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张巍巍:“大部分叙述的文字内容与事实不符!” [打印本页]

作者: 倒戳为害    时间: 2012-9-6 16:55
标题: 张巍巍:“大部分叙述的文字内容与事实不符!”

      “大部分叙述的文字内容与事实不符!”
    这是张巍巍的开场白。虽然他身体已经发福,在评审员中还算年轻人,他开口便直入主题。张巍巍表示,有文章说到:两部航天邮集也在挂花之后更改了评审成绩,这是绝对没有的。至于极限类邮集的评审,从近年的国际邮展上可以看出,虽然较之前些年的成绩有所下降,但评审还是比较公正的,并不存在打压的问题。评审员是根据评审规则,按部就班的评审每一部邮集。这次亚洲邮展极限展品中有大量的素材被专家组认定是伪品,数量惊人,在这种情况下,评委会只将这些邮集降10分处理,并未取消参展资格。张巍巍说:这已经是对参展者最大的爱护了!这一点,邮集作者本人应当很清楚。有趣的是:我们看到、听到的不同声音,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来自作者之外的其他的集邮者,如果作者本人愿意提供全部展品原件的话,我很愿意帮忙联系当时亚洲邮展的专家组成员,对这些展品的存疑素材在集邮刊物上进行分析鉴定,将结果公开。
    在谈到对评审员的接待规格时,张巍巍说,举办国际邮展期间,评审员的住宿通常是由主办方决定的,有时候住五星级酒店,有时候是三星级酒店,怎么可能像某些文章所写那样呢?他本人当评审员享用较高档次的接待恰恰是2002年在韩国,绝非中国。邮展期间,组委会发给评审员的津贴,实际上就是生活补贴,用于没有评审工作餐和招待会时的日常开销,一般举办一次邮展的时间是五六天,大约只有2000多元人民币(根据主办国的消费水平略有差异)。这点钱对于国内那些在各种活动中给有关人员的劳务费、车马费来说,不值得一提!更何况国内通常都是包吃包住。
来源http://t.cn/zWgUVvF 摘自《集邮博览》2012.9

作者: 俞玮    时间: 2012-9-6 16:59
按这样的说法,降10分是事实了。
作者: 龙翔    时间: 2012-9-6 17:06
在事情没有曝光前,你看足球场上有几个黑哨承认自己是黑哨?官场里有几个贪官承认自己是贪官?还是一句话:水太深了,不小心会把自己淹死的。
作者: 龙翔    时间: 2012-9-6 17:09
真不知道楼主反复发这贴是什么意思?躲躲藏藏的也没有签名档,有意思吗?这件事本来大家都没有讨论了,你现在又翻出来有什么意图吗?
作者: rocky    时间: 2012-9-6 17:29
能把“数量惊人的伪品”说清楚点吗?每部邮集都这样?
假打!!!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12-9-6 20:44
也想看看邮集中的“假极限片”
作者: 天女木兰    时间: 2012-9-7 04:03
本帖最后由 天女木兰 于 2012-9-7 04:25 编辑

只能认为“妖言惑众”,中国极限就是被那几个“砖家”垄断,谁的成绩也不可能超越它们,极限爱好者们,别听楼主妖言惑众,只要邮戳、字钉是真的倒戳不算假。
作者: 巴山    时间: 2012-9-7 06:30
本帖最后由 巴山 于 2012-9-7 07:47 编辑

“数量惊人的伪品”? 还让参展?
作者: 正蒙轩    时间: 2012-9-7 09:07
集邮这东西,玩玩就行,千万别当真。
作者: 巴山    时间: 2012-9-7 09:29
本帖最后由 巴山 于 2012-9-7 09:32 编辑

转;新浪网友2012-09-05 08:21:17 [举报]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最后是
谁的嘴大谁有理

