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9-4-9 00:24 编辑 艺术赝品的存在不是新闻。仿製艺术品的歷史至少可追溯至兩千年前。古罗马的雕塑家仿製了許多古希腊的雕塑,而當時的買家未必知道是仿制品。文藝復興時期,不少藝術家透過模仿同時期或古代的作品來學習。有時畫家亦會替學生售賣其仿制的作品,這些仿制行為被視為向大師的致敬,而不一定被視為偽造。十四世紀末開始,意大利人重新發現古羅馬的文物,富裕的貴族和中產階級開始收藏藝術品。藝術品成為可以買賣的商品,而藝術品的價值常常和藝術家的名氣相關。藝術家開始在作品上留下標記或簽名。而藝術品市場漸漸供過於求,於是出現不少仿制品和偽冒簽名。二十世紀的藝術市場蓬勃,畢加索、達利、馬蒂斯的名畫經常被偽造。博物館、畫廊和私人收藏家在買賣時常常需要專家協助鑒定,以年代測量、科學化驗、歷史文獻對照等方法去辨別真品和赝品。假冒他人的藝術品在不少國家法例中是刑事罪行。(zh.wikipedia.org/wiki/藝術赝品) 六十年代之后艺术品极限片很受欢迎但不值大钱。拍卖中平均低于20欧元一枚。制这类赝品是几乎无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只要买家不用赝品参展,我个人鼓励他们的兴趣。买了极限片之后,他们要去研究艺术品的名称,艺术家的名字,艺术品的故事,以及它所在的博物馆或教堂。参观了博物馆或教堂网站之后,他们可能想亲自出国参观博物馆或教堂。在那时候买了艺术品极限片真品或赝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真品赝品用的明信片是一样的,它与艺术原品差多了。但是学习艺术的过程,对于真品或赝品的所有者是一样的。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2-21 21:05 , Processed in 0.0606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