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7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极限片新增的一个非凡品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孟姜女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3 22: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志勇5 于 2016-11-2 23:06 编辑

      60年代老片借用盖戳邮友片,第五枚、第六枚片借用刘和林老师片,第六枚片是唯一从海面角度拍摄的非逆光片。







DSC08992.JPG (474.22 KB, 下载次数: 83)

DSC08992.JPG

1.JPG (605.52 KB, 下载次数: 47)

1.JPG

7.JPG (265.15 KB, 下载次数: 41)

7.JPG

4.JPG (232.97 KB, 下载次数: 46)

4.JPG

6.JPG (266.22 KB, 下载次数: 41)

6.JPG

8.JPG (222.93 KB, 下载次数: 36)

8.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2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志勇5 于 2016-10-3 23:01 编辑

盖戳记
        早7:30分从居住的山海关北门里的楼房出发,骑电动自行车出南门,向东南走上海路8公里到山海关船厂,再沿海边公路向东进入辽宁省境内,荒芜沙滩苇草丛生,辽西扇贝养殖户开始将海里扇贝们居住的“楼房”——扇贝笼拖上岸进行收获,海面渔船点点,像一个个小瓢一样浮在海面。沿途向路人打探附近是否有邮局。向东5公里终于隐约见到远远海面上的孟姜女坟。“孟姜女坟”是俗称,当地人都这么叫,为什么会在海里?可能因为传说孟姜女是跳海自杀的,明信片上也都标注孟姜女坟。孟姜女坟所在位置偏僻,四周没有其它古迹,而且位于海里,距离岸边较远,因此游客罕至。拿起相机急忙拍了几张,再走近海边靠近些拍摄时,相机一片漆黑、无论如何无法再拍摄,还有任务只好离开,向北转弯过去路东即是“秦汉碣石宫遗址公园和出土文物展厅”,票价10元,只是铁将军把门。向北距离绥中万家镇15公里,沿途询问邮局,确认孟姜女坟一代属于万家镇管辖,万家镇邮局是最近邮局,到达邮局盖戳一大批,盖完立即骑电动车向西15公里,11点30分进山海关北门,儿子放学已经在古城内南大街四条包子铺里排队买包子,旅游的外地人都来这里,大众点评网应该评价较高,一个人10元即可吃饱。原计划下午去九门口盖戳,人困马乏,无力再越南无阿弥陀佛岭,只好择日再去。

DSC08610 - 副本.JPG (544.26 KB, 下载次数: 115)

DSC08610 - 副本.JPG

DSC08623 - 副本.JPG (427.25 KB, 下载次数: 112)

