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偏向于年轻人,偏向创造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27 2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芷兰

读《2008年世界极限集邮活动年报(摘要)》(见《极限集邮》2009年第5期),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我们津津乐道的极限集邮受到某些人不可小觑的类别歧视——被排斥在2010年伦敦世界邮展之外。同时,也最为幸慰的是,FIP极限集邮委员会鉴于目前集邮世界存在的负面的和正面的情况,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从而充滿信心理直气壮的宣示,“极限集邮有能力作为整个集邮类别中的一个类别,与其他集邮类别相同,并能够比其他类别作出更大的贡献,因其发展尤其偏向于年轻人和创造性的集邮新世界。”
极限集邮在多元世界的某个角落受到歧视,不足为怪。何况“日已没国”的伦敦坚持着正统的僵化的不变的邮政观点,对人为制作的极限邮品不屑一顾。能否参展估且不论,广大极限集邮者依然从容、淡定、积极、乐观。冷眼向洋看世界,笑谈极限一片天。
“极限集邮,一个有魅力和有益的类别,对世界集邮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道是“人之初,性本善。”集邮之初,人们没有功利,大多冲着方寸之地美丽而来,极限片票片戳和谐更加令人喜爱。世界各国各地邮展一般都有极限集邮类别展出,而各类邮集中极限展品独具魁力,人气最旺,不仅髙奖逐年上升,专家括目相看,更是受到许多集邮者和一大批集邮圈外人士——潜在的集邮群体的青睐。极限集邮的趣味性、普及性及不难的参与性,对当下低落的世界集邮,点燃激情,传承星火,邮界共睹,贡献良多。
当我们看到极限集邮的正面情况,髙估其贡献之时,不能沾沾自喜,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看到整个集邮存在的“危机”,正视极限集邮本身“远离邮政”的先天不足——受到歧视的“软肋”,体会FIP极限委员会提出 “发展尤其偏向于年轻人和创造性的集邮新世界”的远见卓识和良苦用心。
年轻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集邮年轻人,“一笔不可忽视的财产”,集邮的新生力量、未来和希望,他们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奋发向上,最少保守思想。振兴集邮,发展“极限”,非其莫属。偏向年轻(也应包括广义的中(青)年)人,第一要务是吸引年轻人参与极限集邮。往往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引导,对极限集邮且先莫侈谈学术性,首要注重趣味性,贴近公众,好看、好玩、好参与,入伙的年轻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深入堂奥,登峰造极,成为极限集邮的佼佼者。二要鼓励年轻人坚定极限集邮。不管国际集邮如何风吹浪打,国內 “极限”有何是是非非,玩“极限”既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娛乐,又体现着一种文化事业的信念。极限集邮方兴未艾,前景光明,充滿信心。三要指导年轻人做好极限集邮。我们的集邮专家、极限集邮会刊、圈内资深人士都要在邮德、邮识、邮品及各项极限集邮活动中给年轻的同好予以指导,邦助他们出成绩、出成果、出人才。
“创造性的集邮新世界”,是此次《年报》的新提法,核心仍然是集邮的创新问题。极限集邮谋求永续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进一步繁荣和拓展极限集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FIP规则的不断修改,推出新类别,开发新素材,允许边缘品,某些硬性规定有所灵活宽松等等,无不与“创新(创造)”相因相应。FIP极限委员会讨论个性化邮票的使用,“追溯1873—1946年古典极限片的新规则”,即是创新的示范。由此看来,极限集邮的创新问题应该引起我国极限集邮者的髙度重视,摆在研究探讨乃至实践(试验)的议事日程。可以从制片、组集、参展诸方面,在不同人群、不同层面、不同级别上作些尝试,从而总结提髙,逐步与规则相适应,与国际极限接轨,或争取创新使其认同。
试看今日的集邮天下,乃是集邮民众的天下。让极限集邮“日落西山”论见鬼去吧!
原载《极限集邮》2010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19 00:49 , Processed in 0.0462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