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猫“苏伶”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8 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除中国外,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活体大熊猫。现代第一个把大熊猫带出国门的人是一位名叫露丝·哈克纳斯的美国女服装设计师。

    露丝的丈夫威廉·哈克纳斯,是一位动物学家和探险家。他知道,大熊猫这种世界上稀有的动物“活化石”仅中国才有。根据法国戴维在中国的探险发现和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威廉决心亲赴中国四川西北山区寻找大熊猫,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露丝。

    遗憾的是威廉到了中国后,还没有进入大熊猫产地,便突然病死在上海。留在纽约的露丝听到这个不幸消息后,心情非常沉痛,继而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到中国去寻找大熊猫。她雇了两名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作保镖和翻译,来到中国。在四川汶川和宝兴交界的夹金山地区,她得到了藏族猎人昆丁的帮助。在海拔两千多米以上的山林和竹丛中,他们连续找了几天,都没有收获。一天,正当他们穿越在一片箭竹丛中的时候,忽然从一根断了枝的山核桃树洞边传来一阵婴儿般的啼叫,露丝不知道是什么,没敢乱动。直到昆丁从山核桃树的树洞边捧着只温乎乎、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过来,递到她的怀里时,露丝都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在西方国家流传了半个多世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神秘动物———一只大熊猫幼仔!露丝当时简直是得意忘形了。她后来在日记中写到:“黑白花的小圆球脑袋用鼻子蹭着我的上衣,本能地就找着了我的乳房。”当时这只大熊猫幼仔还不到两磅重,出生也就个把月。

    几天后,昆丁雇了一匹壮马让露丝骑坐,并准备了一只用竹编成的小筐,放上松软的旧棉絮让熊猫幼仔住进去,离开夹金山麓,经雅安,从成都乘飞机到达上海。到了上海。露丝在上海滞溜期间,用她认为最美好的词汇给幼仔熊猫取名“苏伶”,并像母亲一样照顾着“苏伶”。

    后来在美国驻沪朋友的帮助下,露丝仅以两美元的“贿赂”,便登上了美国轮船“麦金莱总统号”。她提着藏族猎人昆丁给她编织的大竹筐,在海关登记证上写着“随带哈巴狗一只”,混出了中国。

    当露丝提着这个不时传出婴儿般叫声的竹筐登上旧金山海岸时,正是1936年的圣诞节。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特为小“苏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1937年春天,“苏伶”被送到芝加哥布鲁克莫尔德动物园,立即成为芝加哥城的动物明星,参观的人数最多时达一天4万人。从此,美国也有了为孩子们设计的大熊猫玩具。   
    1938年4月1日,“苏伶”因肺炎在布鲁克莫尔德动物园去世,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将其遗体制成标本,在该馆永久保存展览.
</P>[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8 17:55:11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15 09:23 , Processed in 0.0490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