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王府井邮戳也有“李鬼” [打印本页]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2 23:36
标题: 王府井邮戳也有“李鬼”

首日本人亲自在王府井邮局盖的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2 23:37

假戳!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2 23:41
假戳的字钉:阿拉伯数字与真戳明显不同,尤其“2字体”更为明显,彻头彻尾的一眼货!
作者: ys8882002    时间: 2012-12-23 00:11
可将明显区别之外发对比图以便邮友辨以!!!r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3 00:14

这是托北京原地封朋友首日去河北平山制作的,据说此戳第二天就收回了。

极限朋友:对比一下,看看你手中的片???
作者: 吕敬辉    时间: 2012-12-23 00:28
这戳好面熟,呵呵俺手上的片好象有这戳的
哎为了给后代留点有用的东西,我打算去集新票了,呵呵
作者: ys8882002    时间: 2012-12-23 00:31
强烈支持建议邮友们多发些这样的贴!让那些造假者无处藏身!以个人微薄之力去维护净化极限市场!
作者: 白城风月    时间: 2012-12-23 02:12
为什么经济越发展,文化越繁荣,人的道德越败坏呢????
作者: 鲁润    时间: 2012-12-23 08:18
疑问,假如做片的是造假者,为什么不制成天安门邮戳,岂不是假的“更和谐”?另在本网出售的销王府井2邮戳的国家博物馆片少有几片,在华邮网警示的造假邮戳的网址制一枚180元左右,一套1977年文物版国博片在邮票发行前最少也卖到80元,查了查自己手中的销王府井2邮戳的极限片每一张和另一张相比确实字钉的印记都不尽相同,也不是说光销王府井2邮戳的极限片出现这种情况,以前针对这种情况在本地邮局做过实验,邮戳的印记在于一是销戳力度的大小;二是销戳所垫物品的材质和厚度等等。
作者: milanwon    时间: 2012-12-23 10:40
9# 鲁润


王府井的戳被某些人应用到很多片上了......又不止国博这一种
而且以后他们还能继续使用到一些新邮上面。
悲哀呀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12-23 12:26
疑问,假如做片的是造假者,为什么不制成天安门邮戳,岂不是假的“更和谐”?另在本网出售的销王府井2邮戳的国家博物馆片少有几片,在华邮网警示的造假邮戳的网址制一枚180元左右,一套1977年文物版国博片在邮票发行 ...
鲁润 发表于 2012-12-23 08:18


字钉的差异尚不足判别为造假,因为有可能是自备字钉或者倒戳品,而戳面文字的差异,戳损伤磨损程度通常是造假的差别方法!友说的盖戳力道等因素造成戳有差异很正常,都属真品!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12-23 12:27
本帖最后由 金陵邮人 于 2012-12-23 12:35 编辑
9# 鲁润


王府井的戳被某些人应用到很多片上了......又不止国博这一种
而且以后他们还能继续使用到一些新邮上面。
悲哀呀
milanwon 发表于 2012-12-23 10:40


记得友曾经发某大会高铁片么?呵呵!在南京首日做出高铁片没有多少!而我是一片也没有做的,我只做过风景戳片,时间为风景戳(2012.6.30),其他的邮友就自己去想吧!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12-23 12:37
大家也可以看看宋词吧!戳很有意思!
作者: milanwon    时间: 2012-12-23 13:09
12# 金陵邮人


当然,我说过,我从来不收那种专印片的,但是收到是那种片我自然觉得诧异,反正是代人购买,当事人不愿意追究就算了。
作者: 王海    时间: 2012-12-23 21:33
9# 鲁润


王府井的戳被某些人应用到很多片上了......又不止国博这一种
而且以后他们还能继续使用到一些新邮上面。
悲哀呀
milanwon 发表于 2012-12-23 10:40

可惜1楼那两张老明信片浪费了。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12-12-23 21:39
悲,悲,悲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3 21:59
可将明显区别之外发对比图以便邮友辨以!!!r
ys8882002 发表于 2012-12-23 00:11

邮戳就像公章一样,都是背案可查的。在刻制的时候设计了明迹、暗记(字体、数码)
北京邮政日戳就有暗记。
贴图已经很明显,一目了然了。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3 22:05
这戳好面熟,呵呵俺手上的片好象有这戳的
哎为了给后代留点有用的东西,我打算去集新票了,呵呵
吕敬辉 发表于 2012-12-23 00:28

不用怕!
北京卫视一档王刚主持的《鉴宝》节目,80%的瓷器均是赝品,当场击碎。
这没有影响到瓷器的收藏,更有力的打击制假者。
去伪才能存真!!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3 22:12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12-12-23 22:21 编辑
疑问,假如做片的是造假者,为什么不制成天安门邮戳,岂不是假的“更和谐”?另在本网出售的销王府井2邮戳的国家博物馆片少有几片,在华邮网警示的造假邮戳的网址制一枚180元左右,一套1977年文物版国博片在邮票发行 ...
鲁润 发表于 2012-12-23 08:18

制假者之所以铤而走险,很大成分就是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一知半解的收藏者在充当下家,
可悲的是,赵本山的《卖拐》再次上演,上当了还要说:“大哥,谢谢啊!”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3 22:20
为什么经济越发展,文化越繁荣,人的道德越败坏呢????
白城风月 发表于 2012-12-23 02:12

收藏圈造假由来已久。。。并非极限片特有。
圈里有句话:无冤不乐,交点学费买个小教训,不可怕;
可怕的是,当了最大的冤大头,还不清醒!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2-12-31 11:29
马WD是有眼没钱,拜呼的有点离奇~
王G是有钱没眼,花了好多钱没买到好东西,以至于受了刺激~说书演电影是专长。
现今社会有的砖家是见钱眼开~
收藏有钱有眼的少,还要有缘~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2-12-31 11:35
没钱没眼在没心,那只能是给赵本山打工!
作者: 付明斌    时间: 2013-1-1 09:49
邮戳就像公章一样,都是背案可查的。在刻制的时候设计了明迹、暗记(字体、数码)
北京邮政日戳就有暗记。
贴图已经很明显,一目了然了。
殷吉丰 发表于 2012-12-23 21:59

殷吉峰老师,听说钱币、邮票有暗记,头次听说邮政日戳有暗记,邮识浅薄,请殷老师举个例子,好好学习学习。谢谢1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3-1-1 13:18
字钉的差异尚不足判别为造假,因为有可能是自备字钉或者倒戳品,而戳面文字的差异,戳损伤磨损程度通常是造假的差别方法!友说的盖戳力道等因素造成戳有差异很正常,都属真品!
金陵邮人 发表于 2012-12-23 12:26

很有见地。
排除两个相同戳号同时存在的可能而言,从1、2楼的戳记种类看(2楼图片太小!),都属拨轮式,不存在自备字钉情况,只有自拨字钉的可能,同一拨轮式戳记中,不管怎么拨弄,特定位置的字钉终归不会将方头拨成了圆头(20、07、08、20的0),两钉相对位置亦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就嵌入字钉式戳记的认识,这个:“戳面文字的差异,戳损伤磨损程度通常是造假的差别方法”倒是关键所在,经验之谈。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