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4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锡亚展反思录(3)——对“一篇不实的文章”的回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8 1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1-11-30 05:51 编辑

看到杨桂松老师的文章,我很高兴,我很喜欢出现反对我观点的文章,因为从中可以进一步得到学习,百家争鸣,只有在争论中才能有收获。
    正如杨桂松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之间是陌生的,“无怨无过”,“写此文只是针对这篇文章,就事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我们之间的观点是对立的,所以我肯定不会接受该文的观点。理由如下:
    1、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本人文中的事实是综合多位知情者的信息而来,并非本人凭空捏造。即便是每个人的说法有一定偏差,但基本事实通过相互印证综合后,应该不会有明显失真。大家只要联系到2010年印度世界邮展事实,就可以明白了。加拿大籍的George Constantourakis先生现为FIP极限委员会主席,是一位目前实际在领导世界极限集邮发展的大家长,他的《极限集邮历史》邮集曾多次参加世界邮展获奖,通过不断增补内容后,曾于2009洛阳世展荣获8框90分金奖。继而在印度世展参展中,其名称后面加注之1872 - 1940,较前次命题时间段更进了一步,显然全部内容业已汰旧换新,128展页素材皆属1940前之珍罕片范畴,按常理论,理应在原有金奖基础酌情加分往大金之途迈进,但就是这位国际邮联执权者在评审中利用所谓权威,居然匪夷所思,改评为镀金奖的基本分数80分,连降两级达10分之多,完全否定了先前历次评审给於肯定成绩,违背常情,莫此为甚,令人万分讶异!不久,同样是George Constantourakis的《极限集邮历史》邮集在没有这位国际邮联执权者的另一世界邮展中却又拿回了金奖。这些事实,极限届的人士都很清楚,难道是偶然的吗?
    2、对邮展中个别执权者的不公正评审行为,早就引起人们的愤慨,这是集邮界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呢?做的过分了,就应该评击,中国人不是奴才,应当是强者,对外人的任意宰割,还要说是合理、公正的,还要很“大度”的说:都是我的错。这样还能自称是集邮大国和强国吗?这和清末的腐朽制度有什么两样呢?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做的公正了,偶然有差错,谁都能理解,但不能一错再错吧。《中国集邮报》2011年11月25日总第1629期发出了长文"极限集邮的警示",我们还能坐以待毙吗?知名集邮家李近朱先生也在《中国集邮报》上发表了“坚守极限”集邮的呼吁,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这也是在维护极限集邮的地位。极限集邮界凭什么就要这样忍受个别人无端欺压。写一篇评击的文章,如果个别的执权者自己坐不住的话,那才真正是我期望的。
    3、我个人认为杨桂松老师能发表这篇对立的文章,说明本人的文章得到了他的认真关注和细心拜读,这也是我期望的。但我认为,杨桂松老师的这篇文章是我们当前集邮界部分人士“忍辱负重”的具体表现,有些阿Q精神。他提出的“张先生的文章是不是就没有可信之处呢?我不能妄言,但没有确凿依据或是似是而非的事和话,是不能写在纸上公开发表的,有的只能心照不宣,有的是能言不能写,这就是我写此文的目的所在。”此观点我是不会接受的,因为这些“确凿的证据”,执权者是不敢摆上桌面的,他们也“只能心照不宣,有的是能言不能写”出来公诸于众,也只有我们这些外围的无名小卒才可以“大放厥词”。我是一名极限集邮爱好者,也是一名旁观者,对这种不公正的行为,不进行评击,这就不是我这个极限界人士的品格。
    4、对于杨桂松老师的文章中写的“张文最后一段写道:‘大家对于出现连降两级(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这个成绩,从疑问中反思一下,就可以明白了!!!’我不知道张先生是怎么算账的,明明是降了二级,却说成是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的说法,可能是我和杨桂松老师的理解不同,所以我对杨桂松老师的观点不能苟同。一个是世界邮展,一个是亚洲邮展,两个大镀金奖的奖级能在一个档次吗?亚洲运动会的冠军能和奥运会的世界冠军等同吗?省级邮展中的金奖,能和全国邮展中的金奖等同吗?显然是不能等同的。郑炜先生的极限集邮展品《石质建筑》在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上是大镀金奖,在无锡亚洲邮展上获大银奖,从奖级的名称上看已经降了两级,再从参展档次上看,又降了一级,实质上就是降了三级。这一点大家一分析就会理解的,本人并没有算错。
    杨桂松老师在集邮展览中多次获奖,为我们的集邮事业做出了贡献,我本人也是敬重的。争鸣归争鸣,观点归观点,对事不对人,通过杨桂松老师的争鸣,使这次无锡亚洲邮展对极限集邮展品的不公正评审,受到整个集邮界关注,并能成为焦点,正是本人所期望的。文中有不妥之处,也希望杨桂松老师见谅。
2#
发表于 2011-11-28 13:45 | 只看该作者
亚洲杯冠军都不算啥,进世界杯才是本事
3#
发表于 2011-11-28 14:21 | 只看该作者
亚洲杯冠军都不算啥,进世界杯才是本事
yxc 发表于 2011-11-28 13:45

