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ar=3&page=1</P>
< >下午,我们几个就老片新制的珍罕性在群里瞎聊了一通,现全文辑录,希望大家都加入瞎聊!说出您的观点!</P>
< >郭康平 15:31:44
李老师,我们可以看下12日下午沃尔夫主席和楚码女士在讲极限集………(注:引用路神先生的发贴)</P>
< >郭康平 15:31:53
杨桂松的回贴</P>
< >罗琳_木下和剑 15:32:26
在哪?</P>
< >郭康平 15:32:48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ID=32408&star=3&page=1</P>
< >郭康平 15:33:36
这个观点成立的话,那民清片又有得玩了</P>
< >罗琳_木下和剑 15:35:32
貌似,李宏的回答有道理</P>
< >郭康平 15:35:58
李宏的观点代表了国内评审员主流的观点,主要看大家对那段英文怎么去理解了</P>
< >罗琳_木下和剑 15:36:47
靠,洋文也不能成为真理啊,只能参考</P>
<P>郭康平 15:36:59
嗯,是的</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37:13
否则不就是崇洋媚外么,</P>
<P>郭康平 15:37:38
但至少,邮展上对老夫少妻片可以另眼看待了</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37:42
还是要这样,用早期片制作新邮的和谐邮戳片,要比近期载体片的珍罕性在符合三要素和谐的相等条件下高是肯定的,但如果邮戳与邮票发行首日已经相差十多年以上了,那这样的老少配,貌似也就对冲了原本的的这种高度</P>
<P>郭康平 15:43:02
你的回贴?</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43:26
不是,我在这的自己观点</P>
<P>郭康平 15:43:48
对,在同等条件下,但最关键还是要看和谐</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44:56
三要素的和谐,以及销戳日期与邮票发行时间上的接近应该是最关键的,而载体片的年代是依附在这之后的其次关键点</P>
<P>郭康平 15:45:56
是的,在目前国内这种情况下,老片新制的片相对于新片新制,那还是比较好的选择,但一定是要在和谐的前题下,对于那此改建过的,或者说是次要题材,还是不做得好,还有那些不对位的东东</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47:53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而之所以在我们这里成为了问题,是因为中国极限集邮的真正肇始及其发展已经远远落后国外,为了让错过了前面时间的那些中国邮票极限片能有一个说法,于是在大量补制片的情况下,就成了一个焦点</P>
<P>郭康平 15:48:37
中国人一厢情愿地想提高国片的珍罕度,呵</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49:41
但是面对这些大量的补制片,我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制作的时间与邮票的发行时间已经相差较远,一味地用载体片时间的早晚来弥补这一缺憾,是没有用的</P>
<P>郭康平 15:50:40
我以前就曾发贴说过,过去的那些东东再去补制已经没有意义了,关键是要制好现在的票,做好片,做佳作,这才是上策</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51:42
这就好比,适龄的婚配是最恰当的选择,而老姑娘的婚配无论姑娘再PL也难免在年龄上成了遗憾</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52:23
同意你的观点,着眼现在,放弃已经逝去的</P>
<P>郭康平 15:53:04
如果是票片所反映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我觉得老片新制一点问题也没有</P>
<P>郭康平 15:53:37
但如果象花卉这样的题材,感觉鲜艳的邮票与陈旧的明信片,不太和谐</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54:42
但是问题的许多人是不能接受的这样现实,因为这牵扯到两个利益点,一是国片组集的可用素材量会减少,二是国片组集的可用素材年代会延迟</P>
<P>郭康平 15:55:23
素材的年代不是以明信片发行的年代来衡量的</P>
<P>张海群 15:56:07
所以我现在放弃做国内极限片</P>
<P>郭康平 15:56:40
你不是说去喝酒了嘛</P>
<P>张海群 15:56:49
晚上去</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57:06
对:极限片的年代不是载体片的年代,二是制作年代,也就是销票戳年代,而载体片年代只能相对提高PP的同类片的可比性</P>