红军邮大本营2012-09-05 09:59:57 [举报]
我没看此文,就先评论:1、高水平的教师能够教出高水平的学生(教师也有教师等级证);故此,低水平的评审员怎能评出高水平的邮集。2、评审员还要受“人情影响”。毕竟也是人么,怎能没有人情味。3、还要受评审员的“偏爱、喜好”影响。喜欢传统的;不喜欢专题。喜欢中国的;不喜欢或不懂外国的。以此类推。4、可能还要受其他人士的影响,不一而足。

好奇小子2012-09-06 10:49:45 [举报]
因为评审的过程是保密的,不能说的,才会造成邮友对评审结果的疑惑,这是非常正常的,没什么感到委曲的,更不应该给提出疑问的邮友扣上诸如“抹黑、破坏”等大帽子。
作者: 天涯邮子    时间: 2012-9-7 09:44
“这次亚洲邮展极限展品中有大量的素材被专家组认定是伪品,数量惊人”,如果说的是事实的话,那说明外国极限片假片也很多,假片、假戳不是中国极限片独有的“专利”。
     如果不精通外语,不了解外国的邮政史,一般的极限爱好者对外片还是少碰为妙,老老实实收集国片,至少中文大家都看得懂,国片的片源、邮戳等情况都能基本了解,相对容易鉴别。
    话又说回来,如果真的“这次亚洲邮展极限展品中有大量的素材被专家组认定是伪品,数量惊人”,那这几部极限展品怎么能有资格参展?送展前预审时中国的专家都到哪里去了?还是专家看走了眼?或者中国的专家鉴别水平不够,伪品是评审时是由外国专家发现的?
    希望能够公开事情的真相,以免我等极限集邮爱好者老是雾里看花。
作者: rocky    时间: 2012-9-7 09:55
只能认为“妖言惑众”,中国极限就是被那几个“砖家”垄断,谁的成绩也不可能超越它们,极限爱好者们,别听楼主妖言惑众,只要邮戳、字钉是真的倒戳不算假。
天女木兰 发表于 2012-9-7 04:03

你这才是真正的妖言惑众。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12-9-7 10:45
“这次亚洲邮展极限展品中有大量的素材被专家组认定是伪品,数量惊人”

中国参加国际邮展的邮集,都是通过省展、国展一级级选拔上来的,而且参加亚展前都会有预审制度。如果到了正式赛场上有大量素材被认定为伪品,那么之前那些环节中的专家都看不出来?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12-9-7 10:50
其实真相一直就很清楚,只不过没有人说而已。
参照一下以下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9e62a70102eczz.html

专访新加坡集邮家郑炳贤

"笔者就2011年无锡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中国集邮者关心的极限类和航天类展品得分普遍偏低、部分邮集获奖奖级出现人为改动的情况等问题请教了郑先生,郑先生对此作出了如下回应:

  ——邮集参展没有捷径,所有参展者都应本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评审。我们不能指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奖赏。

  ——“极限”是邮展类别中的冷门,其发展时间相对很短,但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其有限的早期素材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造假泛滥”的局面。很多集邮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假货。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堪忧。根据邮展评审规则,“知识”一项35分,“珍罕”一项20分,这55分,如果使用了假货,多数分就拿不到了。这样即使拿了“处理”30分和“外观”5分的多数分,得分仍然很低。以往邮展中“极限”展品虽然很多得镀金奖和大镀金奖,但随着此类参展邮集增多,评审也会越来越严格。

  ——一部邮集展品的参展与获奖,参展者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你是想让评审员欢喜一时,还是想让自己高兴一时?邮集本身的实力是最好的砝码。不要去追求一时的高分,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

  ——郑重向大家推荐新加坡集邮家林三镁的文章《如何提高一部邮政历史类邮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从展品标题、前言页、必须要有故事内容、说明文字研究和邮识的重要性、素材品相和展品的呈现五个方面论述了邮集编组的经验,是一篇很好的邮政历史类文章。"

