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38|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惠征订《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优惠延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2 14: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森元 于 2012-2-10 15:49 编辑

极限集邮随笔  极限集邮研究
《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优惠征订

    《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由中国免资集邮研究会出品,内部书号,大32开,300多内页,80克优质双胶纸,菲林片制版,高清印刷,彩图插页,彩封覆膜,印量400本。近期问世。
    本书为极限集邮随笔与极限集邮研究,由孙少颖会士题眉,李毅民先生惠序,精选作者发表在《中国集邮报》、《集邮博览》《天津集邮》《集邮报》、《极限集邮》、《极限集邮者》、《极限邮讯》及台湾极限邮刊等10余种集邮刊物上的邮文101篇,其中半数以笔名芷兰在《极限集邮》卷首语“无为斋邮谭”刊出。辑题:《感悟•随想》篇,有感而发,清雅宜人,耐人寻味。计有:1、万紫千红总是春;2,走自己的路;3,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4,鹦鹦鸣矣,求其友声;5,静观默想。《研究•探讨》篇,深入浅出,言之有物,寓情于理。分为: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7、展品是怎样炼成的;8、如切如嗟 如琢如磨:9、僧敲月下门;10、极限辞典。皆可资极限与文献集邮者鉴藏。
————————————
优惠办法:
1.订购1本,40元,免邮挂资,赠藏书票。
2.订购2本,70元,免邮挂资,赠藏书票/本。
3.优惠征订截止期:2011.12.30。(应邮友要求优惠期延至2012.6.30)逾期购书,按定价45元/本,另付邮挂资5元,赠藏书票/本。
4.购《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陈森元免资集邮文集》一套68(按定价90元)元,免邮挂资,赠藏书票/本。
5.购《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中国免资片封简图鉴》一套68(按定价90元)元,免邮挂资,赠藏书票/本。
6.购《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陈森元免资集邮文集》+《中国免资片封简图鉴》
一套100元(按定价135元),免邮挂资,赠藏书票/本。
7.购4—6项成套书,优惠不限期。以上均保证供应作者签钤本。
注:《陈森元免资集邮文集》被文献集邮研究会评为“我喜爱的2010年十本集邮图书” 之一。定价:45元/本。 《中国免资片封简图鉴》获2010年杭州全国邮展银奖。定价:45元/本。单购这二本,优惠为40元/本,免邮挂资,赠藏书票。
————————————
汇款方式:
邮政汇款 地址:415400 湖南省津市市银苑路211-8号
银行汇款 工行账号:6222021908005383032
户名:陈森元
电话:0736—4225300
电邮:chen_sen_yuan126.com
汇款后请电话、电邮、或论坛跟帖留言,告知汇款金额、姓名、地址、邮编、以便正确寄递。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森元 于 2011-10-12 14:23 编辑

