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8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篇不实的文章,看“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邮展极限类展品成绩的背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7 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篇不实的文章,看“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邮展极限类展品成绩的背后”

2011年11月22日,在《中国极限网》[极限记事]中发表了张吉昌先生的“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邮展极限类展品成绩的背后”一文(以下简称“张文”)(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extra=page%3D1),让人感到好像张先生就是当事人,而且参与了此次亚展的所有评审工作和评审会议,对内部情况掌握的是一清二楚。但本人认为,这是一篇在搬弄是非,是篇不实的文章。
首先说明,因张吉昌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公开发表在一个公开的网站上,那我作为读者可以就此发表我个人的观点。我并不认识作者张吉昌先生,与他无怨无过,我写此文只是针对张先生的这篇文章,就事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张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
一、评审员的初评成绩从何而来?“张文”一开头就写道:“这是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邮展极限类展品的初评成绩:1 郑炜《石质建筑》(8框)大镀金奖(88分),2 梅海涛《非洲——1939年以前》(5框)大镀金奖(85分),3 蔡志明《博物馆》(5框)银奖(73分)”。这就出现了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是泄露了一个只有在极限评审组评审员内部才知道的秘密——“初评成绩”。这个如此详细的“初评成绩”从何而来?如是某评审员泄露出来的,那是该评审员违反了评审有关规则,是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二是该“成绩”如是张先生途听道说的,或是由某人告诉张先生的,那张先生在网上公开发表也是违反职业道德的,毕竟张先生知道这个成绩是不作数的。对于评审内容的有关事宜,除了最终公布的成绩外,是不能公开的。且张先生一定知道任何的初评成绩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是不能作为依据的;而张先生更应该知道最后由评审委员会公布的成绩才是最终的确认成绩,我们依据的也是最终公布的成绩,张先生怎么能以一个“初评成绩”来搬弄是非妄加评论呢?三是张先生的行为也害了他人。就算是某评审员把内部不该外传的评审情况告诉了张先生,或是通过某人转给张先生的,那也是那位评审员出于“好心”,也说明某评审员与张先生或是某人关系很好,一时糊涂说了出来,但张先生也不应该把此事捅出来,这样做既害了那位评审员,或是也害了告诉你“初评成绩”的某人,人家“好心好意”的给你透露的点“内部信息”,你就藏在心里感激吧,你干嘛还把人给卖了呢?
二、失实的“内部信息”。“张文”接着写道:“据内部信息透露,某亚洲邮联之邮展执权者在专家组上利用手中权力对极限类、航天类等人为性的新兴集邮类别进行了全面打压,对极限集邮展品全部降低10分,所谓“假片”只不过是借口而已。其实邮政史、传统、专题等类别都存在“假”的问题,只是评审员们和专家们不作为“重点”目标捕捉而已。”这是哪来的内部信息透露?我作为此次邮展的实习评审员,不管从大道还是小道,都从未听说过此内部信息,更没看到某亚洲邮联之邮展执权者在专家组上利用手中权力对极限类、航天类等人为性的新兴集邮类别进行了全面打压。也没听说邮政史、传统、专题等类别都存在“假”的问题。如有那请张先生拿出事实来,在哪部展品中?此次亚展评审报告写的非常明确,因为“三部极限展品中均包含多件问题明信片,专家组建议降两个奖级处理”,有问题片不就是假片吧,这是个常识。再是报告上明明写的是降两个奖级,哪来的降10分之说?降6分是不是两级?降7分、8分、9分是不是两级?凭什么说是降了10分?专家组认为展品中包含问题邮品难道是不实的?专家组的建议就都是错的?那是白纸黑字写在报告里的,是要负责任的,不是空口无凭瞎说说的。张先生作为评委会的局外人,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且毫无根据和事实,连捕风捉影都算不上。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都是张先生杜撰的,或是通过某人杜撰的,其目的就是想回避某些自身的问题,或是挑起集邮者与亚洲集邮联、评审员们和专家们之间的矛盾,该行为也是不可取的!我也在此问下张先生,你能否肯定的并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3部极限展品就绝对没有有问题片!
三、无端指责他人。“张文”第三段写道:“实际上,本届亚洲邮展打压的对象也并非是真正对准“假”这一问题而来,这些亚洲的固守“传统”邮展类别的执权者们真正的攻击对象是西欧的提倡“新兴”邮展类别的执权者们。因而本届亚展极限集邮类展品和航天集邮类展品便成了亚洲的固守“传统”邮展类别执权者们玩弄评审权力的牺牲品。”该段话毫无根据的把评委会所确定的集邮类展品和航天集邮类展品的分数说成是某些人在玩弄评审权力,这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张先生既不是参展者,又不是评审员,更没有参加评审会议,也没参加开框检查,凭什么说这些话?且张先生在别的帖子中说“这次邮展的全部展品按国际邮联规则全部采用英文字,给我和绝大多数不懂英文的观众来说,带来极大的困惑。许多国内和港澳台及华裔作者的高水平展品,只能说是走马观花。这些展品中所赋予给集邮者的邮识和文化知识,无法去品味,只能做“睁眼瞎”,留下深深的遗憾。”自称看不懂英文,那么张先生就更看不懂展品了,那张先生的“打压”、“玩弄权力”之说来自何处?