主席的意见应该是权威的吧?这个博文已经看到很久了,本不想发,但看到这个贴子后,觉得还是发出来更好。

第1点: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第2点:参见13楼的回复。
第3、4点:极限高分只是短期和一时的现象。如想长久就另选他类,呵呵~

所以极限邮友心中有准确的定位就可以了,不用太多奢望再能在国际邮展上拿到多好的奖项了。

作者: 淘片者    时间: 2012-9-7 10:53
好象参加亚洲邮展的邮集,大多是外片为主,如果伪品数量惊人,外片乜不保险!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2-9-7 11:28
关于郑主席评论无锡亚展极极限展品的情况其实《中国集邮报》早就刊登过宋晓文的这篇文章了。
http://www.e1988.com/news/article.asp?id=66805

个人理解郑主席话的涵义是:我们不能指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奖赏。即我们不能以极限集邮这个“最小”的投入换取世界邮展镀金、大镀金、金奖。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2-9-7 14:47
关于郑主席评论无锡亚展极极限展品的情况其实《中国集邮报》早就刊登过宋晓文的这篇文章了。
http://www.e1988.com/news/article.asp?id=66805

个人理解郑主席话的涵义是:我们不能指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 ...
吴洪熙 发表于 2012-9-7 11:28


可能就是这个意思!下一步呼吁国际邮联改规定,一律取消纸质邮票、纸质片封,改为黄金邮票、黄金片封,极限片用黄金素材制作,提高投入量!
作者: 吴金勇    时间: 2012-9-7 15:07
是评奖机制出问题。术业有专攻,集邮评奖也应细化,不能传统、专题、极限等一锅堆。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2-9-7 18:58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2-9-7 19:31 编辑

张巍巍先生的话我是不敢苟同的,我们希望国际评审员们不要总是信口雌黄地只会挥舞大棒,最好拿出真东西来对比,让人心服口服。如果这次亚洲邮展极限展品中有大量的素材被专家组认定是伪品,数量惊人,那么在无锡亚展中的几部洛阳世展获高奖的极限邮集,不也是你们国际评审员评出来的吗?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作者: 徐正炎    时间: 2012-9-7 19:37
国际邮展(国内邮展)实事求事、客观、公正评审极限展品比啥都重要!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的田径金牌含金量最高;没必要找啥“理由”有意“打压”。
作者: 梦山    时间: 2012-9-7 21:30
我的邮集就是张巍巍先生在苏州预审的呀,他当时没有提什么戳的问题啊。
作者: ngsunyu    时间: 2012-9-8 00:31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2-9-8 05:45 编辑
我的邮集就是张巍巍先生在苏州预审的呀,他当时没有提什么戳的问题啊。
梦山 发表于 2012-9-7 21:30

举例来说, 他应该建议你不能用西班牙1930年代极限片参展。传闻大部分西班牙1930年代极限片有问题戳。我的分析发现4个警兆: 第一,   早期的西班牙极限片数量太多。第二,一个伪戳可用于所有16枚邮票。第三,低市价反映了怀疑。第四, 意大利邮商有卖1930年10月12日SEVILLA邮戳。
你需要专家审查。Klaus Schöpfer (Email: klaus.schoepfer@chello.at) 负责 FIP Fight against Forgeries。 请向他谁是1930年代西班牙邮戳专家。
如果你有国外专家证书,邮展专家组不能质疑你的素材。但是证书费用约50欧元(人民币四百元) ie 五框六万四千元。当然,证书只保证不扣分。如果(贿赂评审员)增加1分要交1000美元(人民币六千三百元) 的话,不到2万美元买金奖还蛮划算。哈哈。认真说起来,我在等待拍卖项目的专家证书。这将会花我50欧元,但如果极限片有伪戳,我不必付远高于50欧元的拍卖价给拍卖行。

Spain edifil 578 20 euro yuyan.jpg (112.42 KB, 下载次数: 64)