《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序

      2010年10月19日,赴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八十周年纪念会、学术研讨会和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住东城区东总布胡同太姥山酒店。纪念会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行,后两个会在中国邮政博物馆举行。这次邮友聚会收获颇丰,其中的意外收获之一是与湖南津市的陈森元先生同居一室。我们虽初次见面,但彼此早借书文相识,他对我写的书非常熟悉,笔趣相投,论书说文,畅谈甚欢。
      当时他对为书作序的一番议论令我印象深刻,曰:成功的集邮序离不开三条,一是作者具有深厚的邮识和学识;二是对该书作者很熟悉,能找准定位;三是美文耐读。此后不久,又在《文献集邮》上读了陈先生的文章《说序》,推诚置腹,静气如师,不免再次感叹,他对集邮写作的感悟见解独到。
对于极限集邮我只有一些浮浅的认识,不敢妄发议论。与陈先生的交往和深谈,给我很多启迪,引发了我对当代中国集邮者为文著书的一些思考。
      若把中国集邮界与外国集邮界相比较,虽没有做过详细统计,但我相信中国集邮者一定是世界上最热衷于集邮学术研究活动、热衷于集邮为文编刊著书的群体。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中国集邮界就涌现出一大批在集邮编刊著述方面成绩显著的名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邮者研究著述的热情高涨,撰写的集邮文章,编印的邮刊,出版的集邮图书从数量和影响而言,堪称举世无双。
      对中国集邮界百年不衰的集邮研究著述情结,近20多年编刊著书形成热潮的文化现象,该怎么看?
      文化是人类进行征服自然与改造自身获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综合体,既包括现象也富含本质。文化没有高雅粗俗贵贱之分。集邮文化是一种雅俗共赏,学术性、趣味性并举的休闲文化,其中,比较正规的集邮展览、著述有严格的规范与限制,从而有助于提升集邮研究的专业水准,使集邮论文、书刊、展览的科学价值、创造性得以体现。与此同时,大众化的集邮活动丰富多彩,强调重在参与,无拘无束,以满足不同集邮者从中自娱自乐,玩得开心。集邮既可以作为专业去潜心研究,又可以作为娱乐去尽情发挥,这就是集邮的魅力所在,乐趣所在,价值所在。
      每件事务本身不会有价值,除非人们给予它们价值,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些事物才会有它今日的价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集邮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满足集邮界对于集邮文化的兴趣。我们常说,集邮者永远有交不完的朋友,道不尽的话题,研究不完的课题。人生有限,邮趣无穷。正是出于对集邮品、集邮活动的好奇,催生了集邮研究与著述的动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追求。集邮文化从开创到发展,凝聚着无数集邮者的智慧和创造。不同时期集邮活动的时代特征,集邮研究的困惑与突破,集邮者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观,集邮交流的新形式与新感悟,都是靠着集邮文章、集邮刊物、集邮图书等载体记录下来的。各时期留存的集邮文献成为见证中国集邮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史料,而且许多都是其他书刊不曾记载的独家史料。
      一个人专注于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都会有成果出现后的安然。陈森元先生在集邮收藏与研究中是个耕耘不止的有心人。观其为文不随时趣,与之定事大有古风。仅以他参与创办及主持笔政的《津市集邮》、《极限集邮》、《免资集邮》等邮刊,编创的学术论文、专著、邮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被全国百余家民间集邮组织评为“民间集邮活动家”, 可以看出,其善于贯通文献、慎呈已见的钻研学风,论据充足、实物详尽的行文品格,谦恭自守、化物游心的联谊之道。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因为有了共同的爱好,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就有了各种各样“借口”的聚会。因为有了这些聚会,就有了你来我往的各种故事。故事一直在延续,就成了缘分。集邮兴趣最终都成了写作的一部分,虽然初衷不尽如此,结果却就是这样。
      《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的谋篇与文采令人称道。作者精心构思,非常注意史料性和可读性的结合,突出极限集邮的学术性和知识性。书中既有论证严谨的探讨和专业知识的介绍,又能欣赏到心态平和、笔调轻松的建言献策与开悟心语,如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书中的许多文章,从标题到文字很吸引人,例如,《我们的口号是:生产快乐》、《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启航——极限集邮研究会成立20周年寄语》、《宽松三分又何妨——读“另类极限”》、《华山未必一条路》、《何必“一致”,但求“和谐”》、《走出“极限圈”……》、《一致•和谐一致•和谐》等,遣词讲究,意趣横生,就像与邮友们在一起聊天,语气从容,纵横捭阖。
      集邮著述要耐读,离不开内容的深刻与形式的生动,使文章具有个性,文字注入全新的活力。写作集邮随笔,把理、趣和思相结合在一起,才是最成功的。只有文化之理,是枯燥的;只有语言之趣,是肤浅的;只有语言之思,则难免空洞。理、趣、思的完美结合,不仅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境界。
      文章是思想和信息的载体,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物与人物抽样组合,集中展现,读者可以“由器入道”,认真研读而识其“道”。既使人了解集邮专门知识的独到见解,又让人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情、文化生态的别样视角。作者要进入研究的境界,必然要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思想丰富,将著述建立在深厚研究的基础之上。
      这本书与此前出版的《陈森元免资集邮文集》一样,展现了作者倾心治学,言近意远的功力。阅读这些至情至性、见才见学的随笔,清雅宜人,可品可存。
      每个人的生命发展过程都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生活。衣食住行的意义是维持生命的存在。第二个层次,按照古人所讲,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现代话说就是成家立业,为社会效力。第三个层次是人生的归宿。中国人讲人生的归宿在人性,人的一切行为都应合乎自己的天性,正所谓各有所好。如能令自我天性得到满足,自会将“安乐”二字放在人生的最后归宿上。我天性就是这样,只有这样做,我才心安,才会感到快乐。
      一个人六十岁之前要上班,做不了时间的主,兴趣爱好只能是忙里偷闲。六十岁退休以后,闲时间太多了,怎么打发,要靠兴趣爱好闲里找忙。世界因此而多彩,生活因此而丰富。
      汲取无所限,到老犹磅磗。每个集邮研究者既有独立的学术目标,又有独立的生活追求,集邮创作的境界正是生命与心灵的一个归宿。对此而言,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叫知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就叫智慧。
      梁启超去世时有幅挽联:
       三十年来新事业、新智识、新思想,是谁唤起?
      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
      中国的集邮研究者只有继承先辈潜心钻研、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方能创作出令今人后世刮目相看的文化篇章。

