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7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诗《望月怀远》创作原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7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研究《唐诗三百首》的原地,大部分认为《望月怀远》的创作原地待考。确实,大部分唐诗研究专著并没有提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但《张九龄年谱》(顾建国著)一书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的条目下将《望月怀远》收入当年的编年诗。该条目提到 “是年,洪州得白鹿,九龄表献之。另有秋夕望月、望月怀远等诗疑作于洪州任上。” ; “任洪州刺史至是年七月。” 我查了一下,除了这位学者,还有数篇论文采用了“洪州说”。虽然不是100%的肯定,但作为一种比较有分量的学说,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洪州,即今天的江西南昌。
2#
发表于 2009-8-19 09:13 | 只看该作者
值得考证一下
3#
发表于 2009-8-19 22:43 | 只看该作者
研究很深入!
4#
发表于 2009-9-3 2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zcd 于 2009-9-3 21:48 编辑

张九龄晚年被贬荆州,既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亦为其创作的转折点。诗人在荆州期间,并非全然为发抒悲愤之情,亦有怀乡念远之思,屈原当年尝有“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⑸的故土情怀,张九龄也有《望月怀远》之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此诗当为诗人在荆州寂寞之时的怀乡名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应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对读,诗人经常登荆州古城楼,遥望故乡,见浩瀚长江之水而生“海上生明月”的联想,明月从地平线上升起,从古城楼上望去,就好像从浩浩长江的浪潮中涌出一样,从而想到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与我同望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但却脱口而出,自然混成,在雄浑壮阔的意境中表达怀乡念远之思虽与屈原当年国破家亡的故国情思有异,但表达的怀乡情结则是一致的。
文章出处:http://www.shaoguan.gov.cn/websi ... report/28172_0.html
5#
发表于 2009-9-3 21:55 | 只看该作者
荊州是曆史文化名城,又稱江陵,位于長江中遊,江漢平原西境。三國時期,諸葛亮稱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爲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又有“自古兵家重荊州”之說。
唐代名相張九齡于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貶爲荊州大都督府長史。據史書記載,長史一職,是僅次于大都督的最高長官,但并非地方行政官員中的副職官員,應當是大都督府的屬官。據史料載,張九齡貶荊州時雖已年近花甲,身處逆境,但他胸懷寬廣,并不消沉,他是真正的“宰相肚裏能撐船”的人。他在荊州仍然以其風度端凝,孜孜不倦的作風處理政事,報效國家。張九齡在荊州體貼民情,注重文化教育,受到荊州百姓的贊譽。相傳,當時,曾有一段時期,荊州的學子仕途不暢,百姓怨言官府重視教育不夠,于是,張九齡上任後提出了重視府學教育,還傾聽民間百姓的請求,新開辟了荊州城南門(今曲江樓)使熏風南來。據說,城南門一開,荊州學風大振,仕途暢通。科舉連年及第,這雖然是民間傳說,并帶有些迷信色彩,但也說明張九齡在荊州長史任上重視教育,振興學風是受到百姓歡迎的。張九齡在荊州爲官時,還知人善任,選拔發現人才,破格用人,留下千古美名;如他選用孟浩然、李泌一例等。
張九齡在荊州留下最多的詩是寫他登城樓的感懷詩。如今,在荊州古城仍保留有一座紀念張九齡的“曲江樓”。據荊州史料載,曲江樓,俗稱南門樓。此樓之東,古代有一座樓,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時,常登上此樓,南望大江,置酒賦詩,抒發情懷。南宋時,江陵(荊州)知府張栻,常登樓懷古,仰慕賢相張九齡,遂重建斯樓,并以張曲江公尊稱,命樓名爲“曲江樓”。後因戰亂樓被燒毀,即以今荊州南門城樓命名爲曲江樓。如今,曲江樓上二層單檐歇山頂已毀,現僅存城門上的樓基座,建築面積長15米,寬10米,四周12根支撐樓檐頂的青石柱腳仍固守原址。
張九齡在荊州古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話,荊州名城不僅保留有紀念張九齡的曲江樓,而且還保留有一條紀念張九齡的“曲江路”。

文章出处:http://www.shaoguan.gov.cn/websi ... t/21910_BIG5_0.html
6#
发表于 2009-9-5 17:56 | 只看该作者
下次到荆州去看看曲江楼,位置在荆州古城?
7#
发表于 2009-9-5 20:19 | 只看该作者
已不在了,現在南门僅存城門上的樓基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5 11:23 , Processed in 0.0502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