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一般的营业日戳是可以盖销邮票的,而投递局的投递日戳(我们所说的落地戳)是不可以盖销邮票的(最多可以采用滚戳的方式,划销在投递局发现的漏销的邮票)。就这点而言,说投递局是服务局是不妥的!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1-25 19:57
邮局的服务包括两种:
1、普遍服务。这个普遍服务主要体现在营业邮局(一般都办理印刷品、平信、挂号、特快等服务)。这里的普遍服务体现在对用户不分远近,只要符合要求都给与办理。盖销邮票的功能主要在营业局完成。
2、特殊服务(专门服务)。有些邮局是为特殊的单位专门设置的,服务对象只针对该单位。例如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邮局、中央电视台邮局等,这些邮局不是每个客户都能自由享受的(当然也有例外)。
作者: 李忠    时间: 2009-11-25 19:59
我觉得还是最近邮局为好!
作者: 南剑    时间: 2009-11-25 20:24
我觉得是最近的邮局,我不赞成投递局,因为很多投递局邮票题材很远,举例子我所在的单位最近的邮局就在单位旁边,但是投递局却离我们将近30华里。
作者: jonnygkp    时间: 2009-11-25 20:28
应该以服务邮局为准!
很多时候两个邮局距离我们的目标(我说的目标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吧,嘿嘿!)都相差无几,我们不可能用尺去量哪个邮局最近,也没这个必要!
象做人马图的时候,无锡博物院旁边两个邮局,清扬局和金扬局,两个邮局都距离博物院差不多。如果以最近邮局来衡量,恐怕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选择服务邮局,清扬局来销戳!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1-25 20:31
是该地所属邮编最近的营业邮局,不是最近的投递局。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9-11-25 20:33
我至今搞不清为什么很多人首选“投递局”。
在城市,很多时候“投递局”并不就是就是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所在邮局;它距离纪念建筑、风光名胜和遗址较远。而且它的服务范围比一般邮政所的服务范围要大得多。比如我所在的宜春市,只有中心邮局和老邮政支局(中山西路)有投递班,以城市中心的袁河为界两地投递区域。假如(注意:仅仅是假如)要制作宜春市内的袁州大桥极限片的话,我肯定选择附近的袁山支局(那里是收寄邮件的)盖销,而不会选择投递局宜春中心支局。
我以为,投递和收寄都是邮政通信服务的内容。所以,景点的最近邮局或邮政所是我的首选。
作者: jonnygkp    时间: 2009-11-25 20:34
我想还需要搞清楚一点。服务邮局是指收寄邮局,还是说投递服务,刚刚我所说的金扬局和清扬局,都是指的收寄局,而负责博物馆投送的另有一个部门,清扬投递班。
一般来说负责投递的部门不会对外提供销戳服务的。所以我觉得服务邮局是指可以提供收寄服务的邮局。而要确定哪个邮局是目标的服务邮局,我想应该从邮政编码来判断!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1-25 20:36
我的观点:
1.投递局(也就是所在邮局);
2.(无投递局时)最近邮局。

我理解“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应该是长期(或长时间的)的服务,而不是只服务了一两次或偶尔服务。
hxf 发表于 2009-11-25 14:48

认为不可取。临时邮戳往往是最近的邮局,但有时候的临时邮局就不是最近的。 比如北京国家图书馆临时邮戳在新馆大院内使用,用了三天,总比馆所在地邮局魏公村邮局近多了。
但是用这个戳盖古籍馆(老馆),临时邮局比西四邮局要远多多了,老馆当然要选择西四邮局日戳。
作者: jonnygkp    时间: 2009-11-25 20:41
本帖最后由 jonnygkp 于 2009-11-25 20:42 编辑

就极限所要求的和谐一致的观点,我个人认为,标有与极限片相关内容的临时戳,纪念戳,风景戳为制作极限片的首选,因为用这些邮戳来制作极限片最直观,个人认为不用太过考虑这些邮戳在哪里使用。
如果邮政日戳上有这些相关内容,那么这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1-25 20:43
大家都知道,天坛公园行政上属于北京市崇文区,处在崇文区地界上。但是邮政编码属于永安路邮局,100050,这个局行政上属于宣武区。
而地处天坛公园东门向东一站地的体育馆路邮政所,属于崇文区地界,右边是100061 ,上级邮局是光明楼邮局。这个所比永安路邮局要近多了。  没有见过有人制作天坛极限片选择体育馆路邮政所日戳的。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1-25 21:01
再有选择邮戳,也不是完全以同名称盖戳的。
还说国家图书馆

