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殷吉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历史尽可能接近真实——新中国早期明信片格式研究(非邮政版)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9-10-28 21: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的资料,贴的图已经说明了一切了~~~~~
rocky 发表于 2009-10-22 09:09

对头,LZ的资料已经说明了问题,这个帖不错,顶上去!
17#
发表于 2009-10-28 21:5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LZ的资料,贴的图已经说明了一切了~~~~~
rocky 发表于 2009-10-22 09:09
18#
发表于 2009-11-11 11: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里国内的一部分人自己找自己的麻烦。
如果你仔细看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不少高奖邮集中的极限片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专印片与无格片。
19#
发表于 2009-12-18 10:34 | 只看该作者
这应该是2个问题:
楼主的实寄画片说明那个时候,对于可用于邮政实寄业务的载体并无严格规定。而我们要讨论的是现在按国际最新规则对于极限明信片的要求和标准。虽然实寄画片起到了明信片的作用,但它却仍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明信片
,就好比国内早期官片一般是不规范的。诚然在国内邮展之中,大家可能都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考量最新FIP规则,画片被强调为非规范的明信片,这一点在以后的邮展评选中相信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20#
发表于 2009-12-18 15:39 | 只看该作者
1. 极限集邮国际规则无论新旧都没有文字表述要求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必须在书写一面有“格式”;

2. 这个话题是一个困绕中国极限集邮人20多年的问题,也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极限集邮问题吧!
21#
发表于 2009-12-21 00:05 | 只看该作者
国外其实也有很多无格式片(包括欧洲国家),也有很多如楼主那样实寄的
22#
发表于 2009-12-23 21:56 | 只看该作者
21# nan

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无格式,喜欢就制。
23#
发表于 2010-3-6 20:48 | 只看该作者
21# nan

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无格式,喜欢就制。
大海 发表于 2009-12-23 21:56



辨证的看待问题!
24#
发表于 2010-3-7 09:1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中国的历史产物,看完明白.good.
25#
发表于 2010-3-7 17:33 | 只看该作者
21# nan

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无格式,喜欢就制。
大海 发表于 2009-12-23 21:56


说的好,玩的东西,不必太认真。不要自己给自己制造枷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0:39 | 只看该作者
据有关资料显示:“邮电部1953年发出通知,规定今后明信片统一由我部发行,其他任何企业厂商不得印制明信片。”这样一来,一些出版发行单位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扯皮,就出版发行无格式的片片;更有甚者将已经印有《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加盖或涂抹去再出售发行,成为一种奇怪现象,留下了实物~~
27#
发表于 2010-3-7 21:07 | 只看该作者
实物就是史实,这也是事实,也有社会制度的一些问题!
28#
发表于 2010-3-7 22:57 | 只看该作者
1.50-60年代印刷一图多用,既印厚纸作明信片用,又印薄纸作画片,并无严格划分。我年轻时就喜欢买小画片。
2.区分明信片与画片,这是极限规则的要求。
3.现时的规则不应规范50-60年代的画片或明信片。
4.“有格”本是无中生有,有格与否更不必去束缚制片的手脚。
5.无格片参展应不成问题。
29#
发表于 2010-3-8 12:40 | 只看该作者
据有关资料显示:“邮电部1953年发出通知,规定今后明信片统一由我部发行,其他任何企业厂商不得印制明信片。”这样一来,一些出版发行单位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扯皮,就出版发行无格式的片片;更有甚者将已经印有《 ...
殷吉丰 发表于 2010-3-7 20:39


我想补充一下:当时的邮电部只是中国国内明信片的唯一发行单位,而海外发行权则归属中国国际书店。老殷贴出的几枚有格式老片,其实均为中国国际书店向海外发行的版本。另想强调一点,及至80年代中期,明信片的出版权和发行权仍归属不同的部门(在此也不谈邮政版),故请大家在谈及“出版”、“发行”这两个术语时慎用。
30#
发表于 2010-3-8 12:52 | 只看该作者
据有关资料显示:“邮电部1953年发出通知,规定今后明信片统一由我部发行,其他任何企业厂商不得印制明信片。”这样一来,一些出版发行单位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扯皮,就出版发行无格式的片片;更有甚者将已经印有《 ...
殷吉丰 发表于 2010-3-7 20:39


这应该是一个“管理条例”吧?有资料显示这一条例至70年代中后期“有可能”仍然是有效的:大家熟悉的四川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版的《成都》套片,发行单位就是四川省邮电管理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6-23 11:18 , Processed in 0.05193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