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2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泣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5 10: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方官片,大口径戳制


走邮路收到滴!!
2#
发表于 2013-5-25 11:18 | 只看该作者
喜极而泣?
3#
发表于 2013-5-25 11:30 | 只看该作者
存在便是合理,兄弟为何而泣?
4#
发表于 2013-5-25 12:05 | 只看该作者
邮政部门“克隆”戳是没有问题的,私人“克隆”才是假戳,性质不一样。香港邮政总局的“GPO-1”
戳过去还有几十把呢,各个集邮局都可以盖。当然,两个唐家戳有优劣之分吧。
5#
发表于 2013-5-25 13:02 | 只看该作者
邮政部门“克隆”戳是没有问题的,私人“克隆”才是假戳,性质不一样。香港邮政总局的“GPO-1”
戳过去还有几十把呢,各个集邮局都可以盖。当然,两个唐家戳有优劣之分吧。
cyc 发表于 2013-5-25 12:05

的确是这样。进一步说~~
邮政部门“克隆”戳问题是不大的,某类异地刻制且从未在所在地邮局履行戳记功能,虽有点问题,但问题不大,毕竟它是大邮政行为。
从所在地来看,好比专印片自然片,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就归属而言,集邮用戳是也。
6#
发表于 2013-5-25 13:1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比如这个“克隆”的唐家日戳片,如果拿到唐家邮局去实寄,如无意外,唐家邮局是会予以承认的,这就行了呗。
7#
发表于 2013-5-25 13:42 | 只看该作者
异地戳记销票后当天拿到另一邮局实寄,多半都能成行。
一枚“花纸头”拿到很多邮局去实际,如无意外,估计多半也都能成行,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邮政人员很多邮票没见过,加上而今从上而下的内部考核程度及柜台人员业务素质等因素所决定。
“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作为依据,似乎还不够充分。
因此,即便行了呗,仍然有点问题,只是问题不大。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俨陈 于 2013-5-25 16:58 编辑

字面看是克隆,但邮政用于商品开发的戳是大口径的,感兴趣邮友可量量哦。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6:52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比如这个“克隆”的唐家日戳片,如果拿到唐家邮局去实寄,如无意外,唐家邮局是会予以承认的,这就行了呗。
cyc 发表于 2013-5-25 13:10

地方官封,大口径戳盖票;走邮路实寄收到的。
一个人玩集邮只是一阵子,但邮品是长存的!祸害历史
10#
发表于 2013-5-25 17:50 | 只看该作者
地方官封,大口径戳盖票;走邮路实寄收到的。
一个人玩集邮只是一阵子,但邮品是长存的!祸害历史
680240
石俨陈 发表于 2013-5-25 16:52

提高到邮政史实角度,有深度。
这样就不仅仅是泣普戳啦,邮界可泣之处甚多~~
某些领域,难以深入。
哭吧~哭吧,不是罪...
11#
发表于 2013-5-25 1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uyongkai 于 2013-5-25 18:18 编辑

一般邮戳是2.5毫米,但并不是说大口径戳是不允许的,只是有人不喜欢,就将其说成是违规。看看这些邮件上的戳记,有哪个不是3毫米的(顺便说一句,这种戳多见于双文字戳,目前未见过27、28、29、31、32或更大的)?并非是本次新邮发行才独有的,更不是说为开发邮品才使用的

S.jpg (15.84 KB, 下载次数: 16)

S.jpg

1.jpg (16.28 KB, 下载次数: 14)

1.jpg

2.jpg (42.13 KB, 下载次数: 13)

2.jpg

3.jpg (16.98 KB, 下载次数: 10)

3.jpg

4.jpg (22.83 KB, 下载次数: 13)

4.jpg

5.jpg (18.38 KB, 下载次数: 10)

5.jpg

6.jpg (19.54 KB, 下载次数: 12)

6.jpg

7.jpg (17 KB, 下载次数: 13)

7.jpg

8.jpg (15.09 KB, 下载次数: 10)

8.jpg

A.jpg (19.07 KB, 下载次数: 11)

A.jpg

B.jpg (15.64 KB, 下载次数: 11)

B.jpg

C.jpg (15.09 KB, 下载次数: 12)

C.jpg
12#
发表于 2013-5-25 2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梦山 于 2013-5-25 21:51 编辑

邮政部门“克隆”戳是没有问题的,私人“克隆”才是假戳,性质不一样。香港邮政总局的“GPO-1”
戳过去还有几十把呢,各个集邮局都可以盖。当然,两个唐家戳有优劣之分吧。

同意这个说法。我还有几枚2把5号戳同在一个挂号实寄封上的。
13#
发表于 2013-5-25 21:52 | 只看该作者
“小蝌蚪找妈妈”主图邮局长期使用一把大口径日戳。待6.1去看看,争取用这把戳制片。
14#
发表于 2013-5-26 15:34 | 只看该作者
戳的直径是25毫米,不是2.5毫米。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0:53 | 只看该作者
“小蝌蚪找妈妈”主图邮局长期使用一把大口径日戳。待6.1去看看,争取用这把戳制片。
程锋 发表于 2013-5-25 21:52

友是否制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8 04:19 , Processed in 0.0592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