2008年9月8日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落成,次日开馆。“2009-19(2-2)T 总馆北区”邮票主图选取的是国家数字图书馆。该馆位于国家图书馆新馆一期楼的北侧,地址也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邮政编码是100081,属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邮局的投递范围。为庆祝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国家邮政局起用一把“国家图书馆 临1”字样的邮政日戳,特意将戳上的时间调为“2009.9.9.9”,此戳归魏公村邮局管理。该局在新馆南侧的大门里设立了临时邮局,并首次公开使用此戳。
虽然古籍馆也属于国家图书馆的一部分,但是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邮政编码是100034 ,属北京市西城区西四邮局的投递范围。这与新馆所在地投递局魏公村邮局分属两个投递邮局。
这把临戳从9月9日起用至13号停用,在国家图书馆临时邮局仅用5天。可谓盖销难度较大。虽然戳上带有“国家图书馆”字样,但是盖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邮票上,从表面上看符合了名称一致,符合了“国家图书馆”这一主题,视觉直观,但是国家图书馆临时邮局设立在新馆南侧,不是古籍馆大殿这个建筑物的所在地邮局,违背了“对于纪念建筑……所在地的邮局”这一原则。换句话说,只有在遵守 “建筑物地点和谐一致”的原则的前提下选择盖销的邮戳才可以制作极限片。
如果说按照单位或者公司名称一致,取字样盖戳的观点假如是正确的。
那中国石油公司在全国各地,在北京有多个分部。如果要发行了几座大楼,分处各地,启用了一把“中国石油公司”临时戳,用这把戳盖所有的各枚邮票制作极限片。 天津,北京,上海,北京各行政区的建筑都盖这个戳,不知道有多少玩极限片的人会同意?
作者: junwuyou    时间: 2009-11-25 23:45
我觉得把几个问题搞清楚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了:
1、“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在中国邮政系统就是邮政编码所属的邮局;
2、在南京,2008年(各地时间不一样)之前各邮政支局都有各自的投递班,所以把“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说成是投递局也是对的;但2008年开始几个邮局投递班并到一起办公了,比如:我原来所在地的邮局为浮桥支局(210018),原来浮桥支局有独立的投递班,我的信的投递戳都是盖“浮桥”戳;但现在是浮桥、新街口、太平路、鼓楼4个邮政支局的投递班合并到一起办公了(叫鼓楼投递分局),原来四个邮局的落地戳也同时在这个公共的办公地使用,分管挂号信的有两个人,一个人管浮桥和新街口的,一个人管鼓楼和太平路的,我收到的挂号信的落地戳有时盖“浮桥”的落地戳,有时盖“新街口”的落地戳,平信没有盖落地戳的。
3、所以现在把“为上述地点服务的邮局”说成是投递局是不妥的,按邮政编码来说是没错的。
4、邮政区的划分与行政区的划分不是一回事,比如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是属于玄武区的,但邮区是迈皋桥邮局,属于栖霞区。所以我们选择盖戳邮局不用管行政的区域,就看邮政编码就好的。
5、落地戳没有销票的功能,我觉得制作极限片应选择邮政局柜台使用的业务戳。我和倪坚国庆制作金莲花和金紫荆花极限片应该是一个被认可的例外,国庆节那天中华门邮局休息,但投递班上午是上班的(该局一楼是营业厅,二楼是投递班),国庆那天该局唯一使用的邮戳就是那把落地戳,所以我们制极限片没有的选择。
6、规则中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或最近的邮局”,那就请你自己测量一下距离了。哈哈
7、我个人比较喜欢有相关图案的纪念戳、风景戳,和符合的临时戳,这样更能直观的反应出和谐。现在许多人不喜欢是因为它们更容易被倒盖或个人的喜好。
8、正是制作极限片有许多选择邮戳的理由和种类,才为我们研究邮戳和编组研究性邮集提供了素材和机会。也使我们在研究中体会到极限的快乐!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9-11-26 16:23
(1)要讨论这个话题,个人认为,有必要界定一下“服务”这个词的含意。
从目前我看到的回贴来说,大家对于如何认定“服务”邮局,有两个争论:一个就是收邮件的邮局,一个投递邮件的邮局。到底规则中的意思是指收邮件的邮局还是投递邮件的邮局,我个人认为是投递邮件的邮局(并不一定是指邮件投递戳上的那个名称邮局,可以是其管辖的下属邮政局所)。
只有你的邮件符合邮政规章制度,如包装符合要求、邮资纳足了等等,任何一个邮局都不能拒收你的邮件,这是一种邮政普遍服务。
但我个人认为,极限规则不会是指这个邮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是指收寄邮局,产生争论的机会大很多,规则中强调了一点,那就是唯一性。
而在特定范围,为你投递邮件的邮局只有一家。
(2)再来确认极限片用戳的邮局
确认了投递邮局后,个人认为,我们应当在这个投递局的管辖范围内(邮件投递范围)找到一家离景点、景区、文物古迹最近的邮局来制片。
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简单的说选“投递邮局”的戳来制片。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9-11-26 16:29
个人认为,我们有时还要注意一点,行政区域的划分与邮政区域的划分可能有时不一致。
说白了,我们集的是邮戳,是与邮局在打交道,不是在同政府打交道,我们要了解的了邮政的东东。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1-26 17:20
对于18和19楼基本同意。
作者: jxjy123    时间: 2009-11-26 18:40
跟着感觉走.嘿黑!
作者: jonnygkp    时间: 2009-11-26 20:39
(1)要讨论这个话题,个人认为,有必要界定一下“服务”这个词的含意。
从目前我看到的回贴来说,大家对于如何认定“服务”邮局,有两个争论:一个就是收邮件的邮局,一个投递邮件的邮局。到底规则中的意思是指收邮 ...
张福魁 发表于 2009-11-26 16:23