DSC08623 -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22:4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网上文章:<<孟姜女坟的两大秘密>>
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这个哀怨凄美的故事几乎是尽人皆知的,被列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据说,祭祀孟姜女的庙宇全国共有四座,但孟姜女坟却仅有一处。它由一根巨大柱和几块低矮巨石组成,坐落在山海关东约十里的大海之中(属辽宁绥中县界)。
秘密一:孟姜女坟即传说中的古碣石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古碣石地域沿海进行过大规模的入海求仙活动。《史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正是由于秦始皇将为其歌功颂德的刻辞刻在了碣石门上,才使碣石门之名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昙花一现般出现了一次。岁月悠悠,两千余年的时光早已飞逝,如今,碣石门还在吗?笔者认为孟姜女坟即古碣石门,它具备了碣石门应有的三个特殊条件。其一,孟姜女坟海岸边即秦始皇驻跸过的碣石宫;其二,孟姜女坟处于古碣石地域(秦皇岛及附近地区沿海地域)东大门的位置;其三,孟姜女坟原来确实由两根高大石柱并列组成门状。关于这一点,有两个证据可资证明:证据一:清光绪二年版《永平府志》收录的明代关于孟姜女坟的碑文说孟姜女坟“浮丘环水,左夹碣石之宫;双梓盘枝,远对蓬莱之殿。”据此可知至迟在明代孟姜女坟仍是由两根像盘枝的梓树一样的石柱组成,只是后来有一根石柱坍塌了,才形成现在这样一高数低的形状。证据二:笔者曾请谙习水性的友人潜水探查过孟姜女坟的几块低矮巨石,发现只有一块巨石与海底基岩连在一起,其它几块巨石均系倒在烂石垛上的无根浮石,说明几块无根巨石确实是由另一根巨大石柱上坍落的。
  关于孟姜女坟是碣石门的观点,2003年9月4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专题节目《寻找失落的建筑——碣石门》,介绍我国一著名专家的考古发现:孟姜妇坟即古碣石门!该专家的证据与我前面简述大致相同,只是缺少《永平府志》中碑文这个证据。
  秘密二:孟姜女坟是北齐长城入海处
  提起长城入海处,人们会立刻想到山海关老龙头的长十余丈、落潮时露出陆地的入海长城。据有关史料记载,秦皇岛境内的长城始建于北齐,明长城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经维修、改造或“间为移置”而成。那么,北齐长城有没有入海处?这个入海处在什么地方?对此,山海关历代地方志书只留下一句话:“惟其距海之处今不可考。”诸多的正史中关于北齐长城的东部起点也仅有八个字的记载:“东至碣石”和“东至于海”。尽管如此,我们仍可由此得知北齐长城的东部起点是在今秦皇岛及附近地区一带海边。找到北齐入海长城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找到与之相连的陆地长城。
  宋代出使大金国的使臣许亢宗在其《秦使行程录》中说:“迁州东门外数武即古长城,遗址宛然。”这里所说的迁州即今山海关八里铺,古长城即指北齐长城,数武即几步之遥距离很近的意思。今八里铺村东百米左右有边墙子村,村中原来确有古长城存在。据村干部推荐的几位耆老讲,古长城称老边,也叫红墙子,后来又称边墙子,该村即因此得名。大约七八十年前,古长城存高尚一丈有余,至“文革”时遭彻底破坏已荡然无存。但至今在边墙子村附近留有不少与长城有关的地名,证明古长城确实存在过。另外,在村西北山上有石筑长城留存,这与明清两代山海关地方志书中“旧长城在城东北,延袤西北”的记载完全相符。根据有关记载并经多年实地踏勘,笔者发现北齐距海长城的走向应是于抚宁县石门寨镇柳观峪村西北的青山上与明长城分道扬镳,向东经楸子峪沿石河南岸东南行经长城寺、石门寨古城,再向东南经大南崖至鸭水河之铁雀关,再向东至燕塞湖,以北岸山险为墙,至悬阳洞一线天处向南越角山,经剪子口、馒头山向东南至边墙子村,然后再向东南至绥中县墙子里村,再向南约一华里至海边,又入海约一华里直抵姜女坟。这段距海长城陆上石筑部分留存较多,个别地段存高一米有余,长度可达数里,十分壮观;土筑部分虽已无存,但许多地名如边墙子、墙子里、老边、墙东、墙西、墙沟、城东、城西等等均能证明当年确有长城存在过。入海的长城呈T字型,上面一横分抵孟姜女坟的原来两根石柱上,后来倒塌的一根石柱正好砸在长城上使长城成为烂石垛,下面的一竖与陆地长城连接。
墙子里村的村民介绍说,当地人称入海长城为石桥,十里八村的人在建房时都捞取入海长城的石材,落大潮时甚至赶上大车去海中取石,以至于这段入海长城也逐渐消失了,如今只剩下一些较大的难以搬动的基石断断续续呈线状通向孟姜女坟。有趣的是,在《寻找失落的建筑——碣石门》这个节目中,那位专家认为北齐入海长城是秦始皇所筑的由碣石宫通向海中碣石门的甬道。其实,当年的碣石宫已埋入地下约一米的深处,而构筑长城的岩石碎屑却留存在碣石宫的地表之上。地表文化层形成的年代肯定要晚于地下文化层形成的年代,何况甬道绝不会建在宫殿的瓦顶上呢,因此,孟姜女坟应该是北齐长城入海处。
     文章出处:《孟姜女故事论文集》 作者:顾颉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0-3 23:06 | 只看该作者
一路辛苦,电动车真给力.没掉链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23:07 | 只看该作者
shiyi 发表于 2016-10-3 23:06
一路辛苦,电动车真给力.没掉链子

电动车一次可以跑50公里、天津生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0-4 0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16-10-4 07:24 编辑

跑戳辛苦,收获了翔实的资料,不枉此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0-4 07:5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0-4 07:55 | 只看该作者
跑戳的过程就是体验“辛苦和快乐”共存的感觉的,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能体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0-4 11:30 | 只看该作者
电动车撒一路征尘,赵友辛苦了!资料介绍也很生动,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0-10 19:43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10-10 20:18 | 只看该作者
山海关是个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0 21:1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来旅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10-11 2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海奇观 于 2016-10-11 22:18 编辑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叶最多一年去了5次山海关,住在关城老胡同旅馆和小时候住北京胡同里的感觉一样,20多年前拆迁搬出北京老城住进了楼房很久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1 07:37 , Processed in 0.0573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