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2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臺灣特有保育鳥-藍腹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 15: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傑克船長 于 2014-3-1 20:58 编辑

臺灣特有保育鳥-藍腹鷴

英文名 Swinhoe’s Blue Pheasant
學  名 Lophura swinhoii
俗  名 山雞 華雞 雉雞 鳥尾雉
臺灣特有種


華雞,清乾隆年間董天工撰臺灣海見聞錄(公元1753年)曰:「華雞,較錦雞微大,冠與面俱赤,脛足亦然,尾黑白相間,長一、二尺,毛羽五色陸離。土人繩圈繫餌於深山生致之,然性難馴,豢養不易。」華雞,為華美的雉雞而名。土名訛為哇雞,俗呼山雞 。

英國著名的鳥類製圖家古德(John Gould)在倫敦動物學協會會報Proceding Zoology Society, London1862年發表的文章,為有關華雞在學界之最初報告,文章中提到:「這是一種非常漂亮、值得注意的最新奇鳥種,我很幸運能夠描述牠,在體型上牠似乎小於銀雉Gennaeus nycthemera,但外形酷像白鷴的紅色肉垂,尾羽形狀也類似;牠的腳背下方有鱗狀的硬片,愈上方的腳面則呈現紅白的顏色。牠們的深藍羽冠也極近似。依我來看,牠是雉屬(Euplocamus)的成員,在這個家族裡,我隨即將牠與火背雉聯在一起。(註:火背雉Fireback,分布於蘇門答臘、加里曼丹。) 在許多前往東方探險的旅行家中,他們的許多發現豐富了鳥類學;這些人的貢獻中,史溫侯(Swinhoe)無疑是排名最前面的幾位。我也僅以發現牠的史溫侯先生為名:Lophura swinhoii,我個人覺得,只有這樣的恭維才足以表達對這位紳士的尊敬。」

1863年英人史溫侯(Swinhoe)在英國“朱鷺Ibis”學報所發表的“福爾摩莎鳥學”一文,其中一則史溫侯在淡水(1862年)採集華雞情形提到:「我僱請的獵人通知我,捕獲一隻藍腹鷴,這是我看到的第二隻。(註:史溫侯當時在淡水,第一次發現的地點很可能也在此。)當地的漢人叫牠Wa-kee,牠常在內地的山上出沒,是典型的森林鳥類,活動於山區邊緣,但很少降到漢人居住的低矮山區;清晨與黃昏時,雄雉習慣站在空曠的樹枝上或原住民的小屋頂,展示自己,旁若無人的喧叫;牠昂首闊步,豎起羽毛,有若雄雞。我提供獎金,鼓勵獵人盡力捕捉,結果成功的獲得一對。在前往山區的旅行中,我期待在牠出沒的地區發現,瞭解牠在自然環境的生活情形,但徒勞無功。這一對藍腹鷴,雌雉在4月1日捉來,隨即被射殺,到我手上時仍能感覺溫熱。不管如何,牠的羽色仍十分鮮艷,足夠讓我記下牠確實的色彩;雙頰裸露的部份是大而顯著的紅色,嘴喙暗茶灰色。腳朱紅色,關節部、腳趾與爪有點暗茶黃色。尾羽圓筒狀,由16根羽毛組成。4月11日,雄雉捕到了。我的獵人捉來時仍活著,但不停掙扎,他們只好殺死,以保全羽毛:兩頰的肉垂是鮮艷的深紅色,嘴喙黑灰,上喙頂端漸淡為土黃棕色。腳呈亮麗的朱紅,腳底有點污濁的土黃;腳趾也一樣,呈黑色……。」
1863年2月,史溫侯寄居打狗(高雄)時,他的一封信中再次提到華雞:「12月8日(1862年),我獲得一隻羽毛良好的藍腹鷴,是從遙遠的內部山區捉來的;我帶牠前往香港,再從那兒運往加爾各答,交給史奎爾博士(Dr.Squire),讓倫敦公園儲存。我相信牠會安然到達。這種鳥非常少見,也難以捕獲,因為他住在原住民活動的山區,我們去那兒會有危險。我的首席獵人在尋找鹿與雉雞時,15磅的貨物被劫走,他也幾乎被殺害。這項災難使我目前的採集工作幾乎停滯;但我又僱請另一名獵人,希望從這島獲得更多的藍腹鷴和其他珍禽走獸,運回英格蘭。」
史溫侯這封信之後30多年的1896年,拉圖雪(La Touche)在載衛生(J. P Davison)“福爾摩沙的過去與現在”(1903)一書中亦提到有關華雞在臺灣棲息的報告:「美麗的藍腹鷴,現在全歐洲都認識,並且飼養為家禽。牠的棲身範圍從最北端到最南端都有,但據說在中央山脈系列的山巒最普遍。」「拉圖雪(La Touche)在1894、95兩年一南(鵝鑾鼻)一北(淡水)的旅行中,也曾提到藍腹鷴。他認為:藍腹鷴是臺灣山上的特殊鳥種,愈北愈少。拉圖雪曾做上述的判斷,主要源自於1895年前往淡水採集的,他的朋友曾由霍斯特(A.P.Holst)口中獲知,中央山脈有不少藍腹鷴。霍斯特(A.P.Holst)是繼史溫侯(Swinhoe)之後,試圖穿越中央山脈的第二位採集者。但他失敗了,只到過阿里山(1894年)隔年即辭世。」
以上資料引述自:鳥與史料 周鎮著