                                                                         李毅民
                                                                    2011年9月26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4:27 | 只看该作者
《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前言

     1997年深秋,一艘江轮从宜昌溯流而上。天渐渐变暗,伫立在长排玻璃窗前的人们,饱餐秀色之后,似乎有些倦怠了,纷纷安静下来。船舱一角,余陷入沉思,某集邮“权威”的话:免资封片再过20年也不能参展。彷徨、疑惑、苦闷、求索,晕晕入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行目的地——山城重庆到了。当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此举行。
     10月18日,巴蜀极限邮友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极限集邮朋友,应老友张孝秦之邀,余也混入其中,握手、言欢、签名、合影。从此,与“极限”结缘。
     弹指一挥间,至今14年。虽“免资”早已解禁,但“极限”爱好依然。在向极限集邮师友讨教与交流中,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时而形诸笔墨。年轻时,深受艺术风格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家秦牧《艺海拾贝》影响;后又私淑古建筑、园林艺术之一代宗师陈从周,仰慕其天趣美文。集邮文化,触类旁通,极限邮文在保持“邮”汁“邮”味前题下,直抒胸臆,不落窠臼,能否讲究文笔情趣,另辟蹊径,旁征博引,写得生动活泼、耐人寻味呢?于是,本书 《感悟•随想》篇,尝试以诗词、故事为媒,谈古论今,风花雪月,切入极限集邮。但对极限集邮规则、组集、参展等的《研究•探讨》篇,仍不得不正襟危坐,规范行文。当然,立意也许不赖,作得又是如何?有待读者诸君雅鉴。
      极限集邮方兴未艾,欣欣向荣,让我们倍加呵护她,培养她,使之茁壮成长。
      东坡诗云:“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不惴浅陋,自行付印,存作纪念。集邮虽如过眼烟云,或可给后人留下一些有益的心得,也至为期许和欣慰。



                                                                        陈森元
                                                             2011年中秋之夜于无为斋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4:28 | 只看该作者
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
目  录

前言
感悟•随想

万紫千红总是春

此花无日不春风
——集邮中的“月季花”
极限当自强
极限当自尊
极限当自爱
我们的口号是:生产快乐
痛并快乐着
偏向年轻人  偏向创造性
不是日落西山,而是方兴未艾
撼山易,撼“极限”难
中国极限的“哥德巴赫猜想”
    ——中国 2009世界邮展极限邮集荣获“大镀金”奖感言
为2003绵阳亚展中国“极限”而歌
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启航
——极限集邮研究会成立20周年寄语

