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无锡亚展反思录(2)——极限类展品成绩的背后 [打印本页]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1-11-22 13:43
标题: 无锡亚展反思录(2)——极限类展品成绩的背后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2-1-12 11:59 编辑

这是根据专家组报告降两级以后得出的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邮展极限类展品的初评成绩:
      1  郑   炜    《石质建筑》(8框)                             大镀金奖  (88分)
      2  梅海涛    《非洲——1939年以前》(5框)              大镀金奖  (85分)
      3  蔡志明    《博物馆》(5框)                                 银奖       (73分)


      据透露,某国际邮联执权者在专家组上利用手中权力对极限类、航天类等人为性的新兴集邮类别进行了全面打压,对极限集邮展品全部降低10分,所谓“假片”只不过是借口而已。其实邮政史、传统、专题等类别都存在“假”的问题,只是评审员们和专家们不作为“重点”目标捕捉而已。
      实际上,本届亚洲邮展打压的对象也并非是真正对准“假”这一问题而来,个别国际邮联固守“传统”邮展类别的执权者真正的攻击对象是西欧的提倡“新兴”邮展类别的执权者们。因而本届亚展极限集邮类展品和航天集邮类展品便成了亚洲的固守“传统”邮展类别执权者们玩弄评审权力的牺牲品。
      本届亚展郑炜的《石质建筑》在2009年洛阳世展上还是大镀金奖,仅仅2年之后,居然变成了亚展的大银奖。是郑炜先生的极限集邮水平下降了呢?还是极限集邮的评审标准变化了呢?还是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欧洲评审员的水平太低了,没有发现“假”片呢?还是本届亚洲邮展执权者在评审中有意进行的人为打压?
      大家对于出现连降两级(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这个成绩,从疑问中反思一下,就可以明白了!!
作者: hwf    时间: 2011-11-22 14: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11-11-22 17:23
据说乒乓球玩得好的都剩中国人啦,故有可能会被赶出奥运会。中国武术至今没有加入奥运会大家庭,与中国人继续玩好中国武术不会有太大关系。极限集邮应该说也是这样吧,大家喜欢就不断地玩下去!并且还要按规矩把它玩得更好!
作者: 白城风月    时间: 2011-11-23 00:33
大家喜欢就不断地玩下去!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1-11-23 07:06
据说乒乓球玩得好的都剩中国人啦,故有可能会被赶出奥运会。中国武术至今没有加入奥运会大家庭,与中国人继续玩好中国武术不会有太大关系。极限集邮应该说也是这样吧,大家喜欢就不断地玩下去!并且还要按规矩把它玩 ...
徐正炎 发表于 2011-11-22 17:23

老徐说的很好呀,我们中国人就是要有自己的骨气,自己玩自己的,你外国佬能把我们怎么样?
作者: jiukou    时间: 2011-11-23 08:50
本帖最后由 jiukou 于 2011-11-23 08:54 编辑

这段话是一位邮友的日记中记录的原话,大家看后或许会对评奖降级有所理解:

