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邮回来话制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6 20: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邮,史称“淮海首邑,广陵名区”。因秦王嬴政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惟一以“邮”为名的城市,是一座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高邮市已成功举办四届中国邮文化节。2009年10月28日,我借到高邮参加第五届中国邮文化节和文献集邮研究会成立5周年暨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之际,作为即是文献集邮的爱好者又是极限集邮爱好者的我,在参加文献集邮活动的同时,也忘不了制作几枚高邮题材的极限片!
一、在临时邮局制作的极限片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高邮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邮政文史中心、江苏省集邮协会协办的第五届中国邮文化节,10月28日上午9时许在高邮五金城隆重举行。600多名海内外嘉宾和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集邮协会的代表出席开幕式。扬州市副市长、高邮市委书记陈扬致欢迎辞。开幕式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夏正祥主持。朱德辉、倪文才、张安龙等在邮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出席。
为此,高邮市邮政局在现场设立临时邮局一处,为现场观众提供盖戳服务! 我用临时邮局邮戳制作了3枚极限片。
图1用“扬州市邮资封片戳研究会”2009年发行的 “京杭大运河”马片,贴1995年8月17日发行的“1995-13”《古代驿站•盂城驿》邮票制作的镇国塔极限片;

图2用高邮市邮政局发行的“高邮风光”明信片封套贴“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制作的镇国塔极限片;

图3用现场邮市上购买的“高邮古迹”明信片贴“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制作的镇国塔极限片。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尧玉邮屋 于 2009-11-6 20:38 编辑

二、在盂城驿邮政支局制作的极限片 盂城驿位于高邮城南门外馆驿巷内,驿站开设于明洪武8年,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驿站遗存之一,经修复,辟为全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传道信息的国家之一。驿站是古代官办飞报军情,递送仪客、运输军需的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血脉”。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设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己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
盂城驿开设于明代洪武八年(1375 年)。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位于城南馆驿巷内,明代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上的一处永马兼备的重要驿证。原规模宏壮,现存有厅堂、库房、廊房、马神祠,前鼓楼等古建筑,虽历经苍桑,但古风犹存,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遗珍”。在国家邮电部江苏省政府、省各级邮电、文化、城建和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3—1995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邮电部文史中心联合于1995年8月17日在高邮召开了1995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邮电部于8月17日发行《古代驿站•盂城驿》邮票并在站内举行首发式,盂城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驿站。
    与会期间,高邮市政府组织了我们嘉宾前往邮文化发源地秦邮亭和全国保存较好的古驿站遗存之一盂城驿参观。盂城驿邮政支局邮政人员是个热心好客的女同志,她为了一大帮集邮爱好者忙得不亦乐乎。我用盂城驿邮政日戳制作了4枚极限片。
图4用高邮市邮政局2002年发行的“高邮风光邮资”明信片,贴1995年8月17日发行的“1995-13”《古代驿站•盂城驿》邮票制作的盂城驿极限片;

图5用高邮市邮政局2002年发行的“高邮风光邮资”明信片贴“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制作的“运河帆船”题材极限片;

图6用现场邮市上购买的“高邮古迹”明信片贴“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制作的镇国塔极限片;

图7用高邮镇国塔企业金卡贴“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制作的镇国塔极限片。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尧玉邮屋 于 2009-11-6 20:41 编辑

三、用“镇国寺•塔”临时连体邮戳制作的极限片  镇国寺地处江苏高邮市京杭运河中间,东临高邮市区,西近高邮湖。实属龙地也,今有“运河明珠”之称。
    邮文化和运河文化都是高邮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深入研究邮驿文化、研究古驿站与古运河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的历史渊源,我们又参观了古运河和高邮市的标志建筑镇国寺、塔。
镇国寺塔是唐代僖宗( 874 ~ 888 )年间新建。僖宗李儇有个弟弟,大概是看破红尘了吧,走出宫廷,剃发为僧。他到处周游,遍访名刹。一日行脚到高邮,见西门内城角有一块平坦的旷地,原是建太平仓(即义仓,谷贱时加价收进,以免伤农:谷贵则减价出售,以利贫民)的地基,环境幽静而美丽。这里西倚平津堰,一堤烟柳,郁郁葱葱,运河流水汩汩,珠湖雪浪滔滔,身临其境,俗念尘思,顿然消失。僖宗的弟弟看中了这块地方,便请求他的哥哥在这里建一座寺庙,供他修行念佛。僖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给他举直掸师的称号。举直掸师收了一批又一批弟子,专心致志讲经说佛。晓晨夜半,镇国寺的钟声在古运河的上空飘荡,清越剐亮,悠悠扬扬。举直掸师圆寂以后,安葬在院内一角,并立五级佛塔一座以珍藏舍利(火化后的骨烬)和经卷,这就是镇国寺塔。
镇国寺塔古朴、端庄、典雅、壮观,吸引了无数南来北往的游客。登塔远眺,高邮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群鸥阵阵,帆船点点。落日映照下的镇国寺塔更见风采,是一幅色彩绚丽的风景画:落日的余晖将运河水染得红灿灿一片,古塔在运河中映下情美的倒影;微风骤起,涟漪阵阵,那涟漪是红红的、亮的、动的,塔影随风荡漾,那塔影也是红红的、闪亮的、波动的,……太阳在远远的湖面上漫慢地消失了,古塔的周围,雀噪四起,黑鸦点点,以后渐渐地、渐渐地寂静下来,古塔消融在苍茫的暮色当中……镇国寺塔是古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时时射放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烨烨光辉。
2009年9月26日,中国邮政集团发行《京杭大运河》邮票,镇国寺塔景点以小型张的形式,成为大运河套票的一部分,这是高邮景点首次登上中国邮政集团发行的小型张邮票,同时,镇国塔景点第2次上了邮票。为此,高邮市邮政局刻制“镇国寺•塔”临时连体邮戳,我在高邮邮友吕大刚先生的帮助下用“京杭大运河-镇国寺•塔”临时连体邮戳制作的3枚极限片。
图8用高邮市邮政局发行的“高邮风光”明信片封套,贴1995年8月17日发行的“1995-13”《古代驿站•盂城驿》邮票制作的镇国塔极限片;

图9用现场邮市上购买的“高邮古迹”明信片贴“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制作的镇国塔极限片;

图10用高邮市邮政局2002年发行的“高邮风光邮资”明信片贴“京杭大运河”邮票小型张制作镇国塔极限片。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20:41 | 只看该作者
此次高邮之行,得到高邮市政府、邮政局和邮文化节组委会的全力支持,尤其是倪文才主席和乔国银副市长,多次参与本会活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还有所有高邮邮友,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5#
发表于 2009-11-8 1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惠友新东方 于 2009-11-8 13:39 编辑

尧东是位有心人。
谢谢赠送的片片。
就是镇国寺塔被邮戳“消灭”了。下面这枚不错,不知是谁盖的戳。
6#
发表于 2009-11-8 13:58 | 只看该作者
收获很大。文采也不错。佩服。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11:02 | 只看该作者
尧东是位有心人。
谢谢赠送的片片。
就是镇国寺塔被邮戳“消灭”了。下面这枚不错,不知是谁盖的戳。

惠友新东方 发表于 2009-11-8 13:37

一人所为.第一枚镇国寺塔被邮戳“消灭”了,又制一枚.只好割爱让您一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3 22:30 , Processed in 0.0572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