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次亚展在中国无锡举办,参展邮集的纲要部分被翻译成汉语,附在邮集旁边,以帮助观众理解。可是有的评审员,却因为这个辅助性的说明上面的汉语翻译错误而刁难作者,甚至扣分。例如,我的参展邮集题目是《The History Taste》,这次亚展的汉语翻译服务把作品题目翻译为《美食的历史》。而这次亚展的专题评审组的组长,却把《The History Taste》理解为《味道的历史》。于是他看了邮集后,说我的英文版是错误的,题目是“味道”,而邮集内容讲的是食物。我的这部《The History Taste》邮集,先后在2007年圣彼得堡、2009年洛阳、2010年伦敦和2011年日本这四个地方举办的世界邮展上,获得了2次金奖,2次大金奖,都认为我的题目好。特别是得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评审员都认同《The History Taste》是《美食的历史》,而不是这位组长先生所解析的《味道的历史》。
让我们看看这次无锡亚展的评奖过程,出现了乌龙院似的笑话。一部韩国的专题邮集《Struggles Against Infection》(对抗传染病),本来得分是93分,获得金奖。两部中国的专题邮集《Fish》(鱼)和《Cycling》(自行车运动)获得大镀金奖。我的《The History Taste》(美食的历史)得分95分,获得大金奖,没有特别奖。在已经确定了奖项,并在13日上午已经在现场挂出奖项以公布于众了。然而,到了下午,奖项变了。《Struggles Against Infection》(对抗传染病),分数变为95,升级为大金奖;《Fish》(鱼)和《Cycling》(自行车运动)升级为金奖,《The History Taste》(美食的历史)也增加了特别奖。同时改变奖级还有两部航天展品。
我感觉,这次无锡亚展上,某些评审员并没有真正按照FIP规则来评审,甚至是在暗箱操作。我本人亲耳听到一位FIP的高层人物,对韩国的评审员提出,如果增加1分要交1000美元的价格,这样就出现挂花后《Struggles Against Infection》(对抗传染病)由93分提高到95分大金奖。在堂堂的亚洲最高邮展殿堂上,居然能发生这种借评言之际,用手中评分的权利,作金钱交易的丑闻?实在是太可悲了!这也是陈先生“最大宽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