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蒙古题材:《走进鄂尔多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7 13: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4#
发表于 2009-5-7 23:20 | 只看该作者
雄伟的古松,老远就能看到,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活化石。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6:32 | 只看该作者
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准格尔旗羊市塔镇松树的山梁上,有一棵参天古松,,独雄耸于瘠土僻壤之上。大松形同伞盖,撑举于丘陵沟壑间,树干或直,或曲,或蜷,或伏,或弯,或侧,千姿百态,殆不可述,一树翠叶,铿锵之声铮铮若铁,从东西南北四面观看,移步换形,叹为观止。这就是享有“天下第一松”美誉之称的油松王!据中国林科院测定,这棵松树的树龄已有920多年,由此上溯,该树降生于北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89年。它高25米,胸径134厘米,材积13.5立方米。 它是鄂尔多斯高原的一颗活化石。它向人们证明, 1000年前的高原曾是一片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的物华天宝之地。这一点与史书的记载完全吻合,而且今天在它周围不远的地方仍有一片2万多亩的天然原始次生林,其树种多为油松、杜松。

  今天,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都不远千里万里来参拜它。并一律尊称为神树。确实,它的存活是一个奇迹。它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南的一座山头上,经受住了水土流失、干旱等大自然的残酷选择,也战胜了那些贪婪的大自然的掠夺者。至今,虽900有余,却无衰老之意。

  近年来似有返老还童之意,枝叶更加繁茂了,颜色更加碧绿了,枝头松果累累。199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拔专款为它修建了围墙,培植了沃土。

  清末民初,有人欲取其木,木未取,枝先落,残取木人于地下,乡民大骇,传言四起,尊为神树。

  文化大革命,有红卫兵小将欲断其树,手执利斧劲砍之时,肚痛民作,瘫于树下。

  乡民遇运舛身恙,便奉得焚纸,顶礼膜拜乞讨灵丹惠策,得火日盛。大至官司诉讼,婚丧嫁娶,小至走亲访友,求财问路诸事皆来问卜。旗境内各乡镇、晋陕毗邻地区市县虔诚信徒,生儿育女,就业升学,失财丢人诸事皆来许愿,期望点拔,泽惠愚身,祈祷安康,福佑一方。许愿还愿者终年络绎不绝,所送牲畜,无人照管,遂成野物,猪、牛、羊、鸡出没于川道山野,随处可见。每年春夏秋三季,乡民集资,高薪聘团,远邀名角,唱戏志贺,丝竹之音不绝于耳。一为娱乐,二为顺天意,祈祷风调雨顺,粮满禽壮。届时,将举行隆重仪式,乡民皆扶老携幼,呼小唤大,十村九空,十分热闹。逢节遇集,商贾云集,各色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绝了几十年的神器祭品重新面世,其制作玲珑剔透,美轮美奂,堪称一绝,显示出独特的地域色彩和民族文化,多为外人购走。

  古老的传说和茁壮的生命,为大松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不知是巧合还是无意,而确确实实发生的事件却让人瞠目: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世星陨落,天地动容。9月8日日落的一瞬间,大松崩裂,一柯如桶般粗的老枝落地,松脂如泪,油洒四方,惊得当时一名老喇嘛倒地叩头不止。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后两日,大松再一次崩裂,落下一柯老枝,其枝粗壮略逊于第一次断落之柯,松脂纷飞。而多少年来,不论风狂雨骤,大松从未发生过断枝现象,现在两枝断柯依然保存于大松管理委员丢院内,让人睹物惊魂,不能不令人产生敬畏之情。
2#
发表于 2009-5-7 14:14 | 只看该作者
好,不错的片子!

希望提供这个“中国油松王”的相关资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8 07:52 , Processed in 0.0528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