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76|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邮展极限邮集之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0 19: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刀 于 2009-4-20 19:48 编辑

4月11日,在洛阳老城区邮局,极限邮友聚会的时候。
北京的梅海涛老师问我,看了这次邮展有啥感受。
我说,看了这次的极限邮集,我彻底不懂啥叫极限邮集了。
今天,在此,我把我的不惑一一列出来,
敬请各位师友给予解答。
这是阿尔巴尼亚的Xharo,Nikolla的邮集《苏联著名宇航员》



在这框邮集中,同一枚邮票制作的MC比比皆是,
第二张贴片的左边那枚MC与第七张贴片的左边那枚MC,都贴有2枚邮票,这样制作的片是否可以参展呢?
其次,倒数第二张贴片下面那枚MC,从邮票上我找不到任何与明信片图案相同或者相似的图案,估计这就是一枚相关片吧!难道相关片也能用在邮集中参展吗?
第三,MC上有宇航员的签名,估计收集难度不小,但用来展出允许吗?
最后,除了这部邮集外,还有多部邮集所用的贴片都是A4纸张,其中,那2部获得最高奖级的极限邮集也是用A4纸制作的。难道今后我们参加邮展也可以用A4纸做邮集吗?
2#
发表于 2009-4-20 19:5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这部极限邮集中的两个片片:

3#
发表于 2009-4-20 19:57 | 只看该作者
跟你有相同的感觉,参观了这次邮展,我不知道如果再去理解FIP规则了!
规则里明确规定,贴片尺寸就介于220*280到230*290毫米之间,可这次邮展,太多的邮集使用了A4规格的贴片,还有一部邮集使用了A3纸,一框邮集只有12个贴片...
规则规定极限片是极限邮集唯一的素材,可这次邮展中的极限邮集,出现了太多我不能理解的所谓"极限片",就象上面的那两张!
规则规定极限片在贴片上不能重叠展示,可这次有一部邮集太多的贴片上,极限片重叠!
个性化邮票附票图案"极限片"在目前的规则中没有定义,换句话说这样的东西目前为止还不能称之为极限片,可这次却出现于极限邮集中.
还有.....
4#
发表于 2009-4-20 20:01 | 只看该作者
大刀看的仔细,想的认真。我们都注意到这个问题,还有大家非常关心的多格式极限片素材,使用的也不少。

关于大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1、作者不认为那些同一邮票制作的极限片是不能上展品的;
2、作者可能知道那些素材是不能上的,但苦于素材不够而不得不上;
3、作者有被评审员扣分的心理准备。
其实,关于“派生品”如何使用的问题,一直是大家困惑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尽量按照规则的最高要求做,每框不超过两枚;实在不行,或者是为叙事或者研究的需要,多用1-2枚也可以(但心里必须明白可能要扣分)。
我们在观看该展品时,就普遍认为该集水平不高,这说明我们对规则的理解是正确的。正像体育比赛一样,犯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对于展品中出现不合格素材就不要大惊小怪的。

大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今后使用A4纸是趋势,它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到处可以买到,而且可以使用打印机方便的打印。

还是一句老话:评审规则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桎梏!
5#
发表于 2009-4-20 20:5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肯定没有好好学习FIP规则,建议到中国来留学三年。呵~
6#
发表于 2009-4-20 21:11 | 只看该作者
在洛阳,与极限展品一样,其他类别的展品,或多或少都会体现国外作者的个性;展品是作者个性的产物,而不是规则的划一产品。
7#
发表于 2009-4-20 21:30 | 只看该作者
可能也有个照顾面的问题.所谓群众性,大众化嘛.
8#
发表于 2009-4-20 21:53 | 只看该作者
在洛阳,与极限展品一样,其他类别的展品,或多或少都会体现国外作者的个性;展品是作者个性的产物,而不是规则的划一产品。
李宏 发表于 2009-4-20 21:11


世展上的邮集并不代表着完美无睱。两部国外金奖邮集具体的处理方式上有一些疑问,包括用纸幅面这种问题,并不代表严格按规则去做就不对。
如果你的素材的难度或影响力达到《我们的欧洲》或《极限集邮的历史》这种程度,那打些擦边球估计评审员也不会去计较这些。但如果你还没有这个实力,估计还是遵守规则好一些,呵呵~ 至少不给评审轻松扣分的机会。
至于航天员那部中的问题,大家可以从他的奖级中就能看出评审员的态度了。

如果大家这么远去到洛阳,只是看到了这些东东,那可能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呵呵~
9#
发表于 2009-4-20 2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onnygkp 于 2009-4-20 22:19 编辑

对,说得没错~~~
参加邮展,遵循规则,尽可能少失分,争取更高的奖项,没错!
但对于普通的极限集邮者来说,更多是去享受集邮带来的乐趣,玩出自己的个性!而不是被规则所捆绑,更不能误读规则而去创造更多的枷锁来禁锢自己!
10#
发表于 2009-4-20 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onnygkp 于 2009-4-20 22:16 编辑

在洛阳听朗格斯先生讲课,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FIP的其它类别都在走下坡路,唯有极限类在走上坡路,而且还用一个特别的手势来表达他的观点.反观世展上这么多的违规现象,是否能说明邮展的组织者也在放宽规则,让更多人来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呢?
11#
发表于 2009-4-20 22: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规则中已经用A4作为标准了呀!
“两枚片放在一张A4纸上”
我当时看到时也奇怪过,为什么不是用标准贴片的尺寸去衡量,而是用A4纸。
看来以后A4纸可以用于邮展,这样更好,在邮集的制作上为广大邮友提供了方便,更利于邮集制作的普及性。
不过,由于极限集邮的特殊,贴片越宽越有利于排放。
12#
发表于 2009-4-20 22:43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正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在!
----我们都知道"极限"只是一种"玩",但不自觉之间又把"她"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对待,所以才会精益求精,兢兢业业,弄得自己精疲力竭! 而西欧集邮者却纯粹视"极限"为一种"玩物",所以才会随心所欲,充分享受"极限"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为此,我赞成曹会长和康平秘书长倡导的那样:评审规则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桎梏!更不能误读规则而去创造更多的枷锁来禁锢自己!
13#
发表于 2009-4-20 23:5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求全,中规中矩,唯书唯上,把理论或规则当成教条,作茧自缚,等等。国人的这些思维定势由来已久,要消除谈何容易。
所以搞极限也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当然不能乱来,创新与乱来不是一回事。
14#
发表于 2009-4-21 11:24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参观世界邮展,但挺关注各位老师的观展体会和评述。对于大刀所说,我是这样认为的:国有大小,水平有高低,组委会为了凑数,这是可以理解的。就好比北京奥运会,为了伊拉克能参加,费了多大劲?不就是为了有“多少个国家”吗?   关于A4的问题,我同意曹会长的说法,这应该是趋势。  “唯有极限类在走上坡路”我有同感。我们为有这么好的极限网络和为极限集邮默默耕耘的人及这么多的极限爱好者而感到自豪。中国极限集邮不是有希望,而是要引领潮流。这次洛阳世界展披金挂银就是证明。
15#
发表于 2009-4-21 13:21 | 只看该作者
以后A4纸规格贴片如果普及了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方便的,我们家里的打印机就可以出邮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19 18:31 , Processed in 0.060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