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852|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锡亚展反思录(2)——极限类展品成绩的背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2 13: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2-1-12 11:59 编辑

这是根据专家组报告降两级以后得出的中国2011-第27届亚洲国际邮展极限类展品的初评成绩:
      1  郑   炜    《石质建筑》(8框)                             大镀金奖  (88分)
      2  梅海涛    《非洲——1939年以前》(5框)              大镀金奖  (85分)
      3  蔡志明    《博物馆》(5框)                                 银奖       (73分)


      据透露,某国际邮联执权者在专家组上利用手中权力对极限类、航天类等人为性的新兴集邮类别进行了全面打压,对极限集邮展品全部降低10分,所谓“假片”只不过是借口而已。其实邮政史、传统、专题等类别都存在“假”的问题,只是评审员们和专家们不作为“重点”目标捕捉而已。
      实际上,本届亚洲邮展打压的对象也并非是真正对准“假”这一问题而来,个别国际邮联固守“传统”邮展类别的执权者真正的攻击对象是西欧的提倡“新兴”邮展类别的执权者们。因而本届亚展极限集邮类展品和航天集邮类展品便成了亚洲的固守“传统”邮展类别执权者们玩弄评审权力的牺牲品。
      本届亚展郑炜的《石质建筑》在2009年洛阳世展上还是大镀金奖,仅仅2年之后,居然变成了亚展的大银奖。是郑炜先生的极限集邮水平下降了呢?还是极限集邮的评审标准变化了呢?还是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欧洲评审员的水平太低了,没有发现“假”片呢?还是本届亚洲邮展执权者在评审中有意进行的人为打压?
      大家对于出现连降两级(实质应该是降了三级)这个成绩,从疑问中反思一下,就可以明白了!!
2#
发表于 2011-11-22 14: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11-11-22 17:23 | 只看该作者
据说乒乓球玩得好的都剩中国人啦,故有可能会被赶出奥运会。中国武术至今没有加入奥运会大家庭,与中国人继续玩好中国武术不会有太大关系。极限集邮应该说也是这样吧,大家喜欢就不断地玩下去!并且还要按规矩把它玩得更好!
4#
发表于 2011-11-23 00:3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喜欢就不断地玩下去!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07:0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乒乓球玩得好的都剩中国人啦,故有可能会被赶出奥运会。中国武术至今没有加入奥运会大家庭,与中国人继续玩好中国武术不会有太大关系。极限集邮应该说也是这样吧,大家喜欢就不断地玩下去!并且还要按规矩把它玩 ...
徐正炎 发表于 2011-11-22 17:23

老徐说的很好呀,我们中国人就是要有自己的骨气,自己玩自己的,你外国佬能把我们怎么样?
6#
发表于 2011-11-23 0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ukou 于 2011-11-23 08:54 编辑

这段话是一位邮友的日记中记录的原话,大家看后或许会对评奖降级有所理解:

“此次邮展专家组共开框检查了26件邮品,建议下次展出时需要出具鉴定证书的有19件,明确为赝品今后不得再次展出的有5件。这5件邮品有3件出现在中国的三部极限邮集中,而且这三部展品均包含多件问题明信片,因此降了二个奖级。这也直接解释了为什么世界邮展的大镀金奖邮集在亚洲邮展却只得了大银奖。由于极限片的真伪难辨,使得其在国际邮展中渐渐被冷落,此次只有中国的三部邮集参展即是风向标,虽然有其他因素,但得不到高奖也在意料之中,即使以后此类别被排除在正式邮展之外,也不会令人感到惊讶,因为这毕竟是完全人为制作出来的邮品,和其他类别一再强调的‘自然产生’,‘没有集邮痕迹’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极限集邮好玩,我也爱的如醉如痴。但玩和竞赛毕竟是不同的,要有好的心态玩,好的心态参加竞赛。参加竞赛毕竟是评审员说了算。而且目前不接受申诉。
喜欢极限就好好玩,不要受这些外界因素干扰。呵呵~~~
7#
发表于 2011-11-23 08:50 | 只看该作者
各级邮展如同一座金字塔,就是有人能削减塔顶,但挖不掉底部!从我们平民角度来看,如果真是作为国际级评审,对FIP下面的各类别存在这么严重的偏见,这样的评审我觉得的出现问题的!
8#
发表于 2011-11-23 09:36 | 只看该作者
据现场邮友说:三部极限集邮都被开了第一框,而被定为“存疑”的邮品都是在前言页后的第一页。是极限邮集中问题东东太多了呢?还是真这么凑巧呢?
另外,这次参加亚展的三部极限邮集,有一部已经参加过洛阳世界邮展,且被定为“存疑”的那件邮品早就入集,并非扩8框时的新增邮品,陆续参加过世界邮展和国内各级邮展共5次,难道这么多次邮展的评审员和专家组都不能发现?
9#
发表于 2011-11-23 09:4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2008年参加印尼雅加达亚洲邮展时,碰到这种情况,有一枚邮品被开框检查,定为问题邮品,但邮展专家组会开具一张鉴定意见书,上面有开框框号,邮品图片、鉴定意见和专家签名,并写清此件邮品以后不准参展。最后邮集被扣5分,降一级到银奖。
不知这次亚展中的问题是评审口头说的呢?还是有开具鉴定意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疆张吉昌 于 2011-11-23 10:22 编辑

你就是真实的极限片,我是权威,我就定你为是假的,你又能怎么样?
你的极限片上的邮戳和实寄信封上的一模一样,无丝毫差别,陈旧感和年代也无差别。可我是权威,我就认为你是高仿的邮戳,你又能怎么样?
请极限邮友们记住:
1、标准、规矩与极限片一样,它也是人制作的,不是自然产生的。
2、因为权力大于规矩,当权者有权力改变它的本质含义。
3、任何事物的评定,一旦失去了公正,标准和规矩也就失去了意义。
11#
发表于 2011-11-23 10: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0:35 | 只看该作者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hwf 发表于 2011-11-23 10:29

哈哈,老胡的话用的再恰当不过了。
13#
发表于 2011-11-23 11:25 | 只看该作者
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付出,收获的也不同!
14#
发表于 2011-11-23 11:55 | 只看该作者
集邮本身就是茶后饭余找乐的事,当然能参展拿奖最好,不拿奖也玩的高兴。什么事都要讲个群众基础,我们不否认传统类的东西是好东东,可再玩下去,它的去处应该是博物馆,而不是邮展。极限集邮这个新兴的产物,一定会有他应有的地位。
    可现在地摊上常见有邮戳买,我也见过有的邮商在交换字钉,见钱眼开,即可悲又坏了局,这就会使真正的集邮者防不胜防啊。
15#
发表于 2011-11-23 1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研邮堂主 于 2011-11-23 14:06 编辑

他们对本次邮展的极限类展品拆框只检查第一框第二个贴片,而这个贴片的东西本次都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的他们却没有检查,这说明他们本身就不懂!有人说“这只是个态度!(强势打压的态度和借口)",我很赞成!所谓的”专家“,是按照评审规则在办事吗?所谓的“专家”,对自己出售的邮政历史假品怎么不提只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8-3 07:04 , Processed in 0.0679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