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1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6 16: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个时期我国的邮政日戳带邮政编码,1987年以后就不再使用了,而有些极限片盖销时间是1987年以后,甚至90年代以后,这样的极限片显然是用原编码戳倒拨或顺拨日期盖销的。这些极限片当然就是赝品和伪造的邮品。”这是我在一文中看到的,但事实上我手中就有几枚片上的戳都是87—90年代以后的,例:《武陵源》全套4枚,武陵源邮票公司发行,片上戳1994.9.25邮政编码427051。是赝品和伪造的吗?
2#
发表于 2010-10-6 1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雷杰 于 2010-10-7 08:13 编辑

邮票公司当时用的是编码戳,同时有纪念戳.风景戳启用!编码戳不存在伪品.赝品。
       5.6两枚为变色邮票,上有大量红色,不知为什么?

Image1.jpg (94.66 KB, 下载次数: 23)

Image1.jpg

Image1.jpg (169.17 KB, 下载次数: 27)

Image1.jpg

Image2.jpg (122.32 KB, 下载次数: 26)

Image2.jpg
3#
发表于 2010-10-7 12:4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时期我国的邮政日戳带邮政编码,1987年以后就不再使用了,而有些极限片盖销时间是1987年以后,甚至90年代以后,这样的极限片显然是用原编码戳倒拨或顺拨日期盖销的。这些极限片当然就是赝品和伪造的邮品。
疑惑之一:有如此作文?如有,再生疑惑:该文将我国编码邮戳停用时间锁定在了1987年,让我们知道了停用时间,怎么不一并介绍启用的时间呢?更加疑惑:作者真正弄清楚了我国各地邮政编码戳的起、止时间吗?
以前自以为对国内编码邮戳的起止时间有个大体的了解,看了此文却糊涂了,感到我们的制作、收藏与相应的邮识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犹如上身西装革履,下身末端却拖踏着一双草鞋!莫名其妙~~~~
4#
发表于 2010-10-7 1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昆明飞翼 于 2010-10-7 15:12 编辑

昆明88年左右才开始逐步普及使用编码戳,哪里是87年就停止的,杜鹃花发行是91年,都是用当时的编码戳盖的,并且87年以后用编码戳盖销的实寄封片是很多的,包括公司的原地封什么的,87年以后的编码戳使用的多的很的,这篇文章完全是乱讲。

看看下面这枚实寄封,93年编码戳还正在使用的如火如荼的:
5#
发表于 2010-10-7 1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雷杰 于 2010-10-7 19:06 编辑

谁金口玉言?铁证如山,我有几百上千件“伪品”.好多为政府的呢!

Image21.jpg (171.09 KB, 下载次数: 44)

Image21.jpg

Image22.jpg (147.4 KB, 下载次数: 22)

Image22.jpg

Image24.jpg (136.89 KB, 下载次数: 22)

Image24.jpg
6#
发表于 2010-10-7 23:48 | 只看该作者
九十 年代仍然在使用编码戳,雷杰先生的首日封是铁证,我的手中也有编码戳的封片。也有我自己亲自盖的编码首日戳的武陵源极限片。一楼的观点是错的。
7#
发表于 2010-10-9 13: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10-10-9 13: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0-10-9 15:50 | 只看该作者
谁能说明编码邮戳到底是什么时候启用的?什么时候停用的?
以前有资料说是1986年在部分地区试用的,1987年开始使用的。看了楼主资料,居然是1987年就停用了?那1987年以后大量使用的又作何解释?我晕了。
10#
发表于 2010-10-10 1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之新 于 2010-10-10 12:02 编辑

周国裕先生可能是笔误了。看看下面两个文件规定就会搞清楚:
1985 年7月27日邮电部颁发的《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对日戳的种类和使用范围都作了详细规定:“普通日戳仍为单线双月牙腰框式,上半部刻省、市、自治区和市县地名,下半部刻该局邮政编码。邮局内部生产单位和火车、轮船、汽车押运日戳不加刻邮政编码。”


1995年6月16日邮电部再次颁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其中对邮政日戳作了如下规定:“日戳形状仍为圆形,直径分25毫米和30毫米两种,戳面由原五个部位改为三个部位,取消上下月牙线和字钉糟线;取消邮政编码,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律刻局所名称(地名),戳面上均不缀局所类别((支)、(所)、(代))。日戳序号改在戳面下部局名的后面。”
    规定强调:“按新规定刻制更换日戳需要一定过程,各管理局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进行更换,争取在二、三年之内全部更换新戳。各地可根据《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本地实行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和办法付诸实施,并将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报部。”
11#
发表于 2010-10-11 13:02 | 只看该作者
刘老师拿出相关文件就具有说服力。
其实宣传邮政编码的时间当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个有实寄封佐证)。
宣传普及邮政编码是一回事,刻制编码邮戳是另一回事。
邮电部1985 年7月27日发文的“下半部刻该局邮政编码”,这上传下达有一个过程,而落实起来却又得需要时间。从所见早期编码邮戳的时间上看,与发文同年时间刻制的就少见,大多数都是87年之后的,所知东北有86年刻制的(据说广东有85年刻制的‘未见实物’),总体说来各地刻制编码邮戳的时间不尽相同,本市刻制编码邮戳的时间为1987年1月1日,之后至90年代中后期,各地使用编码邮戳的封、片实物可谓俯拾即是。进入新世纪后的若干年在某些地方仍有邮政编码戳在正常使用,这就是实际情况。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4:58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谢谢诸位邮友!
上述引用一文非我凭空捏造确在一网站(现时忘了)中阅见过而摘录一段内容,只是感到文中所说与事实不符,故摘出请教研讨。在这方面(邮戳)我无刻意去研究过,11#刘友提示的相关文件“1995年6月16日邮电部以邮部〖1995〗422号《关于印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称近几年,随着邮电业务的改革发展,各项业务制度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新技术方面的应用,现行日戳印模规定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近几年用户也有要求改进日戳印模。为此,经多次调研,对现行《规定》重新修改。这次邮电日戳修改一是日戳形状仍为圆形,直径分25毫米和30毫米两种,戳面由原来五个部位改为三个部位,取消上下月牙线和字钉槽线;取消邮政编码,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律刻局、所名称(地名),戳面上不缀局、所类别〖(支)、(所)、(代)〗,日戳序号改在下部局名的后面。”确实能说明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4 05:06 , Processed in 0.0576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