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3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澜桥(珠浦桥)是不是世界遗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4 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P>
<>     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遗产,但景区的主要标志之一安澜桥(即珠浦桥),却被人认为不属于世界遗产,为什么?请教各位。
</P>
22#
发表于 2008-10-3 10: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1#
发表于 2008-9-6 21:47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浦燕</I>在2008-9-6 20:27:23的发言:</B>
&gt;
<>
<>呵 呵 !是那国(地区)高手啊,能报出名分吗?</P>
<>“咬文嚼字”说明俺的汉语见长,承蒙先生夸奖,哈 哈 !</P>


不是什么高手,只是后学低手而已,无名之辈。只是因为喜欢世遗,常常翻英文的官方站而已;讨论问题也是对事不对人,没有人身攻击的意思,我说话直,觉得现在的讨论已经偏离了时先生主题的意思,如果语气多有得罪请见谅
20#
发表于 2008-9-6 20:27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enigmax</I>在2008-9-6 1:04:56的发言:</B>


<>
<>称谓很重要吗?只要知道这个桥属于世界遗产就可以了,世遗的名称还是叫都江堰水利工程,照此说法八达岭、老龙头也都只是长城的一部分,名称还是叫长城。如果是一张八达岭的明信片,还是可以说这是世界遗产明信片,安澜桥的明信片也是一样,难道有什么区别吗?这种咬文嚼字的讨论没什么意义</P>

<>
<>呵 呵 !是那国(地区)高手啊,能报出名分吗?</P>
<>“咬文嚼字”说明俺的汉语见长,承蒙先生夸奖,哈 哈 !</P>
19#
发表于 2008-9-6 01:04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浦燕</I>在2008-9-5 22:45:23的发言:</B>

<>如果是这样,那么它是遗产地景区的一部分:</P>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8/200882423122888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像这样,它就只能是叫“安栏桥”,如果称为“世界遗产安栏桥”恐怕不妥。</P>
<>

eritage
</P>

<>

<>称谓很重要吗?只要知道这个桥属于世界遗产就可以了,世遗的名称还是叫都江堰水利工程,照此说法八达岭、老龙头也都只是长城的一部分,名称还是叫长城。如果是一张八达岭的明信片,还是可以说这是世界遗产明信片,安澜桥的明信片也是一样,难道有什么区别吗?这种咬文嚼字的讨论没什么意义</P>
18#
发表于 2008-9-5 22:4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这样,那么它是遗产地景区的一部分:</P>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8-8/200882423122888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像这样,它就只能是叫“安栏桥”,如果称为“世界遗产安栏桥”恐怕不妥。</P>
<>

eritage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5 22:48:11编辑过]
17#
发表于 2008-9-5 13:08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
16#
发表于 2008-8-27 00:20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时永良</I>在2008-8-26 22:58:21的发言:</B>

<>    网站上有关都江堰安澜桥的叙述:</P>
<>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
<>人民网关于世界遗产都江堰的叙述: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1087/2525155.html</P>
<>各种资料、图片、明信片等,都没有把安澜桥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刻意分开的表述,相反,都将安澜桥作为都江堰这项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标志性景观。
</P>

<>
<>本该如此,何来的问题?[em06]</P>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22:58 | 只看该作者
<>    网站上有关都江堰安澜桥的叙述:</P>
<>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
<>人民网关于世界遗产都江堰的叙述: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1087/2525155.html</P>
<>各种资料、图片、明信片等,都没有把安澜桥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刻意分开的表述,相反,都将安澜桥作为都江堰这项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标志性景观。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6 23:28:55编辑过]
14#
发表于 2008-8-26 19:09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问题!
13#
发表于 2008-8-26 09:0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该算!
12#
发表于 2008-8-26 03:44 | 只看该作者
又翻了一下世界遗产官方网站,官网给出的外部图片链接中很明确有安澜索桥,所以此桥不单单是遗产而且还是属于都江堰水利系统名下,图链详见:

http://www.ourplaceworldheritage.com/custom.cfm?action=WHsite&amp;whsiteid=10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6 3:46:56编辑过]
11#
发表于 2008-8-25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有个问题,那么多人说此桥不列入遗产,是有明确出处还是各位的臆测?
10#
发表于 2008-8-25 17:43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摇摇鸽</I>在2008-8-25 15:38:02的发言:</B>



<>浦老师:正好看到一本书《华西映象(一个美国人1910~1913在西部中国)》里面明确说到安澜桥始建于唐、宋,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年间,当地一位教师何先德夫妇历经万难于1813年重建,民间称其为“夫妻桥”。所以安澜桥就是夫妻桥</P>


冯友客气哈,我还是十来岁的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讲这对夫妻为方便大家修桥,呵!感谢你的确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17:51:05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8-8-25 17:21 | 只看该作者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岷江滔滔恶浪,没有修建索桥前,民谣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
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俩察看地形,翻阅建桥史料,请教当地水、木工人,报经官府,游说八方募集资金,清嘉庆九年五月带领四乡百姓动工建桥。桥尚未完工时,两个樵夫不所劝阻,顶风过桥,落水丧生。渡口“把头”买通官府,诬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强压悲愤,继承夫志,完成了索桥的修建。桥上横铺木板,竹缆为栏,行走平安,故名“安栏桥”,后改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然过江之意。人们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称“夫妻桥”。</P><>或许因为她亦非旧貌,所以不已列入世界遗产。</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10 11:43 , Processed in 0.0624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