“此次邮展专家组共开框检查了26件邮品,建议下次展出时需要出具鉴定证书的有19件,明确为赝品今后不得再次展出的有5件。这5件邮品有3件出现在中国的三部极限邮集中,而且这三部展品均包含多件问题明信片,因此降了二个奖级。这也直接解释了为什么世界邮展的大镀金奖邮集在亚洲邮展却只得了大银奖。由于极限片的真伪难辨,使得其在国际邮展中渐渐被冷落,此次只有中国的三部邮集参展即是风向标,虽然有其他因素,但得不到高奖也在意料之中,即使以后此类别被排除在正式邮展之外,也不会令人感到惊讶,因为这毕竟是完全人为制作出来的邮品,和其他类别一再强调的‘自然产生’,‘没有集邮痕迹’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极限集邮好玩,我也爱的如醉如痴。但玩和竞赛毕竟是不同的,要有好的心态玩,好的心态参加竞赛。参加竞赛毕竟是评审员说了算。而且目前不接受申诉。
喜欢极限就好好玩,不要受这些外界因素干扰。呵呵~~~
作者: mikeatsias    时间: 2011-11-23 08:50
各级邮展如同一座金字塔,就是有人能削减塔顶,但挖不掉底部!从我们平民角度来看,如果真是作为国际级评审,对FIP下面的各类别存在这么严重的偏见,这样的评审我觉得的出现问题的!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11-11-23 09:36
据现场邮友说:三部极限集邮都被开了第一框,而被定为“存疑”的邮品都是在前言页后的第一页。是极限邮集中问题东东太多了呢?还是真这么凑巧呢?
另外,这次参加亚展的三部极限邮集,有一部已经参加过洛阳世界邮展,且被定为“存疑”的那件邮品早就入集,并非扩8框时的新增邮品,陆续参加过世界邮展和国内各级邮展共5次,难道这么多次邮展的评审员和专家组都不能发现?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11-11-23 09:43
另外,我2008年参加印尼雅加达亚洲邮展时,碰到这种情况,有一枚邮品被开框检查,定为问题邮品,但邮展专家组会开具一张鉴定意见书,上面有开框框号,邮品图片、鉴定意见和专家签名,并写清此件邮品以后不准参展。最后邮集被扣5分,降一级到银奖。
不知这次亚展中的问题是评审口头说的呢?还是有开具鉴定意见?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1-11-23 10:19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1-11-23 10:22 编辑

你就是真实的极限片,我是权威,我就定你为是假的,你又能怎么样?
你的极限片上的邮戳和实寄信封上的一模一样,无丝毫差别,陈旧感和年代也无差别。可我是权威,我就认为你是高仿的邮戳,你又能怎么样?
请极限邮友们记住:
1、标准、规矩与极限片一样,它也是人制作的,不是自然产生的。
2、因为权力大于规矩,当权者有权力改变它的本质含义。
3、任何事物的评定,一旦失去了公正,标准和规矩也就失去了意义。
作者: hwf    时间: 2011-11-23 1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1-11-23 10:35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hwf 发表于 2011-11-23 10:29

哈哈,老胡的话用的再恰当不过了。
作者: mikeatsias    时间: 2011-11-23 11:25
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付出,收获的也不同!
作者: 梦山    时间: 2011-11-23 11:55
集邮本身就是茶后饭余找乐的事,当然能参展拿奖最好,不拿奖也玩的高兴。什么事都要讲个群众基础,我们不否认传统类的东西是好东东,可再玩下去,它的去处应该是博物馆,而不是邮展。极限集邮这个新兴的产物,一定会有他应有的地位。
    可现在地摊上常见有邮戳买,我也见过有的邮商在交换字钉,见钱眼开,即可悲又坏了局,这就会使真正的集邮者防不胜防啊。
作者: 研邮堂主    时间: 2011-11-23 13:46
本帖最后由 研邮堂主 于 2011-11-23 14:06 编辑

他们对本次邮展的极限类展品拆框只检查第一框第二个贴片,而这个贴片的东西本次都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的他们却没有检查,这说明他们本身就不懂!有人说“这只是个态度!(强势打压的态度和借口)",我很赞成!所谓的”专家“,是按照评审规则在办事吗?所谓的“专家”,对自己出售的邮政历史假品怎么不提只字?
作者: chejingang    时间: 2011-11-23 19:12
能否将此三个问题极限片展示下,也可以提高一下大家的水平,到底假在哪里?
作者: 梦山    时间: 2011-11-23 19:38
“所谓的‘专家’,对自己出售的邮政历史假品怎么不提只字?”陈为乐10年前在上海卖过很多极限片,当时他卖出来的片,现在市场上按当时的半价都买得到。
作者: 山不在高    时间: 2011-11-23 20:00
不足为奇,五年前就开始对极限类展品进行打压了,很反感那些权威们抛开客观的评审规则而进行主观的评审。
作者: 研邮堂主    时间: 2011-11-23 21:59
17# 梦山


但是“陈”出售的极限片,至少没有被说假!陈先生在2006广州全国极限集邮展览讨论会上提倡我们应该向毛主席学习,要“闹革命”!说明他对世界集邮格局的远瞻性!对于几次世界、亚洲国际邮展,他对极限类别,始终是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否则,洛阳世展的评审结果也不是现在大家所知道的!他至少没有在关键时刻忘记自己还是“国际邮展评审员”!也对得起“炎黄子孙”这一至高无上的称誉!不是像某“FIP首脑”那样,出售伪劣邮品,还道貌岸然,做伪君子!
作者: 研邮堂主    时间: 2011-11-23 22:01
16# chejingang