Spain edifil 578 20 euro yuyan.jpg

C33.jpg (92.66 KB, 下载次数: 57)

C33.jpg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12-9-8 01:04
举例来说, 他应该建议你不能用西班牙1930年代极限片参展。传闻大部分西班牙1930年代极限片有问题戳。我的分析发现4个警兆: 第一,   早期的西班牙极限片数量太多。第二,一个伪戳可用于所有16枚邮票。第三,市价(售 ...
ngsunyu 发表于 2012-9-8 00:31


你并不了解国内的邮集选拔过程,和国外集邮者自己送展是完全不同的。

做为一次正式的大型的亚洲国际邮展,如果极限邮集里真有很多问题,就直接给出清晰明确的专家组报告,理直气壮地说明扣分的原因。而不是现在这样,每个人都给出不同的解读,但又不清晰地说出具体是哪些素材有问题,这不就是“莫须有”吗?
作者: 惠友新东方    时间: 2012-9-8 07:02
我的邮集就是张巍巍先生在苏州预审的呀,他当时没有提什么戳的问题啊。
梦山 发表于 2012-9-7 21:30


或许张巍巍先生又进行了新的考证呢?
邮集作者说话了,不是又给那些“仅旁观者呐喊,邮集作者没意见……”观点当头浇了一瓢冷水吗?
古有名言:说一个谎话,要用一百个谎话来圆说。
拭目以待,且看他如何自圆其说……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2-9-8 09:05
参展和评审是两回事。
参展最终的目地不是拿最高奖,如果非要是想要个最高奖,那就失去集邮的意义了!
我看退一步海阔天空~更让集邮者真正好好反思集邮的目地和意义!
认真的研究和总结我们的不足,良好的心态面对评审,才能更好的发展。
少弄些外国早期垃圾参展,由于文化,地域,时间等的差异,外国垃圾我们是不好弄明白的,把我们中国的集邮文化搞好,发挥我们的长处。
评审员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的。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2-9-8 09:36
就专题、传统、邮政用品、邮政史集邮而言,我也确实认为中国的集邮者少搞那些外国垃圾。但就极限集邮而言,我想刘兄还不明白,中国的极限片早在九十年代末就已经被以张巍巍为首的一些中国国际评审员判了死刑,现在是他们判决外国极限片死刑的时候了。
作者: ngsunyu    时间: 2012-9-8 10:04
你们看不到无锡评审员的难言之隐吗?
大家都知道极限邮品“造假泛滥”的局面。
如果评审员指出伪品,参展者一定不高兴,因为这些极限片已经失去了转售价值。
如果评审员错指伪品,评审员也没面子。
因此,评审员决定不指出伪品,所以评审员不会错指伪品, 所以参展者不会赔钱, 正是皆大欢喜。

你们看不到郑主席的警告吗?
现在参展者只好接受评审结果,因为郑主席说<<根据邮展评审规则,“知识”一项35分,“珍罕”一项20分,这55分,如果使用了假货,多数分就拿不到了。这样即使拿了“处理”30分和“外观”5分的多数分,得分仍然很低。>> ie 如果参展者不接受评审结果,可能会降到35分以下, 并取消参展资格。<<张巍巍说:这已经是对参展者最大的爱护了!>>。所以没有参展者本人愿意公开抗议。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2-9-8 10:37
中国极限片集邮的关键是要我们正视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历史状况~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2-9-8 10:39
1、因为评审是专制的,抗议也是无效的,参展者谁说话,将来棍子就打谁!傻瓜才公开抗议呢,换了我,我也不会公开抗议。
2、专家组是皇帝老子,反正不需要老子拿出证据,老子想让谁死,谁就死!不让你死,“这已经是对参展者最大的爱护了!”(张巍巍警言)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2-9-8 11:20
评审员不是法官和也不是裁判~
邮票集邮是运用方寸间简练的把历史,文化等~把美,把美好的感受呈现给大家观众和评审员的~
主动权取决于邮品作者,作者要通过对邮票邮识邮品内涵的深入研究,说服和打动观众和评审员。
作者: 天女木兰    时间: 2012-9-8 12:39
我鼎力支持新疆张吉昌的语录!
以下是我个人的言论:中国极限邮集刚开始就没有出现好的领路人,如果刚开始那几个率先代表中国参加邮展的”先驱者“要是心术正的话,我们会很尊重他们为师长,中国的极限集邮会蓬勃健康发展;不会像今天随着他们各自的邮集销声匿迹,成为中国极限的绊脚石,遭到唾弃;他们击鼓传花似的甩售外国极限片,帮助从入场券到获“大奖”;看见中国极限片就是”假戳“要么就是”倒戳“。中国集邮界只要有它们存在就没有好,只好等下一代评审员出世了,祈祷上帝早日惩罚它们吧。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2-9-8 13:19
2011年已经过去了,迎来的是火热的2012年~
集藏和集邮行为本质是一项爱国行为,凝聚与共鸣,传承与发展,开创美好的环境氛围~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2-9-8 14:02
五行金木水火土,日月东西南北中。






