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4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邮者的智慧与规则的缺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4 0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ukou 于 2009-4-26 21:07 编辑

这是我上世纪90年代写的,曾在2000年第4期《集邮》杂志上全文发表:

“在大量的符合FIP规则要求的极限片之外,也有许许多多不符合规则要求的极限片存在。它们或者在片的规格上大于或小于万国邮政公约对明信片规格的要求,甚至根本不是矩形;或者是贴了2枚及其更多的邮票;或者是邮票面积过大;或者是盖销了两个邮戳;或者是片、票、戳三者组合并不是很完美等等。它们是不是极限片?如何看待和评价它们?现在谈谈笔者的看法:

首先,评价极限片的标准不是规则,而是定义。只要符合极限明信片的定义要求,就都是极限片。只是这些符合定义要求的极限片,有的符合规则可以用于竞赛级展览,有的不符合规则不能用于竞赛级展览。符合规则要求的极限片是极限片的部分或者大部分,但不是极限片的全部。无论是从极限片的历史、现状或是发展上看,都必须正视不符合规则要求而符合定义要求的极限片的存在,并正确评价它们。
         
其次,明信片的多规格出版状况必然产生多种规格的极限片。从明信片诞生之日起,其规格和形状就在不断变化之中。世界上最早的明信片的规格并没有规范,它只有122×86毫米。万国邮政公约关于明信片规格的标准要求,只是一般的规范性要求,各国邮政机构并不都在执行和严格遵守。如美国就有82×140毫米的邮资明信片;我国近年来大量的165×102毫米和185×102毫米的邮资明信片、美术明信片也不符合规定。欧洲出现的圆形美术明信片,加拿大的地图形明信片,甚至鞋底状明信片,叶子状明信片,不仅改变了明信片的矩形惯例,而且规格也完全与标准相悖。国外的集邮者已认可了这种状况,并制作出了世界首枚圆形极限片,他们认为这种圆形极限片符合规则便是例证。

再次,极限集邮活动也和其它集邮活动一样,是一种多层次、多需求的文化活动。多层面的不同需求必然产生多种的欣赏偏好。能够参加高规格、高层次竞赛级邮展的极限集邮者毕竟只是少数。多数的极限集邮者更多的是欣赏,是自娱,或是收集资料。处处、事事、片片都用规则衡量是不妥当的,也是不利于极限集邮的发展的。如果人人都遵守规则规定,不越“雷池”一步,又怎么会有极限集邮的发展呢?况且规则只针对展览时的展品素材而言,它无法包容和限制不参加展览的各种极限片。

最后,任何规则,包括FIP规则,其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更新和对发展的认识。一方面,规则总是在总结前人和现状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并变成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则对参展者而言是不可违背的“法典”,不能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制片上的百花齐放,等同于参展上的随心所欲。另一方面,新情况的不断出现,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既要求极限集邮者不断更新观念,也要求规则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深化。极限集邮的规则本身的演进过程既反映了极限集邮的发展过程,也反映集邮者对极限集邮的认识过程。规则的作用主要通过导入集邮者的个人意识和对展品的正面裁决或反面裁决而起作用。规则巳深人人心,该收集什么,不该收集什么,应由收集者本人决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跟在规则后面亦步亦趋,就不能创造性地大步前进。只有保护极限集邮者的创造精神,才能保护极限集邮的未来。
  
世界上没有规则是不可想象的。大到国法,小到家规,都是带有强制性的规则。集邮展览也是如此。要使展览有序,要使展品取胜,必须遵从规则,这样对参展者才是平等的,其结果才是公平、公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则必须是稳定的和明确的。可是,许多极限集邮者并来意识到,规则的优点也恰恰是它的缺点。由于它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所以遇到特殊情况便无法随机调整;由于它具有明确性,不能模棱两可,所以遇到未曾遇见的情况,便难以灵活处置。而集邮者的智慧则不同,它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断。遵从规则但不拘泥于规则,尊重专家但不奴化,这正是笔者撰此短文的主旨。
  
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可不是一件毕其功而于一役的轻松事。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许多不符合规则的邮集到今天的各种“开放类”邮集、“社会类”邮集的不同境遇,我们是否可以悟出点道理?人的高明与愚蠢就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规则!”
2#
发表于 2009-4-24 08:44 | 只看该作者
曹先生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建议上会刊登出来。
3#
发表于 2009-4-24 17:5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我读了好几遍。
国际极限集邮主席都评价“中国极限集邮能推动世界极限集邮的发展”。
4#
发表于 2009-4-24 17:58 | 只看该作者
老曹的文章与朱志平先生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我都是赞同的。当然,文章中提及“规则”时,最好是在其前面加上“现行”两字为好。规则在不断地修改,制作极限片有时候要脱离现行“评审规则”的索博,但必须遵循极限三要素和谐的大原则去实践。
但是,那些与现行规则不相符的“创新”(尝试)之作在介绍的时候要加以说明,以免初入门的朋友误解。
参展当然要按现行规则严格要求。
一切有利于提高极限邮集水平的做法都应该努力去做,例如育磊友提到的尽量收集早期实寄的极限片等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9:02 | 只看该作者
国际极限集邮主席都评价“中国极限集邮能推动世界极限集邮的发展”。
自由人 发表于 2009-4-24 17:52