四、对于邮展中的成绩。“张文”的第四段写道:“ 本届亚展郑炜的《石质建筑》在2009年洛阳世展上还是大镀金奖,仅仅2年之后,居然变成了亚展的大银奖。是郑炜先生的极限集邮水平下降了呢?还是极限集邮的评审标准变化了呢?还是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欧洲评审员的水平太低了,没有发现“假”片呢?还是本届亚洲邮展执权者们在评审中有意进行的人为打压?”任何一位参展者,对于自己在展品中的付出,都想得到一个好的回报,有一个好的成绩,这都在情理之中的。我是一名邮集作者,多次参加过不同级别的邮展,也是这么想的。但也不能过于看重某次的参展成绩,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认识。任何一部邮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评审员等不同的情况下,成绩多是会发生变化的,奖级同,分数不同或奖级不同等等,成绩上上下下这都很正常。我的《当好汽车驾驶员》邮集,在参加2003年4月全国邮展时获得大镀金奖,但在3年后2006年12月的全国专题邮展上,却只获得了镀金奖,我自认为这部邮集在4个方面都好于2003年参加全国邮展时的水平,质量也更高。一个是全国邮展,一个是全国专项邮展,又时隔了3年,且邮集在编排上改动很大,也增加了许多好素材,但成绩不增反降,那是我的集邮水平下降了呢?还是专题集邮的评审标准变化了呢?还是受到打压了呢?都不是!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邮集的问题,不够硬气!那么这次亚展中极限、航天类展品的成绩不够理想,是不是就一味的怪罪于评审员、专家组或评委会呢?肯定不能这样!我没有参与极限和航天类展品的评审,但我能肯定一点:有我们邮集自身的问题!
张先生在问“还是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欧洲评审员的水平太低了,没有发现“假”片呢?还是本届亚洲邮展执权者们在评审中有意进行的人为打压?”这个问题有点滑稽,张先生看过郑炜先生在这两届邮展上的展品吗?对每件素材都了如指掌吗?这两次参展的展品是一样的吗?我无权说郑炜先生的展品中有无有问题片,但我打个比方,没发现就是没有吗?上次没发现问题片就是对的?这次发现了就是错了吗?如有就不该被发现吗?上次有没有被发现张先生知道吗?
张先生认为此次的极限、航天类展品的成绩被打压了,那么张先生认为给这些展品打多少分合理?理由?
五、反思什么?“张文”最后一段写道:“大家对于出现连降两级(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这个成绩,从疑问中反思一下,就可以明白了!!!”我不知道张先生是怎么算账的,明明是降了二级,却说成是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要是按张先生的算法,我的邮集2009年在洛阳世展获得大镀金奖,在参加2010年南非国际邮展时仍获得了大镀金奖,那也是降了一级?非要获得金奖才是正常的?郑炜先生的邮集我看过多次,总体确实是很好,有水平有质量。在洛阳世展参展时是5框,此次参展是8框,这是我国的第一部8框的极限类邮集,实属不易。但5框扩8框还是增加了许多难度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在素材的选用上。无锡亚展成绩公布后,我与郑炜先生也交流过,但他的心态很好,能接受这个事实和成绩,这是值得我们高兴的。郑炜先生在他刚刚印制的名片上,明确写明邮集的成绩为世界邮展大镀金奖、国际邮展大银奖,这就是大度!应该说郑炜先生的这部邮集不失为我国目前最好的极限邮集之一,在国际极限邮集中也属上乘。
张先生的这篇文章,可能自认为是在替我国极限集邮者说话,是为郑炜先生好,但效果却恰恰相反,这篇文章起了非常大的副作用(有些话我就不好在这直说了),无益于任何人,是帮了我国极限集邮者和我国极限集邮的一个大倒忙!张先生的文章还会误导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这更会增添他们的某些错觉,偏离正确的认识。失实的言语会给人带来很多伤害,造成很多误解和猜测,这种搬弄是非式“鸣不平”的方式,会害了我国极限集邮者和我国极限集邮的!
我们无论说什么话,尤其是在公开场合说问题时,一定得讲事实摆道理,得有依有据,不能凭空想象和胡编乱造,这种不负责任、摆弄是非的态度要不得,最后不仅害自己还会害别人!我国是个集邮大国,但还不是集邮强国,我国集邮者要走的路还很长、还很艰难,要提高我国集邮者的邮集水平,必须得首先从自身邮集找问题、查原因、下功夫,而不能怨天尤人,把邮集水平不高、成绩不好的原因,怪罪于评审员、专家组,怪罪于评委会。尤其是某些人不要毫无依据的去为人“打抱不平”,指责这、指责那,最终帮了倒忙,这才是值得有些集邮者要深深反思的!
看完张先生的帖子,不知读者是否会有二个感觉,一是无凭无据的指责、责问他人。人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而“张文”中所有指责、责问评审员、专家组或亚集联等的话,都是无凭无据,没有一点是可以找到文字佐证和拿到桌面上来说的,要么是张先生道听途说,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是胡编乱造。二是没有查找自身的一点问题,都是他人的错。我们提倡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要抱着辩证的、唯物的态度。而“张文”中对某些展品的“不理想”成绩,全部归罪于他人,却没有找邮集自身任何的一点点问题和原因,难道这些邮集都十全十美了吗?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吗?这有助于集邮的健康发展吗?如此次亚展这些展品没有受到“打压”,是不是这些展品初评成绩都应该是得100分,给个大金奖啊?都得100分,就是遭受了“打压”降个两级也不怕,还有90分得个金奖呢,也是皆大欢喜。问题的主要原因出在哪是很明了的,为什么不先去找找这些主观原因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吗!
张先生的文章是不是就没有可信之处呢?我不能妄言,但没有确凿依据或是似是而非的事和话,是不能写在纸上公开发表的,有的只能心照不宣,有的是能言不能写,这就是我写此文的目的所在。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00:12 | 只看该作者
张先生的原文