作者: ljy88    时间: 2012-9-21 16:07
如果作者本人愿意提供全部展品原件的话,我很愿意帮忙联系当时亚洲邮展的专家组成员,对这些展品的存疑素材在集邮刊物上进行分析鉴定,将结果公开。

这是个好办法!
作者: 王小虎    时间: 2012-9-28 23:05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 于 2012-9-28 23:10 编辑
只能认为“妖言惑众”,中国极限就是被那几个“砖家”垄断,谁的成绩也不可能超越它们,极限爱好者们,别听楼主妖言惑众,只要邮戳、字钉是真的倒戳不算假。
天女木兰 发表于 2012-9-7 04:03


实在搞不清你是要帮极限说话呢,还是要致极限于死地呢???这说的话实在是“有才”啊!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2-10-1 08:06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2-10-1 08:18 编辑

这个问题,要理性看待,邮政史邮集和其他邮集,如果存在邮戳、字钉是真的,只要倒戳无纰漏,评审专家们一律按真实邮品对待,因为邮政史邮集和其他邮集的爱好者从来不提自己有倒戳行为。而极限集邮爱好者们自己爱搞窝里斗,自己承认倒戳为假,所以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其实大家理性一点,学习一下邮电部(邮政局)以前的文件,纪念邮戳在集邮品的加盖方面(邮业通字260号、60业邮字第36号通知)允许有一个月的加盖期间,最早固定的日期不变,这就意味着集邮品有一个月的倒戳时间,这是集邮品和邮政实寄邮件的本质区别。由于极限片是集邮品,不是实寄邮件,所以大家不要把极限片的倒戳问题与实寄邮件等同。
      可以说极限片的倒戳有宽限度,实寄邮件则没有。我劝极限集邮者们,不要再为极限片的倒戳问题大呼小叫,只要是从邮政部门流出的东西,集邮者都没有错,有错的是邮局。大家想一想,总公司的极限片和首日封那个不是提前倒戳盖好后才于首日发售的,原因就是,它们都是集邮品,不是实寄邮件。现在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相当一部分评审员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只会挥舞大棒一棍子把极限集邮往死胡同里赶,似乎显得自己水平很高,我劝其还是谦虚一点。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谁都应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言,学习是最主要的,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者是不可取的。
作者: ngsunyu    时间: 2012-10-1 12:01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2-10-1 12:28 编辑

