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9 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芷兰

世人嘱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其标志性建筑中国馆,闪亮的“中国红”色彩与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热烈、大气、豪放、壮观。国人对中国馆建筑齐声喝彩,一片叫好。“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建筑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凝聚中国古建元素,体现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演绎盛世大国的时代风采。
世博会的中国馆和其他各国馆的建筑,千姿百态,流光溢彩,彰显着各自国家的民族风格、民族气魄和民族特色。各国家和地区、各民族的建筑精彩瞬间,汇聚到世界博览会中,組成一道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亮丽风景。假设各个场馆都一律是西方(或东方)式建筑,象中央电视台“大裤衩”样式,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观?惨不忍睹。
由此,似可悟出“民族”与“世界”的依存关系: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极限集邮中同样存在“民族的”与“世界的”依存关系,表现在“中国极限片”( 习称“国片”)与“外国极限片”(习称“外片”)的关系上。
极限集邮展览对国片素材定位往往舍本逐末。国片在国展中常受歧视,专题极限展品,国片使用少之又少,即使反映中国特有的事物,也要选外片;标题若是《中国××》,则不屑一顾;如果纯国片组集,更是犯了大忌。
为何如此这般?有人说规则使然,有人说国片不足,窃以为核心问题不在于此。
还得从我们对国片这一民族文化的认识高度来看。
国片同国画一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各民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下之分,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国片与外片均是极限展品的适用素材,国片之于外国极限同仁,受到与外片同等重视,所以屡见外国展品中不乏国片素材,外邮纯一国片组集,亦在国际邮展中获得高奖。外人不拘一格,我们却妄自菲薄,皆因中外集邮理念不同之故。
民族文化是民族群众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群众之中。国片题材丰富,画面精美,喜闻乐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极强的生命力,受到广大极限集邮者的青睐。国片本不应受到歧视,可是自己的评审关却过不了,“中国的月亮没有外国的圆”,还是一个认识问题。
常说集邮与国际接轨,但不能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接轨”不是丢掉自己民族特有的东西,改用其他民族的东西来获得,而是通过提高自己民族的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和张扬自己的个性来实现。如果简单地改用其他民族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摈弃国片,唯外片是选,跟着欧美极限发达国家,拾其残余,邯郸学步,非但永远赶不上先进,而且还会丢失了自己。
我们是集邮大国,企盼成为集邮強国。“強国”之路,必须是从我国集邮实际出发,坚持立足本国,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走一条切实可行的民族化的集邮文化建设之路。相信只要我们的“官办”集邮组织,掌握着征集、评审权的大员及某些权威人士们,高度重视国片,大力宣传国片,大胆展示国片,那么造就中国特色的集邮“強国”,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世界的文化是多样的,当前世界文化交流已成趋势,中外极限集邮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国片与外片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提倡国片,决不意味着排斥外片,既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又必须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集邮文化有了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在世界集邮文化之林中有一席之地,才不至于被别的的文化同化或泯灭。没有民族的,便没有世界的,这才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的真谛所在。
用此观点来审视极限集邮,或可减少某些误识。

 原载《极限集邮》2010年第2期
2#
发表于 2010-5-19 22:1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6 13:14 , Processed in 0.0458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