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邮票的主题就知道是文学著作题材的邮票,文学著作留给我们的文字信息以此可让人自由的去想象其中的意境,由于人与人不懂,所能想象的画面也不一样,此邮票只能利用他的文字信息。去制作极限片,至于图案也是一些插图,不能制作的 |
能制片就制片,不能制片就不制,何必勉强。 买套官片收藏也可以嘛。 |
个人认为,邮票上有两种比较明显的信息,一个是诗,一个是配画, 作诗的极限片,个人比较认可诗歌的创作地或诗歌内容主要表现地(诗歌所描写的地方) 作邮票配图的话,可以根据你所选的明信片决定,不过,这项极限片的制作,还要考虑其他制片的原则,如是文物的话,要考虑出土地和馆藏地 |
西洋人把它搞出极限片这种东西,原本是建立在具象之上的,所以才能确定准确的邮戳。 不过中国人的艺术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在极限集邮中寻找建立在一种抽象的意境基础上的制法,这种探索也未尝不可,原因很简单,能把诗歌搬上邮票的国家恐怕并不多。 |
其实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抽象画面的票,或者组合素材过多且某些画面过小的事物,制作出来的片都很勉强、牵强,已经没有和谐、美感可言。与其这样,个人认为还不如不制,并非每一枚邮票出来都非要制片不可,有所制有所不制,也应该是极限集邮的应有之议。 |
《戴敦邦画唐语》里面有一枚静夜思可以制,比较和諧。 这套片里面还有一枚游子吟,但画面和邮票上的不配,可惜! 不过,这个是最终的邮票图吗?怎么还有另外一个版啊? |
能确定创作地的,盖创作低;不能确定的,按作者原籍定。 |
这个....基本上....很难!![]() |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09-8-21 19:26 编辑 这类题材属特例,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片片,各地合适的纪念戳是一种选择。玩玩罢了,别太认真。 |
抵制这种邮票,制了也是浪费 |
很难!很难~~~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9 06:48 , Processed in 0.0487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