国外各邮政局首日邮戳有不同的期限。一些长达一年。这些是合法的倒戳。我们所关注的是涉及贿赂或个人关系的非法倒戳。倒戳在邮政局的法定期限后发生。
这是常识。任何合格的国际评审员应该知道的常识。我是旁观者。不过,我承认任何合格的国际评审员应该知道评审规则比我多。如果他们的批评者知道评审规则优于国际评审员,他们应该引用确切的评审规则项目,指出评审员如何没有遵循任何规则。请注意评审规则可能是用英语或法语写的。所有这些评审规则的正确诠释应根据原来的语言,而不是根据中文翻译。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2-10-1 12:27
还是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在邮政史和传统等其它类别邮集中,凡是邮政局出来的东西,不管是涉及贿赂或个人关系的违规邮品都被视为珍贵邮品,如邮局在邮票首发日前出售邮品且提前使用,邮政档案中不得流出的票样和图稿,邮票厂不得流出的变体票等。这些违规邮品并不视为不合法邮品。
作者: ngsunyu    时间: 2012-10-2 03:14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2-10-2 06:54 编辑
凡是邮政局出来的东西,不管是涉及贿赂或个人关系的违规邮品都被视为珍贵邮品,如...  邮票厂不得流出的变体票等。这些违规邮品并不视为不合法邮品。
新疆张吉昌 发表于 2012-10-1 12:27


变体票如果由于印刷机或人为错误 是珍贵邮品 没错。由于贿赂或个人关系 人为故意制成变体票  不是珍贵邮品 反转成为犯法证据。
倒戳 如果由于人为盖戳错误 是珍贵邮品 ? 这种人为盖戳错误不可能也不见得成为珍贵邮品。由于贿赂或个人关系 人为故意盖倒戳  不是珍贵邮品 同样是犯法证据。
作者: 新疆张吉昌    时间: 2012-10-2 10:47
扯远了,我们探讨的东西和事情都是通过邮政部门产生的,与集邮者个人无关系。至于个人制作变体票,只要没有买卖行为,都不能视为犯法。至于倒戳邮品,也没有被定为犯法。
作者: chipin33    时间: 2012-10-5 15:19
本帖最后由 chipin33 于 2012-10-5 16:59 编辑
好象参加亚洲邮展的邮集,大多是外片为主,如果伪品数量惊人,外片乜不保险!
淘片者 发表于 2012-9-7 10:53

所谓有问题之外国片,绝大部分仍集中在一位意大利籍邮商供片者所流出者,近几年中国经济崛起,对外购买力大增,因此这些问题片绝大部分都被中国买家购买後或者自集,或者再在国内转售,因此中国的收集者为了叁加邮展而购买这些邮集素材,成为最大的受害人。另外一位保加利亚籍邮商,仅出售少数保加利亚等国问题片,祸害邮坛比之前者就微不足道了。至於非上述两位外国邮商(指原始供片者),不敢说完全没有伪片出现过,但一时还真不容易找到问题片来。
因此解决外国问题片之症结,直言之就是如何遏止意大利籍邮商所流出来的问题片继续蔓延邮坛问题。
但现实的是这些买了问题片的集邮朋友愿意自我承担损失?或是赶紧脱手?收回本钱让别人损失?
有些问题片,还出现过保真之证明,如何去质疑这些开具保真的“专家”?
作者: ngsunyu    时间: 2012-10-6 13:42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2-10-6 14:57 编辑
因此这些问题片绝大部分都被中国买家购买後或者自集,或者再在国内转售,因此中国的收集者为了参加邮展而购买这些邮集素材,成为最大的受害人。
chipin33 发表于 2012-10-5 15:19

