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梅兰芳の舞台写真》1956年外文版 [打印本页]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17:37
标题: 《梅兰芳の舞台写真》1956年外文版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17:40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17:42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12-12-25 17:58 编辑









作者: 西北集邮    时间: 2012-12-25 17:55
养眼,羡慕。
作者: 龙翔    时间: 2012-12-25 18:21
宇宙锋片好像有折痕,太可惜了,超级牛片啊!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18:25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12-12-25 20:46 编辑

在五十年代中日官方关系一时难以进展的情况下,中共方面提出发展中日关系重点在民间的观点,力图通过开展国民外交、经贸联谊、渐进积累,来争取和影响日本人民,以期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有利条件和牢固基础。

  为此,周恩来想到了梅兰芳。据《中日关系报告》披露,周恩来一开始派人动员梅兰芳到日本去演出。梅兰芳因为对日本军国主义深恶痛绝,一开始表示不愿意去。多次派人劝说无果,周恩来亲自请梅兰芳和老舍等人一起吃饭。席间,周恩来分析,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是有根本区别的。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受害的不止是中国人民,日本人民也身受其害。周恩来鼓励梅兰芳:“你去一定会引起轰动。让日本人民也看看中国的文化。只有你去最合适,这样才能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民间往来。”

  中国庞大的京剧代表团1956年5月26日至7月16日访问日本,梅兰芳任团长。这也是梅兰芳第三次访问日本。梅兰芳先后在东京、九州、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演出,引起日本甚至世界的轰动。此次出面招待梅兰芳和中国京剧团的是日本国会,众议院副院长亲致欢迎词。在日本公演期间,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特务机关联合进行破坏,妄图对梅兰芳进行“策反”,梅兰芳公开发表谈话予以痛斥,表示了大义凛然的严正立场。特务慨叹:“撼山易,撼梅兰芳难!” 有专家表示,这称得上是一次打破中日两国政治关系胶着状态的“破冰之旅”。

  梅兰芳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邮电部1962年8月8日发行一套《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纪念梅兰芳先生的舞台生涯。

这套片应该采用的应该就是1956年5月26日至7月16日间梅兰芳先生访问日本演出的图片印制的,包括纪念邮票采用的图稿。
这套片可以说是新中国艺术类明信片的佼佼者,留下了诸多研究课题:封套及说明文字用日文书写,没有书号,没有印刷发行量,没有定价(与同期外文出版社发行的商业明信片不同),极有可能是中国外事相关部门印制回赠日本友好人士,没有公开发行。通过目前收藏界所见到极少,也证明存世量不大。投资潜力巨大。。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18:29
5# 龙翔


还好,软折不是硬伤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18:41
对于现代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梅兰芳和梅艳芳有什么区别。凤凰卫视《腾飞中国》最近一期节目称,而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娱乐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他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绝后!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如果说梅兰芳空前绝后的娱乐之王,您肯定不信,那不妨告诉你梅兰芳当年有多红!

出场费值十根金条 工资是毛主席五倍

当年梅兰芳大师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丹桂戏院专门购买了数期当地报纸的版面,只写着‘梅兰芳’三个大字,连着登了好些天,引起不少人关注。演出场场爆满,后来他出场费高达十根金条。身价绝不逊于当今的各路明星。

解放后,中国没富人了,中国工资最高的是谁?梅兰芳!50年代,毛主席的工资四百零四块八,梅兰芳本来是自由职业者,演一场拿一分钱,1956年公私合营改成月薪,梅兰芳主动降薪两次后为2100元。这是什么概念?那时清华教授,每个月拿出八块钱来当伙食费,可以天天吃水鱼王八的!所以抗美援朝,梅兰芳直接捐飞机,大炮都看不上。

国内最火,群星义演观众只认梅兰芳。
作者: 王宏林    时间: 2012-12-25 18:52

作者: 天喻    时间: 2012-12-25 20:23
好东东。可惜现在太少了。有谁知道它的真示实发行数量吗?????
作者: 钱志勇    时间: 2012-12-25 20:32
养眼,羡慕。好片!
还有用此片用无齿票制作的梅兰芳极限片.盖(北京1989.9.21-31支)邮戳.
2012上海文化出版社<<珍邮极限>>下册18页.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20:49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12-12-25 20:54 编辑

11# 钱志勇


是的,有制作极限片消耗的;正因此,套片的存世量会更少。
作者: 龙翔    时间: 2012-12-25 21:12
这套片价格不菲啊~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21:31
本帖最后由 殷吉丰 于 2012-12-25 21:37 编辑

13# 龙翔


目前看比较合理,再过3~5年就不好说了;
明信片已经成为一个收藏项目人气很旺+十八大指定人均收入翻一番
这个你懂黄老板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5 23:59

作者: 王飙    时间: 2012-12-26 09:05
很牛的片片。有格式片吗?
作者: 殷吉丰    时间: 2012-12-26 10:34
16# 王飙


谢谢飙友关注~~
按照惯例活着的人不上邮票,人物明信片不印格式,例如《雷锋》《铁人王进喜》等等~~
作者: zghawk    时间: 2012-12-26 13:59
挺喜欢,不知道还有再版的没有?
作者: 爱邮好友    时间: 2012-12-28 17:32
1956年外文版  好东东
作者: 海珠石    时间: 2012-12-28 20:51
此片好,难遇。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