藍腹鷴 (雄鳥).jpg (214.8 KB, 下载次数: 24)

藍腹鷴 (雄鳥).jpg

藍腹鷴 (雌鳥).jpg (253.42 KB, 下载次数: 19)

藍腹鷴 (雌鳥).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傑克船長 于 2014-3-2 09:33 编辑

研究臺灣鳥類不能不知史溫侯(Swinhoe)

史溫侯簡史1836年9月1日—1877年10月28日
1836 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市
1852~3 就讀英國倫敦大學之國王學院。
1854 考入英國外交部領事人員,輟學,抵香港受訓。
1855 派往英國駐廈門領事館服務。
1856 三月首度訪台,在新竹香山停留2週,進行臺灣的自然史調查及採集。
1858 六月搭乘英國皇家海軍軍艦不屈號來台,以搜尋兩位失蹤水手為由,以逆時針方向環島航行一周,從台南啟航行經澎湖、安平、高雄、枋寮、蘇澳、基隆、七星山、北投、淡水、回台南共計25日。到蘭陽平原在探訪今日冬山河口的婆羅辛仔宛社時,即被招待住於一棟屋內鋪著地板、搭在木樁上的房子(干欄式建築)。
1860 任職英國駐台灣的副領事,是首位駐台灣的外交人員。十二月時第三度訪台(基隆)。
1861 一月返廈門。七月時第四度訪台,在台灣府(台南)設英國領事館。 十二月時將領事館遷往淡水,向清廷租借紅毛城為領事館。
1862 三月間上溯淡水從事調查與採集。五月因病返回英國倫敦休養整一年。
1863 在淡水河口觀察記錄兩隻黑面琵鷺。次年於同地點獲得四隻成鳥標本。
1864 五月間赴基隆與蘇澳從事鳥類調查與植物採集。 七月間赴澎湖與高雄、恆春進行自然史調查,捕獲台灣獼猴。在高雄開設領事館。
1865 升為英國領事。
1866 二月赴雪山附近山區調查水鹿。 三月任命為英國駐廈門代理領事,離開台灣
1867 奉調為英國駐寧波領事。
1873 奉調為英國駐煙台領事。
1875 退休返英。
1876 膺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877 在倫敦逝世。

史溫侯抵台記事1856-1866
英國駐台的首任領事羅勃.史溫侯(Robert Swinhoe) (1836-1877),中文名稱郇和,在19世紀中葉與福爾摩莎(台灣)結緣。雖然他真正在台灣逗留的時間總計不過四年,主要居住在淡水、台南和高雄,卻傾全力採集和觀察台灣的物種。由他命名或因他而有系統地採集所發表的物種名錄,除了令他成就斐然的227種鳥類(台灣總計約460種)之外,還有近40種哺乳動物、246種植物、200多種陸生蝸牛與淡水貝類、400多種昆蟲,以及一些兩棲爬蟲類、魚類、無脊椎動物等。他以博物學家的眼光記錄了一百五十年前臺灣的面貌。所保存下來的標本見證台灣的自然史演變歷程,是台灣自然史拓荒時期最重要的學者。
史溫侯童年在印度成長,對於印度許多鳥類十分熟稔,加上熟悉廣東方言能說中文,日後在中國進行調查極具優勢。1856年3月,他才19歲,首度搭乘中國商船抵達台灣,在新竹香山附近停留2週,這次旅程被視為台灣鳥類研究紀錄的開端。

叫我史溫侯
史溫侯由於公務之便,可以在台灣大量採集,還是業餘博物學家的史溫侯不時將一些珍奇物種的活體或是標本飄洋過海寄往邱園或英國動物學會附設的動物園中,尋求專家的鑑定。1862年5月史溫侯因病返回英國倫敦休養一年,攜回一批標本,送給鳥類學家及繪圖家古德(John Gould)。古德據此發表16種台灣新種,包括紀念發現者與採集者的史溫侯而命名的藍腹鷴及台灣紫嘯鶇、台灣藍鵲等三種台灣特有種。目前台灣列入極待保育的藍腹鷴 (Lophura swinhoii,Swinhoe's Blue Pheasant譯為史溫侯藍雉),就是這樣被寄送到英國繁衍,並於1969年送回台灣15對。古德還將其在台灣所發現的新種鳥類發表在《亞洲的鳥類》一書中,其中有15種的學名保存迄今。而當年從南到北隨處可見的藍腹鷴卻成了珍貴稀有的保育鳥類,令人不勝唏噓。
台灣特有種3種:藍腹鷴、台灣紫嘯鶇、台灣藍鵲
台灣特有亞種11種:竹雞、五色鳥、大赤啄木、綠啄木、紅嘴黑鵯、頭烏線、白喉笑鶇、竹鳥、大彎嘴畫眉、赤腹山雀、松鴉
其他2種:紅山椒鳥、黦鷸

藍腹鷴 (雄鳥).jpg (205.69 KB, 下载次数: 16)

藍腹鷴 (雄鳥).jpg
3#
发表于 2014-3-1 16:42 | 只看该作者
船长的作品就是强悍
4#
发表于 2014-3-21 23:24 | 只看该作者

台湾代制的片,片源少见——大陆《鸟类观察》增送版明信片
多谢台湾林友的代制,呵呵
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5#
发表于 2014-4-1 13:24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可惜我都忘记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8 10:52 , Processed in 0.0524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