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达天下网上公布的部分2008年邮票题材背景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1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一 龟兹石窟</P>
<>
  唐朝诗人李顾在《听安万善吹密策歌》一诗中有“南山截竹为爵策,此乐本自龟兹出”的句子,同时代的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北庭贻宗学士道别》一诗中有“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的句子,而宋朝诗人沈辽则写有《龟兹舞》诗一首,这些古诗中所指的龟兹就是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库车为中心,包括拜城,阿克苏,温宿,新和,乌什,沙雅的整个区域。   龟兹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古国,最早记载见于班固(公元32年—92年)所撰的《汉书。西域传》书中说,当时的龟兹已有户六千九百七十,人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并设有各部千长等官职,已经建立了一个较完备的官僚统治机构。   龟兹石窟就建造在古龟兹国的境内。龟兹石窟是龟兹国境内石窟的总称,包括有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尕哈石窟,玛扎伯哈,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等六处主要石窟以及台台儿石窟,温巴什石窟1托乎拉克店石窟,亚吐尔石窟等小石窟。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4月在库车县阿格乡北部的克孜力亚大峡谷内,即位于217国道旁进人大峡谷1300米的地方,又发现了一处新石窟——阿艾石窟,进一步丰富了龟兹石窟的内容。随着对石窟研究的不断深入: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由于那些小石窟大都洞窟数量少,壁画雕塑几乎全部坍坏,因此一般说的龟兹石窟就是指的六处主要石窟。</P>
<>
</P>
<>                                二. 龙虎山</P>
<>      龙虎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一百零八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P>
<>  景区内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P>
<>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P>
<>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P>
<>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神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P>
<> </P>
<P>                               三.   三江源</P>
<P>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0年8月19日,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区,介于东经89°24′-102°23′和北纬31°39′-36°16′之间,海拔3450-6621米,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覆盖青海省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海南、黄南两个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兴海、同德4个县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区内有人口55.72万人。
    在这片高峻辽阔的土地上,不仅分布着众多的湖泊、雪山和冰川,也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不仅因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而被称为“中华水塔”,还因为其拥有许多生物特有种而誉为物种基因库。据初步调查,三江源区湖泊湿地总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其中,黄河干流上的扎陵湖、鄂陵湖是最大的两个淡水湖,总面积在1100平方公里以上。有植物80余科、400余属近1000种,其中优良牧草有70余种,乔、灌木8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区系复杂,经查明,有兽类76,鸟类147种,爬行类、两栖类及鱼类4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级保护动物37种,青海省重点保护动物27种。对这一地区的自然保护对人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现在气势宏伟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已矗立在通天河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建成后将和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连接在一起,构成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群落,成为世界屋脊雪域高原上的一片受全社会保护的一片辽阔土地。 </P>
<P> </P>
<P> </P>
<P>                          四.  白马寺</P>
<P>       白马寺位于中国河南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享有独特的地位。</P>
<P>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P>
<P>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厂—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之门。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龙。龛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大开,赤脚打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王,是佛门的守护神。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P>
<P>  白马寺山门东走约30多米,有一座十三层的齐云塔,直插云霄。齐云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时烧毁。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P>
<P> </P>
<P>                             五.苏通长江公路大桥</P>
<P>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简称苏通大桥)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正在兴建中的桥梁,该桥跨越长江,连接苏州(常熟)和南通两座城市。公路总里程32.4公里(含南北端引道),实际跨江的桥梁部份约8200米,其斜张索桥间的跨距达1088米,总投资约64.5亿元。苏通大桥的建设创造了4个世界第一:世界跨度最大的斜拉桥,比日本多多罗大桥还长,世界最高桥塔,塔高300.4米,相当于100层楼房的高度,此外,苏通大桥还有最深基础,最长拉索等世界第一。原本预计2008年底完工,但却预先于2007年6月18日提前合龙,整体工程进度提前了近乎一年。南通后将进入上海的一小时都市圈之内。据苏通大桥建设副总指挥何平介绍:苏通大桥将由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建成后将创造最大主跨、最高桥塔、最长拉索、最深基础四项世界纪录。中国交通部总工程师凤懋润也称,苏通大桥是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P>
<P> </P>
<P>以上信息由信达天下网提供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1 21:53:04编辑过]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21:58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时永良</I>在2007-11-25 15:09:46的发言:</B>

<>后湖与谐趣园正好搞反。</P>


谢谢时友指正,下载时未核对,看来是弄错了.
6#
发表于 2007-11-25 16:40 | 只看该作者
<> </P>
<>上:后湖(苏州街新建前的样子);下:谐趣园。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5 22:07:38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7-11-25 15:09 | 只看该作者
<>后湖与谐趣园正好搞反。</P>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52 | 只看该作者
<>                颐和园主要景点图案</P>
<>1佛香阁</P>
<> </P>
<> </P>
<>2石舫</P>
<> </P>
<>3十七孔桥</P>
<> </P>
<>4谐趣园</P>
<> </P>
<P>5玉带桥</P>
<P> </P>
<P>6长廊</P>
<P> </P>
<P>7后湖</P>
<P> </P>
<P>以上图案由信达天下网提供
</P>
3#
发表于 2007-11-22 12: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
发表于 2007-11-22 12:06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P>[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8 05:28 , Processed in 0.0578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