我个人认为服务邮局应该是以收寄邮件邮局.其它不说,单说邮戳,投递部门所使用的邮戳,即我们所说的落地戳,也称之为到达戳,这类邮戳一般都是邮局内部使用,用于记录邮件的到达时间,更重要一点,到达戳是不能用来盖销邮资的.这是根本的问题.
作者: nan    时间: 2009-11-26 23:59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为最好,难有统一的认识
作者: enigmax    时间: 2009-11-30 00:59
2006年马尼拉版“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中,有这样一款条文:

“地点的和谐一致要求邮戳上标明的地点或场所的名称与邮票和明信片的题材之间相互关联。“首日邮戳”只有符合上述和谐情况时才允许使用。
对 ...
jiukou 发表于 2009-11-25 13:34


这样说来03年世界最佳极限片第1名有问题。。。贝多芬和斯洛伐克扯得上什么关系?那些极限评审眼睛有问题还是你对规则的译文有误解?


作者: 惠友新东方    时间: 2009-12-1 09:25
个人认为,为你送达邮件的“投递局”即是你所在区域的“服务局”,邮政已经明确划定了你所在的位置具体有哪一个邮局(不是行政上的区域划分)来完成这次投递工作。这一点,在与邮政“老大哥”的沟通和交流中得到证实。
江苏邮政现在普遍采用区域集中投递方式,是一种个案;平信无所谓,但如是挂号件,收件人或许要花半天时间的路程到“投递局”签收邮件,这一点我已经在邮总的函调中向江苏邮政反映此不便民的问题。
无“服务邮局”选“最近邮局”,我不会用尺子去量的,头脑感知即可的事。
实际上,有人已经走入一种反证的思路:服务局=可寄信的邮局(不是信件投递局);因为所有邮局都是可以寄信的,所以要选择“距离最近的邮局”。
如何选择,不应搞“一刀切”,要依据实际情况而论。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2-1 09:53
这样说来03年世界最佳极限片第1名有问题。。。贝多芬和斯洛伐克扯得上什么关系?那些极限评审眼睛有问题还是你对规则的译文有误解?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_0902/0902210055fb0 ...
enigmax 发表于 2009-11-30 00:59

对人物极限片的制作和建筑物极限片的评定是不同的。
作者: 郑运华    时间: 2009-12-1 10:08
昨天傍晚我去取个包裹,就是到我们这的投递局去的,距离这甚远,但是,在我上班附近300米就有个邮局可以收寄邮件包裹等物品。就我个人理解,应该是算收寄局,也就是为这地点服务的邮局。
另外,个人认为,邮票首发时设立的临时戳,也应当视为为该地点服务的邮局,虽然时间很短。
个人浅见,请多多指教。
作者: 赖洪涛    时间: 2009-12-1 10:50
可选择为上述地点服务的或距离最近的邮局。”
为什么要先将服务地点排在前边后是最近的邮局我是这样认为的;在城市各区交接处或许最近的邮局会是在另一个区不在本区域。但邮票原地不能只去想最近邮局。应当首先考虑是辖区服务邮局。。。。如果单纯去理解最近邮局容易走上错路。。。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注;有时最近邮局就不是同一个省。这类大多出现在邮票主图内容所在地是省界交界处。。。这样是不可能去盖另一个省的邮戳。这时的服务地点相对会有更深的印象。。。例子;邮票上标的是A省***风光。你去盖最近邮局B省的戳。就算是最近邮局。这都只能是错误的选择。(当然邮票图内是没出现B省的相关)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2-1 10:55
对人物极限片的制作和建筑物极限片的评定是不同的。
王海 发表于 2009-12-1 09:53