这三部展品的3个贴片(被拆框检查的),统统没有问题!作者均可提供!
作者: chejingang    时间: 2011-11-23 22:50
请研邮堂主将这三部展品的3个贴片(被拆框检查的),挂出来看看,让我们学习学习!这个事件现在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了。
作者: 研邮堂主    时间: 2011-11-24 06:28
21# chejingang
您想仔细研究,请与3位作者联系。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1-11-24 14:57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1-11-24 15:00 编辑

这次亚展,我们在国际评审员专题讲座看见了陈为乐先生,我们新疆的几位常务理事和他进行了专题集邮知识方面的探讨和接触。从他的言谈看,并不倾向于展品素材的珍罕,思想比较开放,只是说话比较随便。据悉,本届亚洲邮展,他没有参与极限集邮展品的评审。
      正如研邮堂主说的那样,陈为乐先生“不是像某“FIP首脑”那样,出售伪劣邮品,还道貌岸然,做伪君子!”
      打压极限集邮展品的是哪位主评印度世界邮展极限集邮展品的目前亚洲邮联的执权者。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1-11-26 17:18
本帖最后由 liyufu 于 2011-11-26 17:27 编辑
这段话是一位邮友的日记中记录的原话,大家看后或许会对评奖降级有所理解:

“此次邮展专家组共开框检查了26件邮品,建议下次展出时需要出具鉴定证书的有19件,明确为赝品今后不得再次展出的有5件。这5件邮品有3件 ...
jiukou 发表于 2011-11-23 08:50


曹老师的话有道理!极限片有假片是不好!但中国那么多砖家,在那么久的时间里和世界邮展中都没有发现?而被亚展砖家发现?中国的集邮家、集邮联、征集员是干什么的?水平低?还是不负责!出问题的可能是外国片吧!说了外片不好识别!还是国片好!!!老外不懂!!呵呵。。。。。。。。。
作者: 吴金勇    时间: 2011-11-27 16:21
亚展、世展本来就是“贵族俱乐部”,挤进去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在外头羡慕。如果集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参展,那么绝大多数的集邮者将失去很多的乐趣,甚至一辈子也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集邮重在实践重在参与,有自己的邮集就行,亚展世展进不了,我就进国展省展市展区展甚至校展。
    对极限集邮面临的窘境也不必杞人忧天,不让参展也不必在意,极限集邮爱好者可以办自己的邮展,世展办不成,咱办国展,三年五年一届也可以。极限邮展就是要请懂极限的专家当评委,让那些道貌岸然的专家彻底远离极限集邮,彻底滚蛋。
    极限集邮本身是新事物,集邮组织对此应爱护有加才是,这样我们的集邮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如果一味采用“打压”手段对极限集邮进行指责很显然是不明智的。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1-11-27 16:56
如果集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参展,那么绝大多数的集邮者将失去很多的乐趣,甚至一辈子也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集邮重在实践重在参与

说得好!
作者: 【三兄弟】    时间: 2011-11-27 20:44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国家评审员也好国际评审员也好他们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一定也有不熟悉的领域,难免有偏差出现,但是他们是个团体在评审面出现大的偏差就是思想在作怪了
作者: 石库门    时间: 2011-11-27 20:45
极限邮集20万得个金奖,传统/邮政史类可能要花费100万才能得个金奖,如不打压打压这些砖家心里不平衡啊!现在的邮票通信功能下降,不知现阶段的邮政史以后谁人去研究,玩邮政附加费/快件/甚至航天邮集在这些大家眼里都属小儿科,要命的是他们的宝贝别人也不爱看!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1-11-27 21:12
本帖最后由 liyufu 于 2011-11-27 21:19 编辑