极限类展品的背后.jpg (190.69 KB, 下载次数: 23)

极限类展品的背后.jpg
3#
发表于 2011-11-28 09:3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先学好外文后,再说吧.......,
4#
发表于 2011-11-28 0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巴山 于 2011-11-28 09:51 编辑

联合国的官方语言是用于联合国会议的六种语言,并且用在所有正式联合国文件。 他们是: 阿拉伯文, 中文 (汉语), 英文, 法文, 俄文, 西班牙文. 在他们之中 阿拉伯文, 中文, 俄文 是难学会的语言。
因没看过国际,世界邮展,也就不知道国际,世界邮展用过几种文字,特请教老师们赐教,先谢谢了!
5#
发表于 2011-11-28 2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yufu 于 2011-11-28 20:05 编辑

其实没有什么争论头了!评委是专家也是领导,接受一点不同意见包括质询,拿一个官方或权威人士出来说明一下就对了!中国的宣传工作都是这样的原则!正本清源法!评委会不出来说,当然会引起民众猜疑!我个人认为,展品被降级,肯定还是有原因,假片肯定不好,肯定该扣分!个人认为只是属于邮识水平故,外国月亮也有不圆之时!不好识别,只要不是人为制造,应当适可为好!亚洲和世界集邮组织打压极限,总认为是人为制作、没邮味,无法与传统和邮政类相比,也是成在的事实!
      如果为了这些意见而中国国内挑起纷争,不好!还不如大家呼吁,评委们呼吁一下:将已经被国际集邮组织接纳入大家庭N多年了的极限集邮的地位提一提,不要以金钱论高低!既然是竞赛,就应该和奥运会一样,所以项目都要有金奖、大金奖!不要有项目歧视;再者,多呼吁一下中国极限!中国邮政发展晚,极限更晚,有中国国情,要他们正确认识和公平对待中国国片!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类国片!难道反映中国国粹和传统文化的片不用国片,用外国的?第三,评委们都是老字当头的人物,资历老、老资格,如果不希望中国集邮后继乏人,多包容一些后辈,多做宣传、培养、鼓励、支持后辈的有益工作,不然,孤高和寡,会失去中国集邮基础!
6#
发表于 2011-11-28 20:18 | 只看该作者
展品素材有问题,评委会就应该把有问题的素材对参展者和观众书面交代清楚!让大家都明白!然后根据评审规则来降级或其他方式的处理!绝不是“降2级”的武断野蛮地处理!!!如果有必要,我可以将本次邮展的专家报告呈献给大家!
7#
发表于 2011-11-28 23:00 | 只看该作者
我可以将本次邮展的专家报告呈献给大家!——给大家看看。评审员们太神秘了,他们是应该出来说说话,让他们和我们沟通沟通,到底假在哪?谁在售假货?
8#
发表于 2011-11-28 2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jingang 于 2011-11-29 00:11 编辑