作者: duyongkai    时间: 2009-12-1 11:47
我赞成王海友的说法,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对于补制片(非首日盖戳)要看盖的票与戳的时间,如1981年发行的黄花岗新邮,当时附近只有沙河邮局(虽然远),但只能选用它;90年代以后,黄花岗公园对面开设新邮局,如果这时候去补制盖戳,当然也可以去选用加盖此戳和沙河支局戳。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2-1 13:04
我赞成王海友的说法,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对于补制片(非首日盖戳)要看盖的票与戳的时间,如1981年发行的黄花岗新邮,当时附近只有沙河邮局(虽然远),但只能选用它;90年代以后,黄花岗公园对面开设新邮局,如 ...
duyongkai 发表于 2009-12-1 11:47

个人认为是这样的,北京首都博物馆从国子监分离出来,搬家从东城区到了西城区, 那把壶的盖戳地点也要变了,和广州情况类似。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2-1 13:15
有时最近邮局就不是同一个省。这类大多出现在邮票主图内容所在地是省界交界处。。。这样是不可能去盖另一个省的邮戳。这时的服务地点相对会有更深的印象。。。例子;邮票上标的是A省***风光。你去盖最近邮局B省的戳。就算是最近邮局。这都只能是错误的选择。(当然邮票图内是没出现B省的相关
省域的例子更有说服力。越一个市内的行政区有可能,比如北京的永安路邮局盖销天坛邮票。而越省的例子现在几乎为零,除非省界后重新划分后,票后补盖邮戳的情况例外。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09-12-1 22:46
我个人认为服务邮局应该是以收寄邮件邮局.其它不说,单说邮戳,投递部门所使用的邮戳,即我们所说的落地戳,也称之为到达戳,这类邮戳一般都是邮局内部使用,用于记录邮件的到达时间,更重要一点,到达戳是不能用来盖销邮 ...
jonnygkp 发表于 2009-11-26 20:39





我的意思不是说用投递邮局的投递邮戳(落地戳)来制片
真实的意思是要用营业邮戳来制片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9-12-4 14:36
很有意义的一个帖子。
这个事看来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邮政的设置有些区别。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地方的邮政所上一级邮政设置大都带有投递室或称投递班,就是说一个邮政支局的组成包括了营业室、投递室,当然就有营业戳、封发戳、进口戳、落地戳等等了,尽管有极少数邮政所自带投递,但不具有普遍意义。习惯上称辖区内支局为投递局有其必然性,因此而识,个人就认为没啥问题。这个支局当是所在地邮政编码范围,个人理解这就是规则说的“所在地邮局”。进一步说,在这个范围内取就近下属所、代办所当然更好。规则中当地无邮局取最近的邮局是否与“这个范围内取就近下属所、代办所”重合就不得而知了。
这当中有因时间的不同、地域的区别或随着邮政的萎缩,邮政的设置等因素发生的变化抑或某少数地方原本就是投递与营业剥离,就应区别对待了,总之,偶比较赞同18楼成都张友的叙述。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2-4 15:14
很有意义的一个帖子。
这个事看来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邮政的设置有些区别。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地方的邮政所上一级邮政设置大都带有投递室或称投递班,就是说一个邮政支局的组成包括了营业室、投递室,当然就 ...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12-4 14:36


我也是同意的。这个帖子很好,现在的极限片观点都乱了。尤其是对于建筑物极限片的销戳,选择不当时,无法补救,就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会引用。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9-12-4 16:15
呵呵,王友对一些片子贴票位的选择以及戳地的确定偶也是很赞同的,不过一枚极限片的制作有时其用途不一样,会有些区别,就如同有人常说的那样,制作极限片是一回事,参加邮展是另一回事,参加竞赛类恐怕又是一回事,更何况要找说辞谁都能海阔天空一番,不必介意。
作者: 王海    时间: 2009-12-4 17:30
呵呵,王友对一些片子贴票位的选择以及戳地的确定偶也是很赞同的,不过一枚极限片的制作有时其用途不一样,会有些区别,就如同有人常说的那样,事, ...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12-4 16:15

是这样的,制作极限片是一回事,参加邮展是另一回事,参加竞赛类恐怕又是一回。
盖错了地点也叫极限片吗?我指的是这种情况,连极限片都不能算的,说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要说成是极限片,放在家中自娱自乐的东西,只有自己家内的收藏价值。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