打个比喻:前几届世界杯都进16强的队这次亚洲杯却小组赛没有出线@#¥%……&*,是不是黑哨和默契球呢?*&……%¥#@
4#
发表于 2011-11-28 15:23 | 只看该作者
丰富自己邮识才是硬道理
5#
发表于 2011-11-28 19:06 | 只看该作者
丰富自己邮识才是硬道理
红菱小玉 发表于 2011-11-28 15:23

说得非常棒!
6#
发表于 2011-11-28 20:2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认为非空穴来风!
7#
发表于 2011-11-28 22:1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道理
8#
发表于 2011-11-28 23:36 | 只看该作者
张吉昌先生敢为极限集邮发出怒吼,我为之喝彩。他的观点、方式对不对另当别论。人要有一种精神和骨力!郑炜加油!极限集邮加油!
9#
发表于 2011-11-28 23:5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杨桂松老师的文章,我很高兴,我很喜欢出现反对我观点的文章,因为从中可以进一步得到学习,百家争鸣,只有在争论中才能有收获。
    ——首先感谢张先生开贴对我上贴的回复!看到你的回帖我也很开心!

    正如杨桂松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之间是陌生的,“无怨无过”,“写此文只是针对这篇文章,就事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我们之间的观点是对立的,所以我肯定不会接受该文的观点。理由如下:
    1、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本人文中的事实是综合多位知情者的信息而来,并非本人凭空捏造。即便是每个人的说法有一定偏差,但基本事实通过相互印证综合后,应该不会有明显失真。大家只要联系到2010年印度世界邮展事实,就可以明白了。加拿大籍的George Constantourakis先生现为FIP极限委员会主席,是一位目前实际在领导世界极限集邮发展的大家长,他的《极限集邮历史》邮集曾多次参加世界邮展获奖,通过不断增补内容后,曾于2009洛阳世展荣获8框90分金奖。继而在印度世展参展中,其名称后面加注之1872 - 1940,较前次命题时间段更进了一步,显然全部内容业已汰旧换新,128展页素材皆属1940前之珍罕片范畴,按常理论,理应在原有金奖基础酌情加分往大金之途迈进,但就是这位亚洲邮联之邮展执权者在评审中利用所谓权威,居然匪夷所思,改评为镀金奖的基本分数80分,连降两级达10分之多,完全否定了先前历次评审给於肯定成绩,违背常情,莫此为甚,令人万分讶异!不久,同样是George Constantourakis的《极限集邮历史》邮集在没有这位亚洲邮联之邮展执权者的另一世界邮展中却又拿回了金奖。这些事实,极限届的人士都很清楚,难道是偶然的吗?
    ——此事实我认可,我也知道此事。但我还是得说,《极限集邮历史》的降级会有评审员或评委会的理由,既然他们能打出分数,那也会有他们一定的道理,凭空降级是不可能的。至于这个道理是否站得住脚,除了作者,我们这些旁观者真的是不易去品头论足的,因为你就根本拿不出事实依据来。再是不管哪部邮集,参加不同的邮展、遇到不同的评审员那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要说降的对不对、合理不合理该怎样区分我们外人真的是难把握。再是评审员所打分数,我们是无法也不能说是不合理或是不对的。不知道张先生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说法,一部邮集在不同的邮展上,上下两级是在正常范围,那么上述讨论的奖级问题是否就在情理之中呢?

