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丹吉尔·史密斯被西方人称为“熊猫王”。他在大熊猫产区呆了二十年,特别是在1936至1938年之间,在四川汶川山区,一连收购了活体大熊猫12只。其中一半死于运输途中,只有6只带到了英国。在这六只中,一只在英国只活了10天;一只在欧洲巡回展出以后,卖给了美国圣路易斯动物园;三只卖给了英国伦敦动物园;剩下最后的一只,直到他死也没有卖掉。
英国的伦敦动物园是西方饲养大熊猫最多的一家动物园。1939年从史密斯手里一次买到三只大熊猫,以中国的三个朝代取名:唐、宋、明,其中雌性大熊猫“明”最年轻,活的时间最长,最逗人喜爱。她对英国公众的影响,犹如“苏伶”之在美国。她成了当时报刊上、银幕上、玩具业、旅游业的焦点。在战争爆发的前两天,她被从伦敦撤出。1940年当德国飞机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里。任凭炸弹像冰雹似的落在周围,她不动声色,玩耍自如。她成了这座英雄城市团结、镇定、无畏的一种象征。甚至当法西斯的铁蹄已经践踏法国,逼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报刊上仍然显著地报道着小明的私生活。有一次,皇室的贵宾专程来访的时候,她一点不懂规矩地抢夺玛丽皇后的花伞。接着又仰卧在地上,咧着嘴乱哼哼,然后用前肢捂着她的眼睛,让皇后搔她的肚子。她这些笨拙而滑稽的表演,使皇后开怀大笑了。“明”死于1944年圣诞节后的第一天。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的讣闻中写道:“她是一只最精美的有生命的玩具熊。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万人带来快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8 21:37: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