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主席朗格斯先生在洛阳中原极限会的讲座中指出“竞赛级集邮的其他类别都在走下坡路,而极限集邮在走上坡路(大意如此)”
6#
发表于 2009-4-24 22:05 | 只看该作者
极限集邮以他特有的·直观的表达方式,愈来愈多被人们接受,人们也易于接受,
而且这种美的东西人人都能参与。
我觉得极限集邮不仅收集早期极限片,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表现主题美,一枚早期不美的极限片能迎来大家的认同吗,和传统集邮的封片一样了,美在什么方面。
中国历史渊源,博大精深的文化素材太多了~
7#
发表于 2009-4-25 0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jy88 于 2009-4-25 07:54 编辑
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主席朗格斯先生在洛阳中原极限会的讲座中指出“竞赛级集邮的其他类别都在走下坡路,而极限集邮在走上坡路(大意如此)”
jiukou 发表于 2009-4-24 19:02

中国极限集邮者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世界邮展中应该增加极限邮集的分量而不是减少参展邮集的数量,评审的奖级高低应该根据与其它类别邮集水平相比较公正地评判。希望有机会接触国际集邮联极限集邮委员会委员的朋友们都来向他们呼吁。
8#
发表于 2009-4-25 08:1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极限集邮者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世界邮展中应该增加极限邮集的分量而不是减少参展邮集的数量,评审的奖级高低应该根据与其它类别邮集水平相比较公正地评判。希望有机会接触国际集邮联极限集邮委员会委 ...
ljy88 发表于 2009-4-25 07:53

其实国际邮展新提出来的压缩极限和航空航天邮集这个意见,有没有正式成文?
换一种意思来说,极限邮集实质上是遭到传统类别的妒忌而被打压的。也正说明极限集邮的大众化性让传统类别难以接受,想想也是,一部几万元的极限邮集的奖级平行于甚至高于一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传统邮集或者专题邮集,他们那些阳春白雪的确会感到难过。只不过在集邮日渐衰落的今天,那些高高在上的集邮大家还在作出如此打压大众化集邮类别的措施,可能导致的是集邮的进一步衰落。
9#
发表于 2009-4-25 16:59 | 只看该作者
曹会长的“定义”一词用的十分的精妙。
符合定义的东西不一定到达参展规则要求的标准。
就好比运动员,学校的篮球队的队员他们也训练甚至参加市一级的比赛,可以称之为“运动员”。但是要参加国家、国际一级的比赛,学校“运动员”的能力就不行了,需要专业的“运动员”。但是在“运动员”这个称谓上,他们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三级、一级、健将的差别。
10#
发表于 2009-4-25 22:5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现在有些邮友恰恰是没有分清定义和规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始终认为集邮的重心应在研究和创新,如今奉为经典的早期金字塔极限片,也是当时的爱好者创新的产品。现在有些创新的邮品,谁又能保证几十年后不被奉为经典。
11#
发表于 2009-4-27 1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ipin33 于 2009-4-27 12:22 编辑

真是佩服曹會長文采之豐,記得2000年應邀參加江西南昌舉辦的郵票選美活動,在內地收到多種郵友轉贈郵刊中,有篇曹會長寫的《由不規則的極限片說起》(可能是《江蘇集郵》雜誌,待查?),因所見與偶相同,於是回台灣後立即轉載於個人主持之「臺北市華夏集郵協會」出版之《華夏郵聲》第43期,除了將「極限」改為「原圖」以適合台灣看法外,還自作主張配了兩張插圖。(轉載時來不及徵求曹會長同意,但事後已向曹會長請罪!)
集郵原是休閒好玩的事,如有各方意見不同,純可就事論事,但也不必節外生枝,倘若進而人身攻擊,就有失集郵雅趣了。
上面第二段文字不是針對本網各方討論而言,乃是翻閱《華夏郵聲》時見另篇文章觸及個人辭卸「中華原圖集郵協會」理事長後與續任楊理事長之間一段過節之有感而發。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20:03 | 只看该作者
把竞赛集邮当成集邮的全部是不妥的!
13#
发表于 2009-4-28 20:56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好好一读!
14#
发表于 2009-4-28 21:44 | 只看该作者
把竞赛集邮当成集邮的全部是不妥的!
jiukou 发表于 2009-4-28 20:03


各人所好,没有什么妥不妥的!!
极限地位的提高还得靠在国展、亚展、世展上多拿好成绩才成。
15#
发表于 2009-4-29 14:3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各人所好,没有什么妥不妥的!!
极限地位的提高还得靠在国展、亚展、世展上多拿好成绩才成。
赞同!极限集邮在国内发展几十年,也可以说是坎坎坷坷几十年。
对新生事物的压制当然不好,一个行为,一种认识大家异口同声,整齐划一同样也并非就好。
一个引导,一种地位理论宣传不可缺失,实际操作,实战成绩当更为重要。
就个人来说,偶很欣赏演艺界一些大家们的“说、唱”艺术,那是因为他们在那特定的领域恰如其分施展了才华,愉悦的观众。而在极限届,偶很欣赏那些沾金夺银的主(尽管咱永远达不到那种高度),那同样是他们在这个特定的领域运用了恰如其分方法--“行为”艺术,为自己长了脸,为国争了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4 05:19 , Processed in 0.0538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