    2、对邮展中个别执权者的不公正评审行为,早就引起人们的愤慨,这是集邮界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呢?做的过分了,就应该评击,中国人不是奴才,应当是强者,对外人的任意宰割,还要说是合理、公正的,还要很“大度”的说:都是我的错。这样还能自称是集邮大国和强国吗?这和清末的腐朽制度有什么两样呢?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事情做的公正了,偶然有差错,谁都能理解,但不能一错再错吧。《中国集邮报》2011年11月25日总第1629期发出了长文"极限集邮的警示",我们还能坐以待毙吗?知名集邮家李近朱先生也在《中国集邮报》上发表了“坚守极限”集邮的呼吁,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这也是在维护极限集邮的地位。极限集邮界凭什么就要这样忍受个别人无端欺压。写一篇评击的文章,如果,那才真正是我期望的。
    ——张先生,任何游戏都有规则,如果我们想参与这个游戏,那我们就得首先遵守这个游戏规则,认可这规则,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个评审员评审展品,都是会依据相关的评审规则去评审,最起码也是在这规则的大框架下评审,不会也不敢胡来的。至于成绩的高低,有评审员把握打分尺度的问题、有对展品的认知度问题、有对使用素材的认可程度等等问题,何况评审都是一个组,虽有时某个人的观点会占主导地位,但一个组内成员也很关键。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做好我们的邮集,接受展品的所获奖级,你要是认为受到了打压或是不公正的评审,那你能举证去推翻吗?你能改变现实吗?你又能说是人家评的不对、说人家评错了吗?不能!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我也是金陵极限研究会的会员,是《中国极限集邮》的忠实读者,我对极限集邮也情有独钟。我对我国的极限集邮者也很敬佩,他们坚忍不拔、不离不弃的坚守着极限集邮这块阵地,喜爱着极限集邮,才得以使我国的极限集邮得到了良好健康的发展。但极限集邮有她的先天不足,再加上一些不守道德的制假者或奸商,让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多、向前走的道路更艰难。对于成绩我还得说要首先从我们自己的邮集上找问题,如何提高我们邮集的水平和质量,这才是我们要做到和做好的。咬牙跺脚是无济于事的,个别的执权者自己也会坐的稳稳当当的。

    3、我个人认为杨桂松老师能发表这篇对立的文章,说明本人的文章得到了他的认真关注和细心拜读,这也是我期望的。但我认为,杨桂松老师的这篇文章是我们当前集邮界部分人士“忍辱负重”的具体表现,有些阿Q精神。他提出的“张先生的文章是不是就没有可信之处呢?我不能妄言,但没有确凿依据或是似是而非的事和话,是不能写在纸上公开发表的,有的只能心照不宣,有的是能言不能写,这就是我写此文的目的所在。”此观点我是不会接受的,因为这些“确凿的证据”,执权者是不敢摆上桌面的,他们也“只能心照不宣,有的是能言不能写”出来公诸于众,也只有我们这些外围的无名小卒才可以“大放厥词”。我是一名极限集邮爱好者,也是一名旁观者,对这种不公正的行为,不进行评击,这就不是我这个极限界人士的品格。
    ——张先生,凡事得讲依据、讲事实吧?我的话不是体现了忍辱负重,也不存在什么忍辱负重,更不是阿Q精神!因为我是个集邮者,组过集,参过展;我也是位评审员,评审过邮集,这其中的双重体会要比张先生更深、更透,我能理解参展者,也能理解评审员!我的观点就是既然要参加游戏,就得遵守游戏规则。邮展上,参展者和评审员各自遵守自己的相关规则,参展者拿出展品,接受评审员的评审,接受评委会最终确定的奖级和分数,这都是规则。一个邮展有不同的展品,最终的成绩也是五花八门,有人欢喜有人愁。谁都想拿高奖、得高分,但可能吗?你要认为你的展品的奖级给低了,就说评审员不公正了、受到不公正的打压了等等,这妥当吗?自己的邮集不是主要的问题吗?你对你的邮集有你的认识,评审员们对你的邮集也有他们的认识,最终以谁的为准?那当然是评审员的了,否则参展还有什么意义?要是以你的为准那就不要参加邮展了,自己在家给自己一个奖级,打个分数就可以了。
    “张先生的文章是不是就没有可信之处呢?我不能妄言,但没有确凿依据或是似是而非的事和话,是不能写在纸上公开发表的,有的只能心照不宣,有的是能言不能写,这就是我写此文的目的所在。”——我的这段话一点也不错!很简单的道理,我说你张先生千万个好,你都能接受,你不会让我拿出证据的;我要是说你一个不好,你会怎么样?同理,你要公开说人家的问题,说人家的不对,那你不拿出证据空口无凭可以吗?这也太不对了吧?什么叫以理服人?就是拿出事实、拿出证据来说话!没有事实、没有证据的事,你私下说说,大家在一起议论议论完全可以,但决不能在公开场合下无据指责他人,这也是做人的准则。
    “我是一名极限集邮爱好者,也是一名旁观者,对这种不公正的行为,不进行评击,这就不是我这个极限界人士的品格。”——可以啊,那你拿出证据来抨击,摆事实讲道理。但你拿不出任何证据来无端的指责抨击他人,这是我们极限界人士该做和能做的事吗?


