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B>京剧脸谱是指戏剧中某些角色(多为净角)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我国戏剧中的脸谱早在几百年前就出现了。在12-13世纪,宋杂剧、金院本的演出中,就已经创造出以面部中心有一块大白斑为显著特点的丑角脸谱,由于条件所限,勾画都比较简单。直到17-18世纪,净角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脸谱也得到丰富改进,京剧是在19世纪初期形成的,它的脸谱艺术又有了进一步提高,京剧脸谱不是一般面谱,更不同于面具,是中国戏剧中独具风格的造型艺术,脸谱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不同人物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画法。京剧脸谱多到几百种:有白脸、红脸、黑脸等之分。这是自然肤色的描写,主要夸张眉、眼嘴、鼻和脑门5个部位。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清楚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特点。构图式样分整脸、三块瓦脸、十字脸、六分脸、碎花脸等多种。谱式以不同人物的形貌特征为依据。即使同一谱式,不同人物,各部位的线条勾画和色彩处理也不相同。各人的脸型不同,勾画也不一样,京剧脸谱不同,勾画也不一样。京剧脸谱的特点是用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并有美术感,它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特点,还能表达广大人民的感情和爱憎,寓意褒贬,辨忠奸,分善恶,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京剧脸谱是一种艺术,早在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审查一次剧目时说:“京剧脸谱是表现人物的一种性格、一种象征,它是京剧中不可缺少的艺术之一”。
京剧脸谱多为净角所用,但在京剧脸谱邮票中却出现过两张跨行当的脸谱。一是“孙悟空”,多由武生扮演,在中国内地T45《京剧脸谱》、香港《香港艺术节·京剧脸谱》、澳门《中国戏曲脸谱》等邮票中均出现过孙悟空脸谱;二是“关云长”,既可由净角扮演</B>?称“红净戏”,也可由生角扮演?称“红生戏”,在台湾《中国戏剧脸谱》和《中国戏剧》、香港《香港艺术节·京剧脸谱》等邮票中均有关云长亮相</B>。</B><B>
</B>
<p>
<>
<></B>
<><B>1980</B><B>年1月25日</B><B>,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京剧脸谱”特种邮票,共8枚,由刘硕仁设计。其中第四枚图案是孙悟空的脸谱形象,图案既有真猴的面孔,又有艺术的夸张加工,十分逗人喜爱。
<></B>
<>
<><B>孙悟空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人物。他曾大闹天宫,勇猛无敌,后保唐僧往西天取经,沿路战胜了许多妖魔,体现出蔑视天神世界及其秩序的叛逆性格,和对邪恶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意志。他虽有点急躁,但机智灵活,有时很细密,又处处表现出诙谐风趣的乐观精神。孙悟空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英雄形象之一。</B></P><B>中国香港地区1974年2月为香港艺术节发行邮票3枚,小全张1种。邮票规格28×44mm,齿孔12.25×12.75度,面值分别出港币1角、1元、2元,图案是京剧脸谱,其中面值1角的为孙悟空脸谱。这是中国最早将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在邮票之上。小全张规格157×93mm,内含邮票3枚,齿孔14×13度。边纸上印有中、英文说明,内容如下:“京剧脸谱及其中、英文解说,表明艺术节的宗旨,是通过艺术的途径,介绍在亚洲具有特色的,香港的东西交萃的文化。艺术节是一年一度为期四周的活动。”
</B>
<>
<><B>-------杨尧东 <邮画孙悟空></P>
<></B>
<P>
感谢余雷先生制片!</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1 18:05: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