对于英语的问题。——我懂些英语,专业四级水平。最近也翻译了《2010世界极限集邮报告》(节译)。亚展我也去了。说句实在话,在展框前都是英文,且很多题目专业性极强,实在是没有耐心和时间细看。看展的都是中国人多,花钱捧场的也是我们国人多,我们掏钱来捧场,结果看得稀里糊涂,不能一目了然,你说有啥味道。极限集邮还有图案看看,传统、邮政史一堆信封,讲个邮路,大多数人都不会看。极少数人应该顾及一下大众的感受!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0:3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主的看法。张吉昌先生的文章 写道 “这次邮展的全部展品按国际邮联规则全部采用英文字,给我和绝大多数不懂英文的观众来说,带来极大的困惑“。 我希望这是个为不懂英文的观众的学习好机会。 联合国的官方语言 ...
ngsunyu 发表于 2011-11-28 05:18


谢谢!赞同你的观点!其实在中国办亚展、世展是对我国集邮者大有好处的,可以不走出国门就能观看到高水平的邮展,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中文目前还不是FIP的官方文字,但这次为了不懂英文的观众观展,有的展品增加了中文的计划页,还专设了讲解员,为大家讲解,这都是很好的做法。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0:37 | 只看该作者
我看先学好外文后,再说吧.......,
巴山 发表于 2011-11-28 09:33


就是不懂外文也可以看看素材的运用,大致能看出作者的思路,也是能看出很多名堂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0:4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没有什么争论头了!评委是专家也是领导,接受一点不同意见包括质询,拿一个官方或权威人士出来说明一下就对了!中国的宣传工作都是这样的原则!正本清源法!评委会不出来说,当然会引起民众猜疑!我个人认为,展 ...
liyufu 发表于 2011-11-28 20:01


这不是在争论,是在探讨,我觉得还是很有好处的。你的一些观点我赞同,但还得我们自己去做好的。

一个邮展上的事情,是不可能让评委会来解释什么的,没有那必要,有些问题是会反馈给国家征集员的,我们也无需了解知道的那么多那么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0:46 | 只看该作者
展品素材有问题,评委会就应该把有问题的素材对参展者和观众书面交代清楚!让大家都明白!然后根据评审规则来降级或其他方式的处理!绝不是“降2级”的武断野蛮地处理!!!如果有必要,我可以将本次邮展的专家报告呈献给大家!
研邮堂主 发表于 2011-11-28 20:18


孙兄啊,这可能吗?有这必要吗?有的事评审报告已经写了,有的已经给征集员了。
13#
发表于 2011-11-29 12:52 | 只看该作者
13# 路神


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既然专家组报告说:“另外三件禁止展出素材来自三部极限展品(展品号8-001非洲-1939年以前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展品号8-002石质建筑;展品号8-003博物馆。)三部展品中均包含多件问题明信片,专家组建议降两个降级处理。”,那么这三件禁止展出素材究竟是哪三件?有什么问题?不作出有根据的公正的解释,何以让人信服?
14#
发表于 2011-11-29 17: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赞同你的观点!其实在中国办亚展、世展是对我国集邮者大有好处的,可以不走出国门就能观看到高水平的邮展,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中文目前还不是FIP的官方文字,但这次为了不懂英文的观众观展,有的展品增 ...
路神 发表于 2011-11-29 00:36


记得12年前的1999年也是这么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8-3 00:08 , Processed in 0.0639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