    4、对于杨桂松老师的文章中写的“张文最后一段写道:‘大家对于出现连降两级(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这个成绩,从疑问中反思一下,就可以明白了!!!’我不知道张先生是怎么算账的,明明是降了二级,却说成是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的说法,可能是我和杨桂松老师的理解不同,所以我对杨桂松老师的观点不能苟同。一个是世界邮展,一个是亚洲邮展,两个大镀金奖的奖级能在一个档次吗?亚洲运动会的冠军能和奥运会的世界冠军等同吗?省级邮展中的金奖,能和全国邮展中的金奖等同吗?显然是不能等同的。郑炜先生的极限集邮展品《石质建筑》在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上是大镀金奖,在无锡亚洲邮展上获大银奖,从奖级的名称上看已经降了两级,再从参展档次上看,又降了一级,实质上就是降了三级。这一点大家一分析就会理解的,本人并没有算错。
    ——对于邮展的评审张先生还不了解规则,存在一个误区,说了一个外行话。亚展和世展使用的都是国际评审员,采用的是同一个评审规则,就是FIP邮展相关规则,包括我国的国家级邮展现在也是采用这些规则。因为标准一样,那么这些评审员在评审展品时把握的尺度是基本一致的,不存在在评审的奖级上,世展的奖级比亚展的奖级高一级的说法。世展和亚展的区别仅仅在于参展者的范围不同。如按张先生所说,在世展获得大镀金奖的邮集,再参加亚展时一定要得金奖才是正常的,如是得大镀金奖以下了,都是降级了,遭受打压了,收到了不公正的评审了?丁劲松先生的邮集去年在伦敦世界邮展上获得大金奖,时隔一年后丁先生的邮集又在无锡亚展上获得大金奖,难道这次是被降了一级?那该得什么奖才是没被降级呢?下次丁先生的邮集要是再参加我国邮展再获大金奖,那是就被降了二级了?邮展中的奖级是没有等号可划的,也绝不是:省展大金奖=国展金奖=亚展大镀金奖=世展镀金奖!
    说到这个问题我又想到另一个好笑的问题了,我的邮集曾获得08年国展大镀金奖,09年世展大镀金奖,10年亚展大镀金奖,不知道张先生会不会想到三个问题。一是我的邮集在参加国家级邮展时遭受了打压,受到了不公平的评审,因为在世展中得大镀金奖,而在国家级邮展中才得大镀金奖,应该在国展中获得大金奖才对。二是世展评审员不守规则,瞎评乱评,把在国家级邮展中获得大镀金奖的邮集,在世展上也给评了大镀金奖,把我的邮集评高了。三是在亚展上又遭受了打压,受到了不公平的评审,因为在世展中得大镀金奖,而在亚展中该给个金奖才对。如是这样张先生也会感到可笑吧?


    杨桂松老师在集邮展览中多次获奖,为我们的集邮事业做出了贡献,我本人也是敬重的。争鸣归争鸣,观点归观点,对事不对人,通过杨桂松老师的争鸣,使这次无锡亚洲邮展对极限集邮展品的不公正评审,受到整个集邮界关注,并能成为焦点,正是本人所期望的。文中有不妥之处,也希望杨桂松老师见谅。
    ——谢谢张先生的鼓励和夸奖!
张先生说的对,争鸣有益于探讨问题,弄清问题,至少是能明白些问题,有益无害。但此次大家对极限的关注,弄的不好会走向二个不同的方向,很多事我们还得依据办事和说话,还需正确的引导才是。我可以说,张先生的上篇文章有许多内容是途听道说的,或是以讹传讹,并不是真实的,因为很多内情张先生真的是不清楚。再是有的话拿到桌面上真的是不能讲的。
    增加我们的邮识,做好我们的邮集,这才是正道,才是我们的根本之路,万万不可怨天尤人!
    再次感谢张先生!
10#
发表于 2011-11-29 01:0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认为非空穴来风!
研邮堂主 发表于 2011-11-28 20:23


孙兄,那穴在哪里,风又来自何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0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1-11-29 07:48 编辑

