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yu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門【南音說唱】新郵(圖)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1-5-3 20:58 | 只看该作者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说唱

      南音大体上分两类:“地水南音”和“戏台南音”。“地水”为卜卦术语,广东将盲人称为“阿水”,所以盲人所唱的南音称为“地水南音” 。地水南音常用的伴奏乐器有筝、箫、椰胡、秦琴、洋琴与拍板等,而伴奏乐器的数量通常不多于五件。大约20世纪初,地水南音被吸收到粤剧、粤曲音乐中,成为“戏台南音”或”粤曲南音”。南音乐器包括秦琴、椰胡、箫、三弦、筝。



      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

      地水南音——20世纪初,南音的主要演出场所为私人寓所、酒楼、街头和妓院等。演唱者多为失明艺人,又称瞽师、瞽姬或师娘。“地水”为卜卦术语,而广东人将盲人称为“阿水”,所以盲人所唱的南音称为“地水南音”。大约20世纪初,地水南音被吸收到粤剧、粤曲音乐中,成为“戏台南音”和“粤曲南音”。传统的地水南音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几乎成为绝唱,而戏台南音和粤曲南音至今仍为撰曲家所乐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31 22:16 , Processed in 0.0519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