<P>郭康平 15:57:07
嘿嘿,这样的观点提出来也有好处,提高了早期片制作极限片的参展价值</P>
<P>张海群 15:58:21
<极限集邮>上有片文章是分析珍罕性和三要素的,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的最终思想就是"唯戳论",这也是现在中国国家级评审员或者国际评审员的潜规则</P>
<P>郭康平 15:59:35
我没看到这篇文章</P>
<P>罗琳_木下和剑 15:59:38
早期载体制作的极限片的参展价值本来就有,而且在同类片中具有可比性甚至好评价(前提符合原则),但不应该是很高</P>
<P>郭康平 15:59:46
但唯戳论我并不反对</P>
<P>张海群 16:00:07
是的,不反对</P>
<P>郭康平 16:00:25
好一枚片是好是坏,应该要综合来评定</P>
<P>张海群 16:00:28
但是这种思想却忽视了FIP规则中的另一原则</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0:40
"唯戳论"是具体指戳的年代,还是与邮票发行时间的差距?</P>
<P>郭康平 16:00:45
以和谐为标准</P>
<P>张海群 16:00:48
那就是“区分原则”</P>
<P>张海群 16:00:59
和谐是追求</P>
<P>郭康平 16:01:07
应该是指盖戳的年代</P>
<P>张海群 16:01:18
如果只强调和谐,那么大量的早期片本身是不和谐的,和谐是现代极限集邮追求的目标</P>
<P>郭康平 16:01:56
早期片是两码事</P>
<P>张海群 16:01:57
但是不是衡量极限集邮的唯一标准</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2:02
我认为;一枚极限片的好坏评价之首要应该是三要素的和谐</P>
<P>郭康平 16:02:07
而且早期片中也能选出和谐的作品,那才是珍品</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2:24
其次才是邮戳年代的早晚</P>
<P>张海群 16:02:39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2:44
第三,才应该是载体的早晚</P>
<P>张海群 16:02:48
不是一个简单的和谐能概括的</P>
<P>郭康平 16:03:05
极限片是复合邮品,不能简单地把这些要素分割开来评定好坏,要整体地去看,说到底还是要看和谐</P>
<P>张海群 16:03:33
和谐这个词,是一个意会词,也就是说它本身不能确定一个明确的客观的标准限制</P>
<P>郭康平 16:03:44
对,这还牢涉到个人的审美观点</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4:26
因为极限片这种邮品虽然是复合邮品,但毕竟是请求盖销的集邮品,而非邮史品,所以一味注重邮戳年代显得过头了,娃儿应该注重和谐</P>
<P>张海群 16:04:43
而且,当一枚非常对位的官片和一枚相对对位的自然片,如何去选择?</P>
<P>郭康平 16:05:19
当然选择自然片</P>
<P>张海群 16:05:21
另外,由于中国集邮联本身对于极限集邮的不专业</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5:34
这是邮制片和自制片之间的问题</P>
<P>张海群 16:05:41
导致所有的中国评审员都忽视了区分原则</P>
<P>郭康平 16:05:42
这牵涉到邮品收集的难度,同样是珍罕性的表现</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6:10
在提倡自制片的前提下,相对对位的自然片=非常对位的官片</P>
<P>张海群 16:06:37
FIP规则明确规定,珍罕性还包括该地区或者国家极限片制作的难度以及普及情况</P>
<P>郭康平 16:06:41
海群你也知道,现在好多早期的外片,其实都是官片</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6:54
非常对位的自然片》非常对位的官片</P>
<P>张海群 16:07:05
然而我从没有看见过有人就这个发表过任何看法</P>
<P>时永良 16:07:10
讨论得真认真。学习了 </P>
<P>郭康平 16:07:19
所以极限片的好坏要综合地去评定</P>
<P>张海群 16:07:20
甚至每一个人只知道去看戳</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7:23
靠,潜水的都出来了</P>
<P>时永良 16:07:50
我才上来啊</P>
<P>张海群 16:07:55
如果单纯地看戳,那么整个极限集邮的魅力就打折了</P>
<P>张海群 16:08:05
我们去法国做一枚片,和去非洲一个偏远小国做一枚片,你说谁的难度大?</P>
<P>时永良 16:08:07
同感</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8:21
唯戳论忽视了这种邮品的非邮史品这一本质</P>
<P>张海群 16:08:48
难度引申出珍罕性</P>
