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73|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明信片的格式面想到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8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在书店翻到一本关于藏书收藏的书,对藏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藏书印,坐了以下叙述:藏书印,官方藏书印始于唐,但民间早于官方,盛于明清,民国多承余绪,著名藏书家唐弢曾说:“这种办法,旨在标明所有,本是私有制的产物,但也给后人留下一点溯宗考源的线索”,除了这一点,我想印还是一个艺术化的载体,如果在片后盖上一枚收藏印,可能比直接签名要好的多吧,也就很可能不会引起这么一起纠纷了。</P>
<>我本人早就想刻这么一枚收藏印了,可惜一直未能如愿,</P>[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30 20:36:42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8-8-29 12:36 | 只看该作者
王版,你拿几十w来,我用萝卜给你刻一个[em07]
3#
发表于 2008-8-29 00:33 | 只看该作者
我不介意别人的签名,特别是精美的篆刻印.
4#
发表于 2008-8-29 00:4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想法,能在自己制作的极限片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确实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在欣赏片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印章。而且若干若干年后,说不定片辗转流传,盖在片上的印章也像古画的名人(虽然不一定能成名人,但起码片都是辛辛苦苦或自己、或托邮友、或寄邮局制作的,对制来的片还是有感情的)收藏印章一样标示出片都经过了那些人的收藏。</P><>但就现在看来,在极限片邮资面盖上自己的印章,是否会印象到极限片的品相呢?个人看法不同,有人喜欢白白净净的,也有人觉得又印章更能增加片的可靠性。</P><>在考虑是否盖印章的时候,将自己保存的可以盖上自己的印章;打算出让的最好还是不要盖,还想大多邮人还是喜欢白白净净的。但是自己收藏的片将来也有可能会出售,这时所盖的印章就会牵涉到购买人喜不喜欢、是否影响品相的问题。</P><>也就是因为这样,我暂时没有刻自己的印章,没有加盖。最多也就是用铅笔在片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名字而已。</P>
5#
发表于 2008-8-29 06:2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制片者在格式面签名或者盖印章是很正常的事,对于研究该片的出处历史甚至将来鉴别真伪都会有帮助。至于藏片者是否签名或者盖图章完全是个人喜好了
6#
发表于 2008-8-29 09:44 | 只看该作者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P><>1、极限片的品相包括片的品相、票的品相和戳的品相。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新片可以要求高些,旧片无法高要求。</P><>2、极限片的另外一面(格式面),现在制作者一般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记(姓名、编号、片的资料等)、也有盖章的(私章或者收藏章)。这些印记有的时候是铅笔注的,也有钢笔、原珠笔等标注的。还可能出现其它的非收藏者、制作者留下的印记。这些东西对于查证片的年代、制作年代、收藏流转很有意义。</P><>国外许多早期极限片,都有制作者的印记(签名或者其它方式),有时这种印记还在片的图画面,但这并不影响什么,反而增加了片的可信度。</P><>3、对于在格式面有文字或者印章的问题,绝大多数人是接受的,我也接受,并非常乐意见到这些印记。有邮友不喜欢,也没有办法。那是个人的事,我想避免这方面纠纷的问题,不喜欢的邮友最好在购买前问清楚,以避免尴尬。</P>
7#
发表于 2008-8-29 10:16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jiukou</I>在2008-8-29 9:44:41的发言:</B>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P>
<>1、极限片的品相包括片的品相、票的品相和戳的品相。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新片可以要求高些,旧片无法高要求。</P>
<>2、极限片的另外一面(格式面),现在制作者一般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记(姓名、编号、片的资料等)、也有盖章的(私章或者收藏章)。这些印记有的时候是铅笔注的,也有钢笔、原珠笔等标注的。还可能出现其它的非收藏者、制作者留下的印记。这些东西对于查证片的年代、制作年代、收藏流转很有意义。</P>