1、我看了杨老师的回应后,觉得你的道理“官腔”太足,不是广大极限集邮者的心声,其原因主要是你的身份和我们不一样,因为你是一个成长中的国际评审员,你代表的还是另一个阶层。所以你的话,我们这些普通极限集邮者很难接受。如果任何不同级别的奖级都无档次的较量之分,只要里面有高级别的“裁判(评审员)”就行了,那么还搞不同级别的竞赛性邮展干什么呢?总之,你的话无法让大家信服。
    2、出现邮展的明显不公正评审,像杨老师这种类似的“谦虚”之语“对于成绩我还得说要首先从我们自己的邮集上找问题,如何提高我们邮集的水平和质量,这才是我们要做到和做好的”,我们听的太多了,也腻味了,难道运动员奖绩的差别就永远是运动员自己的问题,裁判的因素就一点也没有。中国在历次世界级体育运动会上最初也是“谦虚”,但最后并没有得到外国佬们的理解,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可以利用的优势。以后中国代表团不是也忍不住开始提出抗议了吗?所以谦虚的过分也是一种愚昧。
    3、杨老师让我拿出所谓的事实依据,我觉得这个话应该递交给那位国际集邮联的执权者,因为事情的起因在你评审的不公正,是谁在评审中定性说极限集邮展品的素材有问题,那么谁就应该把问题错在那里的具体情况给参展者说明白,谁先提出问题谁举证嘛,这位“执法者”敢于拿出正确的实物与错误的实物进行对比印证吗?能做到让作者心服口服吗?若仅凭参展者的展品有问题一句话就定性,还不许参展者申诉,还要让外界提出质疑的人来为你举证,这可能吗?按规则有些问题是不便公布于众,弄错了会“打脸”,但最起码要让参展者知道错在那,以便引以为戒吧。这些最起码的条件都做不到,说明评审规则本身存在的弊病就为那些执权者留下了“吹黑哨”的空间。
    谢谢杨老师的回应和指点,不妥之处仍请见谅。
12#
发表于 2011-11-29 11:07 | 只看该作者
极限集邮一向不被看好已是事实,这与我国极限的先天不足有关,所以此次成绩不佳早在开展前就注定了。极限被挤出邮展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只是缺少了极限类别的邮展就等于缺失观众,所以集邮联一方面想挤掉极限类别,但又不想缺失观众,唯有通过这种折中方法来保留极限。张吉昌先生敢为极限集邮发出怒吼,我为之喝彩(他的观点、方式对不对那是另一回事)。人就要有这种精神和骨力!
13#
发表于 2011-11-29 11:2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没有什么争论头了!评委是专家也是领导,接受一点不同意见包括质询,拿一个官方或权威人士出来说明一下就对了!中国的宣传工作都是这样的原则!正本清源法!评委会不出来说,当然会引起民众猜疑!我个人认为,展品被降级,肯定还是有原因,假片肯定不好,肯定该扣分!个人认为只是属于邮识水平故,外国月亮也有不圆之时!不好识别,只要不是人为制造,应当适可为好!亚洲和世界集邮组织打压极限,总认为是人为制作、没邮味,无法与传统和邮政类相比,也是成在的事实!
      如果为了这些意见而中国国内挑起纷争,不好!还不如大家呼吁,评委们呼吁一下:将已经被国际集邮组织接纳入大家庭N多年了的极限集邮的地位提一提,不要以金钱论高低!既然是竞赛,就应该和奥运会一样,所以项目都要有金奖、大金奖!不要有项目歧视;再者,多呼吁一下中国极限!中国邮政发展晚,极限更晚,有中国国情,要他们正确认识和公平对待中国国片!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类国片!难道反映中国国粹和传统文化的片不用国片,用外国的?第三,评委们都是老字当头的人物,资历老、老资格,如果不希望中国集邮后继乏人,多包容一些后辈,多做宣传、培养、鼓励、支持后辈的有益工作,不然,孤高和寡,会失去中国集邮基础!
14#
发表于 2011-11-29 12:55 | 只看该作者
孙兄,那穴在哪里,风又来自何处?
路神 发表于 2011-11-29 01:09

穴就是让大家难以信服的评审结果,风来自“专家组报告”。
15#
发表于 2011-11-29 14:09 | 只看该作者
我喜爱我坚持,但从国际邮展来看,确实要把极限集邮“赶尽杀绝”之意。所以我们坚持极限,制作极限。
现实中传统集邮的观念日益加深,需要提高邮集难度,但极限是非实寄的,无法展现邮政历史,但他的美丽,又能使人留恋往返。
所以,不要争,和平发展下去,互相提携才是硬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8-3 05:03 , Processed in 0.0817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