朱兄所言极是。外国问题片证据如下:
(1) 拍卖网站不少外国问题片。拍卖网站包括易趣,Delcampe,淘宝。
证据在拍卖网站的意大利籍邮商的卖方反馈。谁有时间,可以找到中国买家购买的外国问题片。易趣淘宝删除交易记录。Delcampe 不删除交易记录。
(2) 参展展品中有外国问题片。包括洛阳,罗马,葡萄牙,无锡,巴黎。但是洛阳,罗马,葡萄牙没有扣分。印度,无锡,巴黎开始扣分。
(3) 中国极限杂志的彩色封面有外国问题片。来自意大利籍邮商。杂志日期是洛阳世展之前。
(4) 中国极限著作的彩色封面有外国问题片。来自意大利籍邮商。作者是中国极限参展前辈。
(5) 至於其他外国邮商,问题片数量比较少。问题片来自法国邮商,意大利邮商。被我发现后, 两名法国邮商主动取消拍卖。第三名法国邮商, 我买后发现问题, 使用PayPal争议被退款。第二名意大利邮商从他的交易记录, 发现他买老明信片, 后来出售极限片使用的是该老明信片。我已经通知买了他的假片的朋友。谁有时间,可以从他的交易记录找到中国买家购买他的外国问题片。
(6) 中国极限片店主会不会识别外国问题片我不知道。他们可能误买或因价低利高买。
(7) 要求评审员去识别外国问题片未免太难了。在过去十年我每周至少10小时上网看极限片拍卖。即使我在度假,我住可以上网的酒店。当我看到问题片,我只能确定60~90%左右。我不买那些问题片。要求评审员确定100%假品未免太难了。邮展期间由于评审时间有限,我不认为要求评审员去确定展品中的外国问题片是可能的。
(8) 在有限的时间内,任何人欢迎寄你的早期问题片扫描至ngsunyu@gmail.com。你必须放弃关于其图像在公共领域的所有法律权利。我不会透露你的身份,但我可以用它们作为问题片的例子。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2-10-6 14:18
所谓有问题之外国片,绝大部分仍集中在一位意大利籍邮商供片者所流出者,近几年中国经济崛起,对外购买力大增,因此这些问题片绝大部分都被中国买家购买後或者自集,或者再在国内转售,因此中国的收集者为了叁加邮 ...
chipin33 发表于 2012-10-5 15:19


但现实的是这些买了问题片的集邮朋友愿意自我承担损失?或是赶紧脱手?收回本钱让别人损失?

台湾朱志平会长早在2008年第3期≪极限集邮≫杂志上即自爆个人购自或曾在拍卖网站的来自意大利邮商的问题极限片。这种自我承担损失,不再转售贻害他人的高尚品行应该成为大陆极限集邮人学习的楷模。
作者: rocky    时间: 2012-11-6 11:33
这个问题,要理性看待,邮政史邮集和其他邮集,如果存在邮戳、字钉是真的,只要倒戳无纰漏,评审专家们一律按真实邮品对待,因为邮政史邮集和其他邮集的爱好者从来不提自己有倒戳行为。而极限集邮爱好者们自己爱搞窝 ...
新疆张吉昌 发表于 2012-10-1 08:06

有些问题不是理性不理性的问题,像你提到的这种“倒戳”,根本就不是平时大家所说的那种倒戳。倒戳的责任,不光在邮政部门,集邮者也应该负有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
作者: rocky    时间: 2012-11-6 11:33
变体票如果由于印刷机或人为错误 是珍贵邮品 没错。由于贿赂或个人关系 人为故意制成变体票  不是珍贵邮品 反转成为犯法证据。
倒戳 如果由于人为盖戳错误 是珍贵邮品 ? 这种人为盖戳错误不可能也不见得成为珍贵 ...
ngsunyu 发表于 2012-10-2 03:14

赞同吴先生的观点。
作者: rocky    时间: 2012-11-6 11:34
变体票如果由于印刷机或人为错误 是珍贵邮品 没错。由于贿赂或个人关系 人为故意制成变体票  不是珍贵邮品 反转成为犯法证据。
倒戳 如果由于人为盖戳错误 是珍贵邮品 ? 这种人为盖戳错误不可能也不见得成为珍贵 ...
ngsunyu 发表于 2012-10-2 03:14

赞同吴先生的观点。
作者: 倒戳为害    时间: 2013-2-27 09:13

一个编辑部的“重要说明”。不清楚“重要说明”与“道歉声明”有何不同之处?仍在迷雾之中...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