<>国外许多早期极限片,都有制作者的印记(签名或者其它方式),有时这种印记还在片的图画面,但这并不影响什么,反而增加了片的可信度。</P>
<>3、对于在格式面有文字或者印章的问题,绝大多数人是接受的,我也接受,并非常乐意见到这些印记。有邮友不喜欢,也没有办法。那是个人的事,我想避免这方面纠纷的问题,不喜欢的邮友最好在购买前问清楚,以避免尴尬。</P>

<>我同意会长的观点,在我收藏的藏品中有很多都有私章,既有别人的也有我自己的。在片后面盖上私章不影响任何问题,只是个人喜好,但是私章的作用也很多。</P>
8#
发表于 2008-8-29 10:20 | 只看该作者
<>各有所好!</P><>我是觉得格式面加入一些制片和流转的信息没什么不好,我收藏的片上这样的信息都保留下来了。</P>
9#
发表于 2008-8-29 11: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这样认为的,集邮是一种文化活动,极限片的收藏与制作同样属于这个范畴.</P><>1、在明信片格式面留下制作者或收藏者的印记(签名、盖印)是一种文化的传承。</P><>2、从收藏、鉴赏角度上讲,一个漂亮的签名,一枚有较高水准的印章,会令人赏心悦目。如有资深玩家或德高望重者的印迹更会增加其收藏价值。</P><>考虑到很多明信片凭自己的记忆难以一眼就能指出出处,我还比较喜欢在格式面记载版本资料,也可以说是将一般不予展示的格式面加以利用吧,再者也打下自己的“烙印”。我想,这一点就如有些邮友说的那样,若干年后,不同的“烙印”也是考察、印证片的出处及真伪有效方法之一。记得一年前有一位邮友委托鉴别一枚片的价值和真伪,因对邮戳有疑问(我有相同戳样),当知道片的出处后,就否定了这枚“极限片”,同时也知道了自己那个戳样的意义。</P><>当然了,自己的认识毕竟只是自己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认识不同自然选择不同,也是很正常的事。</P>
10#
发表于 2008-8-29 16:4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介意片上的签名或印记。呵呵!
11#
发表于 2008-8-29 20:0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说到私章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经常看到一些老明信片格式面的邮戳,由于当时盖戳者用力的原因,力贯纸背,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戳墨慢慢渗透到图案面来了,影响制片,不知道私章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当然暂时还没有见过有极限片因此导致品相受损,不过不等于以后不会出现。
12#
发表于 2008-8-29 20:43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enigmax</I>在2008-8-29 20:08:22的发言:</B>
其实说到私章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经常看到一些老明信片格式面的邮戳,由于当时盖戳者用力的原因,力贯纸背,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戳墨慢慢渗透到图案面来了,影响制片,不知道私章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当然暂时还没有见过有极限片因此导致品相受损,不过不等于以后不会出现。


私章一般不会力透“片背”,因为许多邮戳是用力砸的,而私章盖的时候是不用多大力气的!呵·~~~~
13#
发表于 2008-8-29 20:51 | 只看该作者
<>只要不是搞的一塌糊涂,我也不介意格式面的文字和印章。</P><>有时本人也会用铅笔轻轻写上片源资料的。</P>
14#
发表于 2008-8-29 20:53 | 只看该作者
<>我有的观点和楼上的大家不同.</P><>购片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有签名或私章的,</P><>关于用私章,盖的不好(邮墨太多的话).时间长了,会影响图画面的.(油渗过来).我就收藏这么一套瓷器片,非常可惜.</P><>这个帖子是售品纠纷,我看大家还是谈谈这次的纠纷原由.</P><>也好给下次如有类似事件的发生,有所警示.也能照章办事.</P>
15#
发表于 2008-8-29 20:58 | 只看该作者
<>我盖私章的原因是由于片曾经在朋友看的时候,由于帮观者传来传去,曾经丢失过,虽然背后有铅笔字迹,但是橡皮擦掉一点证据也没有,用钢笔写,字迹又不好看,所以我就盖印章。另外还有一次卖片,由于片后没有写名字被掉包了退了回来,所以从那以后我的片基本后面都留下名字,也许是铅笔,也许是私章,但是如果退片时候把铅笔字迹擦掉的我一般不给退,除非是信得过的朋友。</P><>以上是我盖私章的原因。</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13 21:39 , Processed in 0.0590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