<P>郭康平 16:09:29
呵,晚上跟老曹商量下,把今天聊天内容整理一下,下次发表,嘿嘿</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09:45
同意海群观点,任何邮品的收集难度是最主要的境界,极限片也是,而极限片的收集难度之“收集”的内涵包括”制作“在内</P>
<P>张海群 16:09:59
珍罕性与和谐之间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相互促进</P>
<P>郭康平 16:10:20
包括邮品本身的收集难度,还包括制作难度等等一系列的因素,但作为评审员来说</P>
<P>张海群 16:10:27
但是我们并没有深入探讨如何尽可能地降低两者之间的矛盾</P>
<P>张海群 16:10:44
结果,评审员回避,集邮者也在回避</P>
<P>郭康平 16:10:51
有些背后的事他无法知道,他只能靠表面的现象来评叛一枚极限片</P>
<P>张海群 16:11:20
导致现在中国的极限集邮认识“百花齐放”</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1:43
或许“珍罕性”与“和谐性”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这种关系,在所有邮品中是其特有的一个因素,所以也就有了挥之不去的追求与争辩</P>
<P>张海群 16:12:20
我个人觉得,中国极限集邮对于世界极限集邮最大的贡献是“以片定戳”</P>
<P>郭康平 16:12:30
说到底,还是人为邮品惹的祸</P>
<P>张海群 16:12:58
这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无原地邮票的销戳问题</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3:12
这也成了极限集邮与其它集邮有了不同的一个氛围,或许就是沃尔夫老头说的“最顶级”</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3:52
但是“以片定戳”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任何邮票都能制作极限片</P>
<P>时永良 16:14:19
可不可以这样说,珍罕性与和谐性两者越接近统一,就越是好片。</P>
<P>郭康平 16:14:28
任何邮标票都能做极限片并不是坏事</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4:28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不是所有邮票都能制作出符合规则的极限片的</P>
<P>张海群 16:14:59
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我并没有说完全解决了</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5:17
时先生的说法永远都是一种追求,而并非能”接近“</P>
<P>张海群 16:15:39
老时说的是最理想的极限片</P>
<P>张海群 16:15:56
换句话说</P>
<P>郭康平 16:15:58
我们当初刚开始玩的时候,也是啥票都做</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6:03
不会有这种最理想,否则就不是极限了</P>
<P>时永良 16:16:03
接近程度也是相对的,越接近越好,不是说容易接近</P>
<P>张海群 16:16:23
就是票片图案全对位,邮戳是首日精确原地,年代N早</P>
<P>时永良 16:16:42
更不是就是接近或完全接近,接近程度大小之间的区别</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7:12
所以我很钦佩给这种邮品的中文取名为”极限“的那个人,他太有才了,或许是一位数学大师,^_^</P>
<P>张海群 16:17:23
所以我认为和谐是一种追求,而不是简单的标准</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7:59
就好比找LP,永远不会是最理想一样</P>
<P>张海群 16:18:14
极限的翻译是中文直接翻译过来的</P>
<P>郭康平 16:18:16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时永良 16:18:34
是啊,这样也更符合了极限片的本义
罗琳_木下和剑 16:18:45
按照原文的直接翻译应该是”最大片“啊</P>
<P>罗琳_木下和剑 16:18:59
而现在是意译”极限片“</P>
<P>张海群 16:19:09
对,搞错了</P>
<P>时永良 16:19:09
呵呵,讨论得很沉重,枯燥</P>
<P>…………转换话题…………</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5 22:13:28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