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74|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富春山居图如何销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18 2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明年新邮计划,三月份将发行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众所周知,这幅千古名画分为两段,前半段《剩山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无用师卷则由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按馆藏地为销戳地的原则,剩山图当然没有问题,销杭州相关邮戳即可,无用师卷就不能销台湾戳。那么按题材所在地,富阳属于今杭州市管辖,能否都盖杭州戳,即剩山图盖浙江省博物馆所在地戳,无用师卷盖杭州纪念戳,这样就保持了全图销戳地的一致性。这样行还是不行,均请各位大侠发表高见并说清理由。谢谢!
2#
发表于 2009-11-18 21:27 | 只看该作者
“剩山图”藏于杭州博物馆,可以销杭州市的相关邮局日戳、纪念邮戳制作极限片,这没有疑问。
“无用师卷”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以此图没有馆藏地日戳可销。
文物可以按照创作地、出土地、馆藏地的原则选戳。没有出土地、馆藏地的可以考虑创作地。据悉,黄公望晚年寓居浙江富阳,这幅画是黄晚年的力作,故浙江富阳可以作为此画的创作地。
3#
发表于 2009-11-18 22:32 | 只看该作者
浙江博物馆的所属邮局是杭州保俶路支局310007
不过我看还是全部盖富阳的纪念戳好,毕竟此画是以富阳富春江沿岸风光为蓝本创作的
4#
发表于 2009-11-19 08:1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幅传世名画!是一件文物!

当然选富阳的戳也可以,但我会首选杭州馆藏地日戳!
5#
发表于 2009-11-19 09: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09-11-19 09: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枚盖杭州戳,后5枚盖富阳戳。
当然第一枚也可盖富阳戳。
7#
发表于 2009-11-19 09: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09-11-19 09:56 | 只看该作者
“剩山图”我会首选杭州,如果有两枚,就杭州、富阳各一枚!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9 11:21 | 只看该作者
富阳出的片盖富阳戳,杭州出的片盖杭州戳,让他们各得其所,是个好主意,哈哈!
10#
发表于 2009-11-19 15: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枚盖杭州戳,后5枚盖富阳戳。
当然第一枚也可盖富阳戳。
11#
发表于 2009-11-19 17:42 | 只看该作者
此古画原为故宫旧藏,后被蒋介石运送到台湾,无用师卷选择,北京地安门邮局比较好
12#
发表于 2009-11-19 17:44 | 只看该作者
【《富春图》无用师卷传奇】
  重新装裱后的无用师卷虽然不是原画全貌,但画中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得以保留。这幅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1652年丹阳张范我转手泰兴季国是收藏,后历经高士奇、王鸿绪、安岐诸人之手。辗转经过多人收藏,最终被安岐买到。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把它珍藏在身边,不时取出来欣赏,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没想到,第二年,也就是1746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图》。两幅《富春山居图》,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两幅画实在是太像了,真假难分。
  其实,此前弘历已经得到了那一卷《富春山居图》,也就是那幅最著名的假《富春山居》,后世称之为子明卷。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这一切都把乾隆帝蒙骗了。事实上子明卷仿制的漏洞并不难发现。元代书画上作者题款都是在绘画内容之后,而子明卷却将作者题款放在了画面上方的空白处,这明显不符合元代书画的特点。但乾隆帝的书画鉴赏水平,显然并不足以看出这些漏洞。这卷后人仿造的《富春山居》子明卷不但被他视为珍宝时时带在身边,对此画大加叹赏,屡屡题赞,甚为喜欢。而且真迹无用师卷的出现,也没让他推翻自己的错误判断。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子明卷》第二年,乾隆十一年的冬天,《富春山居》无用师卷来到了弘历面前。他一边坚定地宣布无用师卷是赝品,一边又以不菲的价格将这幅所谓的赝品买下。理由是,这幅画虽不是真迹,但画得还不错。为此他还特意请大臣来,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了皇帝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可谁也不敢点破:这幅画它本来就是真迹。在梁诗正、沈德潜等大臣的附和下认定后者是赝品,编入《石渠宝笈》次等并命梁诗正书贬语于此本上。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始得正名被编入,洗去尘冤。也有一说是:真画进了宫,乾隆觉得特别没面子,他在真画上题字示伪,故意颠倒是非。
  不管乾隆帝的鉴定结论何等荒谬,安岐所藏的《富春山居》真迹确实从此进入宫廷。就在这座乾清宫里,它被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 20世纪30年代(1933年),故宫重要文物南迁,万余箱的珍贵文物分5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文物停放上海期间,徐邦达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说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它一个真实的面目。直到随其他文物一起南迁。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同见证着中国书画收藏史上的,一段笑谈。
13#
发表于 2009-11-19 17:45 | 只看该作者
【《剩山图》传奇】
  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年)让与王廷宾,后来就辗转于诸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至抗日战争时期,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因受条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晓以大义。吴得此名画,本无意转让。但沙先生并不灰心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剩山图》,仍不断往来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画的前段来到浙江博物馆 。成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14#
发表于 2009-11-19 18:15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明年二套邮票里都有台北故宫的藏品(富春山居图\行书),盖戳问题是要提前考虑!
15#
发表于 2009-11-19 18:1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故宫的原地邮局应该也可以(曾经的收藏地,收藏时间最长的收藏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2 12:35 , Processed in 0.0572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