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5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枚捣练图是什么年代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9 17: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我没法上图和链接,特将这枚片在赵涌在线拍卖的序列号列出(196410004)。
2#
发表于 2016-2-9 18:47 | 只看该作者
链接没有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2-23 19:10 | 只看该作者
《捣练图》在清代的印记,来自画中所题“高江邨清吟堂秘藏”,此为清代学者高士奇的印章。高士奇是清代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善考证,曾为康熙讲书释画,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由此可见,清代时此画还在中国境内。学者徐继春曾详细考证了该画流入境外的经过:1904年起,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开始雇用日本研究者担任东方部顾问。1912年5月,时任波士顿博物馆东方部顾问的冈仓天心,从天津大沽口进入中国,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奉命收集中国古代艺术品。此后一个月中,冈仓天心被众多中国古董商人包围。他利用“中国的日本特别基金”先后收购了《远山柳塘图》等古画和一批珍贵的青铜器,这幅《捣练图》是购自一位满清贵族之手,当年8月入藏波士顿博物馆。此后《捣练图》一直存放于该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2-23 19:1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图:
片左侧边字: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片左下边字:波士顿顶尖艺术博物馆
片左:此处可以打印或者书写
片右:地址只能写于此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2-23 19:25 | 只看该作者
1798年,奥国(今捷克的布拉格)人作曲家塞纳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 l771-1834) 发明石版印刷术(Lithography),利用水与脂肪互相反拨原理,在平面上印刷,是为 平版印刷术(Planography)的嚆矢。并造木制石版印刷机。塞纳菲尔德氏,初习法律 ,后继其父业学歌舞,不成。乃从事作曲为生,颇受世人欢迎,因思以所作曲谱印 刷出售。而印费浩大,获利微薄,乃自入印刷所为学徒,但限于资本,无力自创, 又不成。 彼时氏居慕尼黑(Munich) 附近之索廉河汾 (Solenhofen),该地产石甚多, 平日用石研磨铜版,或以石代铜版雕刻。斯时家贫,其母为人洗衣,一日命氏记其 洗衣账,氏无意间将脂肪墨条写账于石版上,后数日发现字迹不能洗去,氏心有所 悟,乃一再研究试验,初用脂肪墨反写文字于石版上,继涂硝酸与树胶液后上墨印 刷,卒得成功,自称为化学印刷(Chemical Printing)。石版印刷术 Lithography一字,原 系希腊文字"石" Litho 和"写""Graphein" 组合而成,现已成为平版印刷术的代名。 1834 年,塞氏任巴产王国印刷所监印官,竟于同年二月逝世。 1810年,德人卫谢普(F. Weishaept)协助塞纳菲尔德氏完成铁制手摇式石版印刷机。 1817年,塞纳菲尔德氏试以锌版代替石版为平版版材,未成。 1826年,法人尼布斯(Niepce)发明土沥青光学制版。1832年(清道光十一年),英传教士麦都思(W.H. Medhurst)在澳门设立石印所印刷中文书。 1837年,法人恩格尔门(G. EngelMann)发明彩色石印法,定名为 Chromography。 1840年,英人庞顿(M. Ponton)发明蛋白制版法(AlbuMin process)。 1868年,德人珂尔巴特(J. Albert) 发明珂罗版制版法(Collotype)。 1869年,英人浩润(D. Hauron)发明用减色法作三原色彩色石印。 1876年(清光绪二年),法人翁相公(天主教教士)与华人邱子昂于上海设「土山湾石印所」,用平版印刷教会画报。「点百斋石印局」继之设立。 1881年,(清光绪七年)广州徐裕子,设「同文书局」,购石印机十二架,雇工 500 人,翻印善本书籍。 1886年,英人江士顿(L. Johnston)发明平版轮转印刷机。 1900年,英人万代克(F. Vandyke)发明使用阳图,以涂有铬酸盐光膜之金属版制成印刷版,称为Vandyke Process或Reverse Process,国人称为「原稿制版法」。 1904年,美人鲁贝尔(I. W. Rubel)发明间接印刷的平版橡皮印刷机(Offset press)。 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文明书局」始用彩色石印。次年,「商务印书馆」亦采用彩色石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商务印书馆」首先采用锌平版轮转橡皮印刷机。 1909年,美人杜齐(M. Dudge)发明双层平凹版法(BimetalDeep-etch Procss ) 成功。 民国二年(1913),北平中央制图局采用直接照相平版法印刷地图。 1920年,美人格拉斯(W. Grase)研究改良树胶平凹版法,付诸实用。 民国十年(1921),商务印书馆聘美人韩林吉 (L.E. Hanlinger)传授照相三色平版法,并采用哈利斯双色橡印机。 1927年,英人普莱士(Price)创干平版法(Dry Offset Process)。 民国二十四年(1935),英美烟草兄弟公司在上海、汉囗、天津等地的印刷厂,采用平凹版印刷。 1935年,澳人白克(Back)发明三层平版 (Trimetallic)。 民国46年,罗??林自美国研究考察归国,导入新式彩色照相制版印刷技术,使中国印刷工业由黑白印刷进入彩色领域。 民国四十七年,「中央印制厂」新设照相分色及彩印设备,「中华彩印公司」也正式成立。后「裕台中华」及「侨联」等继之。 1950 年,美国3M公司(Mini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Company)创预涂式P.S.版 (Presensitized Plate)。 l952年,George Jorgensen在美国印刷学会第四届年会中发表用重氮盐(Diazo Salt)为制版感光剂。同年,美国3M公司发明无粒纹(Non-Grains)三层金属版(Trimetallic plate)。 民国五十七年,新竹「联邦制版厂」初用日本Mika System分色设备。五十八年,中华彩印公司购用日本DS的直接过网分包机及自动冲片机,裕台中华厂亦继其后。 民国六十一年,国防部印制厂,中华彩印公司,及裕台中华厂,相继购用西德四色橡皮印刷??,及电子分包机。 民国六十二年,台北四海电子制版公司购进DS-306电子扫描分色机后,秋雨、裕台、五洲、中华、国防等印刷厂相继添购各型电子分包机,使我国的制版印刷,已迈向电子化的时代。 民国六十六年起,荣民印刷厂始用PS版代替平凹版以卷筒纸轮转平版??印刷电话簿。 民国六十七年,台北所有日报和晚报,先后改用PS版代替平凹版印刷彩色报纸。 民国六十八年,台北勤业工业公司研制正片型PS版成功,推广应市。至七十一年,负片型PS版亦研制成功应市,该公司主持人毛吉祥,从事PS版研究,历十五年乃克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2-23 19:38 | 只看该作者
断代: 从1912年入藏到彩色印刷技术攻克之前这段时间,期间经历二次世界大战,这期间发行可能性不大

推测:一战忙着打仗,二战被德国佬轰炸的晕头转向,应该没有这份闲心去给美国佬印刷明信片

猜测:1945 --- 1955年间
或者
是在一战之后1919年到二战爆发1939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2-23 19:4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根据印刷工艺是很容易推断出大致时期
需要确切的年月日就比较困难的,除非有波士顿艺术馆或者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相关年鉴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9 03:21 , Processed in 0.0547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