金钱在作怪!邮展沾满了铜钱味!
奥运会是不是也分个大金牌和小金牌?足球是不是发个金球?乒乓只发个纸牌牌?很笑人!没有哪个行业和比赛是比金钱价值!
作者: 彭千格    时间: 2011-11-27 22:01
本帖最后由 彭千格 于 2011-11-27 22:08 编辑
极限邮集20万得个金奖,传统/邮政史类可能要花费100万才能得个金奖,如不打压打压这些砖家心里不平衡啊!现在的邮票通信功能下降,不知现阶段的邮政史以后谁人去研究,玩邮政附加费/快件/甚至航天邮集在这些大家眼里 ...
石库门 发表于 2011-11-27 20:45

不仅如此:不打压,他们手头上的积压"宝贝"卖给谁呀?也是朝钱看!!!金钱作祟!!!
李曙光少将曾斥批过"国字号"的评审员!!!
作者: leiyu    时间: 2011-11-27 23:41
我就不爱看传统类的东西...头大眼痛,不是因为极限片漂亮我还不集邮呢...
作者: duyongkai    时间: 2011-11-29 11:13
极限邮集20万得个金奖,传统/邮政史类可能要花费100万才能得个金奖,如不打压打压这些砖家心里不平衡啊!现在的邮票通信功能下降,不知现阶段的邮政史以后谁人去研究,玩邮政附加费/快件/甚至航天邮集在这些大家眼里 ...
石库门 发表于 2011-11-27 20:45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1-11-29 19:16
他们对本次邮展的极限类展品拆框只检查第一框第二个贴片,而这个贴片的东西本次都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的他们却没有检查,这说明他们本身就不懂!有人说“这只是个态度!(强势打压的态度和借口)",我很赞成!所谓的” ...
研邮堂主 发表于 2011-11-23 13:46


所谓的“专家”,对自己出售的邮政历史假品怎么不提只字?
..................................................................................
凡是被证实卖了假邮品的人,无论是谁,哪怕是主席,假如一律、永远开除出FIP或FIAP或ACPF等,今天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反思录”、“不实的文章”了。呵呵!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1-11-30 09:44
极限邮集20万得个金奖,传统/邮政史类可能要花费100万才能得个金奖
石库门 发表于 2011-11-27 20:45


作者: 巴山    时间: 2011-11-30 10:01
制假可恨,贩假可恶,这正是;由如蒙财害命[害极限集邮之命],尤其是[内行]贩假,更可恨,更可恶!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1-11-30 10:07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11-11-30 10:58 编辑

个人非常赞同李近朱先生在《坚守“极限”》一文中的看法。我想正视并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些专家、评委们对极限集邮也许会重新“另眼相看”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1-11-30 10:32
本帖最后由 liyufu 于 2011-11-30 10:34 编辑

邮展能不能学学奥运比赛?也有个反兴奋剂和道德委员会?有个集邮道德委员会或邮品审查鉴定委员会,而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形成一个机制,有个机构才对!科学鉴定和评估,区别对待,认真处理。对于制假和售假的要严处才对。不光是极限片、极限片戳,那些假票、假实寄封片、花纸头、有害邮品都该鉴定审查!一视同仁。对于购买者或购买来参展的邮品要由评委会交由邮品审查鉴定委员会鉴定做出书面鉴定意见,购买者可以向兜售者索赔。当然,展品也该扣分。造成一个合力打假氛围。
作者: leiyu    时间: 2011-11-30 10:36
邮展能不能学学奥运比赛?也有个反兴奋剂和道德委员会?有个集邮道德委员会或邮品审查鉴定委员会,而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形成一个机制,有个机构才对!科学鉴定和评估,区别对待,认真处理。对于制假和售假的要严处 ...
liyufu 发表于 2011-11-30 10:32

顶李先生,不过实施起来估计难度较大,因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专家们也许没时间去做...
作者: 陈进权    时间: 2011-11-30 12:13
制假可恨,贩假可恶,这正是;由如蒙财害命[害极限集邮之命],尤其是[内行]贩假,更可恨,更可恶!
巴山 发表于 2011-11-30 10:01


我想起《陋室铭》
不论何种假均令人痛恨
当我们批评假
但一方面自己却参与倒戳的行为
作为网站的负责人容许会员在网站公开代办倒戳
一室之不治……
如何为我国极限集邮有所担当?
(仅引用巴山的话,无意针对个人——是针对所有参与倒戳的人)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11-12-11 00:08
来学习,来学习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