走自己的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国片” 无忌
极限集邮也要从“国情” 出发
应重视和加強中国极限片的对外宣传
珍罕性与“国片”及其展品
从新审视我国极限片的参展与组集
从极限集邮思维定势中走出来
“邯郸学步”的启示
一损皆损  一荣皆荣
月是故乡明
广积粮  缓称王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灵活宽松  与时俱进
宽容•宽松•宽畅
宽严适度话“极限”
宽松三分又何妨
——谈“另类极限”
何必作茧自缚
华山未必一条路
玩出极限集邮“个性” 来
天足•削足适履及“鞋”
《感言》的感想
由“缚不住”说开去
山外青山
观展拾零
规则是把双刃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鹦鹦鸣矣 ,求其友声

善待争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荣枯一如
“和谐”漫谈
和而不同
难得糊涂
何必“一致”, 但求“和谐”
“赶路要紧”与“磨刀不误砍柴工”

静观默想

由“人不可以无癖”说起
“徽班进京”联想
“极限” 断想
“极限” 之“本”
“极限”利与弊
“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从“极限”的局限想到学习
走出“极限圈”……
“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
“本故事纯属虚构”
居安思危
无题
金牌背后的思索
印象•李明
静夜思
闲读偶记
极限集邮打假三题

研究•探讨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极限集邮国际法规》启示录
《FIP极限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解析
解读2004版《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及《指导要点》
关注FIP极限集邮规则的修订
学习新规则  探讨新问题
一致•和谐一致•和谐
极限片“最佳和谐”之认识
用足极限集邮《规则》

展品是怎样炼成的

极限集邮展品的选题
极限集邮展品的题目、前言与纲要
极限集邮展品的处理和重要性
极限集邮展品的重要性
极限集邮展品的知识
极限集邮展品的研究
极限集邮展品研究什么
极限集邮展品的品相、珍罕性与外观印象
极限集邮展品的“适用素材”
极限集邮展品素材的开拓
极限集邮展品失分及规避
极限集邮类研究性展品
厚积薄发  推陈出新
    ——《品园》邮集编组记略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如何看待极限片
不以为然的“有效信息”
极限片的 “有效信息” 和“无效信息” 质疑
辩证说“有效”       
极限片专题信息的利用
借鉴专题集邮“极限”素材的使用
再谈借鉴专题集邮“极限”素材的使用

僧敲月下门

困惑与质疑
极限片是专题集邮的适用素材吗
专题性极限集邮与专题集邮
极限片的重要性和有效信息
“极限”要素的限制条件
清民载体极限片
《建筑之美》新版纲要
极限集邮展品并非专属某一分类
岱庙、杭州西湖不是园林吗
极限片定义新释

极限辞典

极限集邮名词术语

附录:关于《无为斋》的一封信
后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2 1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米加步枪 于 2011-10-13 09:32 编辑

封面图

6#
发表于 2011-10-12 21:01 | 只看该作者
訂購一本,請水陸路掛號寄出,連郵資多少?請告知,謝謝!
7#
发表于 2011-10-12 2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鸣 于 2011-10-12 23:01 编辑

购《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中国免资片封简图鉴》一套68(按定价90元)元,免邮挂资,赠藏书票/本。请签名盖章。2天内邮政汇款
8#
发表于 2011-10-13 06:24 | 只看该作者
订一本
9#
发表于 2011-10-13 10:25 | 只看该作者
1.订购1本,40元,免邮挂资,赠藏书票。(请签名盖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14:30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确认。多谢各位师友支持!
朱志平先生:寄台湾水陆路邮资多少?我也不知,待出了书,寄给您后,按实寄邮资加书款一并汇给我。
11#
发表于 2011-10-13 18:59 | 只看该作者
款今天已汇出请查收。静候佳音。
12#
发表于 2011-10-13 22:12 | 只看该作者
祝贺《陈森元极限集邮文集》出版!
13#
发表于 2011-10-28 08:24 | 只看该作者
陈先生:
我订购“优惠6”,今天给你汇去100元,请查收。
请挂号邮寄。
谢!
14#
发表于 2011-11-2 10:46 | 只看该作者
无锡邮展前可以出来吗?
15#
发表于 2011-11-2 12:01 | 只看该作者
陈先生   祝贺《极限集邮文集》出版,我需一本,今日汇款。请签名钤印。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6-8 18:15 , Processed in 0.0530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